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机组在经过安装、调试、满负荷试运168h(200MW及以下机组72h)后,通常移交生产,进入商业运行阶段。随着机组的投产运行,机组仪表与控制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工作拉开了序幕。机组仪表与控制设备是机组运行的神经线,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组运行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做好机组仪表与控制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必须结合机组的实际情况,从仪表与控制设备外部运行条件、运行维护、定期检修、技术管理和运行考核等方面着手,实现仪表与控制设备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内部状态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机组除霜过程动态仿真的数学模型 ,采用质量引导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表明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的动态仿真反映了机组除霜过程的变化趋势 ,为利用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机组的除霜过程 ,掌握机组除霜过程中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变化 ,改进机组除霜性能 ,提高机组在冬季的工作特性与可靠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参数对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构建试验装置,建立机组模型,完成机组热力分析。将机组制冷系数、供热效率以及?效率作为机组热力性能评价指标,从蒸发压力、冷凝温度、太阳辐射量三个方面对建立机组模型进行验证,分别研究对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随着蒸发压力的逐渐升高,机组热效率、?效率以及制冷系数均呈升高趋势;冷凝温度升高时,机组热效率、机组?效率与制冷系数呈下降趋势;随着太阳辐射量的逐渐升高,机组制冷系数、热效率和?效率均有所升高,且在太阳辐射量降低的情况下,热力性能指标没有降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参数对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有一定影响,且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4.
李杨 《当代地方科技》2010,(20):102-102
机组仪表与控制设备是机组运行的神经线,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组运行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做好机组仪表与控制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必须结合机组的实际情况,从仪表与控制设备外部运行条件、运行维护、定期检修、技术管理和运行考核等方面着手,实现仪表与控制设备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风力发电发展迅速,风电场逐渐形成了双馈风电机组和直驱风电机组混合运行的格局。由于双馈风电机组与直驱风电机组暂态特性的差异,直驱风电机组对双馈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可能产生影响,无法对混合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进行准确计算。为此,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和直驱风电机组组成的混合风电场,建立了混合风电场故障工频等效电路,推导了不同机组影响下的双馈风电机组输出短路电流表达式。通过与单机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对比,分析并总结了混合风电场中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针对不同影响因素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利用时域仿真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内部状态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机组除霜过程动态仿真的数学模型,采用质量引导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表明: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的动态仿真反映了机组除霜过程的变化趋势,为利用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机组的除霜过程,掌握机组除霜过程中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变化,改进机组除霜性能,提高机组在冬季的工作特性与可靠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程亮 《科技资讯》2009,(33):84-84
通用电气(GE)生产的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是国家"西气东输"战略的配套项目。S109FA型联合循环机组(390MW)是目前国内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力机型。本文介绍与分析了S109FA型联合循环机组在机组启动方面的做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详细的描述了S109FA型联合循环机组在机组启动方面的操作方与试验结果,这对国内同类型机组的启动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何婷 《科技资讯》2011,(16):135-136,138
以大朝山水电站5号机组检修为实例阐述水轮发电机组的盘车方法及摆度计算方法;机组盘车是检查镜板与机组轴线及机组各轴法兰间的垂直情况,轴线有无曲折及弯曲现象,盘车记录是处理机组轴线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但风电机组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风能发电的效率。风电机组结构复杂,本文着重从风电机组的结构和控制系统选择为主线,对控制系统多种方案进行比较与选择,进而达到使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稳定性与高效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参数对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构建试验装置,建立机组模型,完成机组热力分析。将机组制冷系数、供热效率以及效率作为机组热力性能评价指标,从蒸发压力、冷凝温度、太阳辐射量三个方面对建立机组模型进行验证,分别研究对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随着蒸发压力的逐渐升高,机组热效率、效率以及制冷系数均呈升高趋势;冷凝温度升高时,机组热效率、机组效率与制冷系数呈下降趋势;随着太阳辐射量的逐渐升高,机组制冷系数、热效率和效率均有所升高;且在太阳辐射量降低的情况下,热力性能指标没有降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参数对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有一定影响;且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1.
清洁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利用,使得风电机组在电网中的占比日益扩大,其运行特性极大地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本文分析了双馈变速与直驱同步风电机组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各个机组的降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两区域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表明:风电机组并网增加了系统与风电机组强相关的振荡模式,且有很好的阻尼特性.当风电机组在系统中容量比例提高时,双馈机组会减弱新增局部振荡模式的阻尼,直驱机组能提高区域内相关的局部振荡的阻尼.  相似文献   

12.
在大规模新能源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电网频率波动加剧,而且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挤占常规调频机组,导致系统调频能力不足,迫切需要新能源机组参与电网快速频率控制。而与传统火电、水电机组相比,风电机组具有更强的调频能力。为评估风电机组的调节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段的风电机组调节速率估计方法。首先,基于风电机组的实发功率历史数据,利用分段线性表示方法对风电机组实发功率时间序列进行趋势提取;然后,根据分段趋势自动寻找机组实发功率调节动态段,计算风电机组的调节速率指标。最后,通过仿真和工业案例,并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水轮发电机组轴长与机组临界转速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得知,水轮发电机组轴长对机组一阶临界转速影响甚微,对改变机组自激振动的作用有限。据此结论,对机组轴线进一步检查,通过采取改变相关敏感参数,如适当增加下导轴承间隙以及密封间隙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机组的振动问题,避免了无效机组改造给电站带来的巨额损失。长时间的生产运行实践表明,机组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以往在利用风电机组容量可信度这一指标来评价风电机组容量时,准确度与计算速度不能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失负荷概率曲线来快速准确计算风电机组容量可信度的最大公因子步长算法(GCDS)。该方法首先将风速分布信息和风电机组特性曲线离散化,把风电机组出力建模为多状态,然后应用负载-失负荷概率的递推关系式和以各个机组装机容量最大公约数为步长进行遍历的算法,快速得出加入风电机组前后系统的负载-失负荷概率曲线,最终得出风电机组的容量可信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把1个风电机组加入到41个常规机组的系统中,使用GCDS算法对风电机组容量可信度进行计算,在准确度可以保证的前提下,计算时间仅为0.015 6s,与穷举法相比,计算效率有了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王祖强 《科技资讯》2011,(27):97-98
本文通过超超临界机组与超临界机组、亚临界机组性能及其投资对比,叙述了国内外超超临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超超临界机组参数和热力系统选择的影响,指出发展国产化大容量超超临界参数机组十分必要,提出了港电公司发展超超临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风能利用规模的发展,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局部地区已达到50%以上.由于风电变流器的隔离作用,风电机组的转子运动和系统频率解耦,使得风电机组对于电力系统的惯量几乎没有贡献,降低了系统等效惯量,严重影响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大型风电机组的惯量控制技术旨在利用机组转子动能赋予风电机组主动惯量响应和抑制电网频率跌落的能力,本文综述目前大型风电机组实现惯量控制的主要技术路线,从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优化、性能分析与评估等方面,介绍惯量控制在双馈风电机组以及全功率风电机组的研究与工程现状,并展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卡特彼勒G3520机组的各项保养工作,介绍了机组保养的目的、方式及内容,阐述了安全注意事项,确定了机组的保养周期与保养项目。  相似文献   

18.
松江河公司石龙电站2号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下机架基础板的联接螺栓松动,造成基础板与二期混凝土之间发生位移,上机架与基础板间的联接螺栓开焊松动.经分析,原因为机组结构设计不合理,机组整体轴系较长等.通过在下机架支臂与机坑混凝土间加装简易螺旋千斤顶,并将基础板和下机架固定螺栓打紧点焊.处理后机组各部摆度和振动均在规定范围内,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板式、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热管热回收技术与蒸发冷却技术有机结合,研发热回收型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分析了影响机组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该机组进行实验测试,得出该机组的最优运行参数.为指导研发系列化空调机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直接空冷机组用环境空气取代循环水直接冷却汽轮机排汽,导致机组煤耗高于同容量湿冷机组;与湿冷机组相比,直接空冷机组用于输送冷却空气的轴流风机功耗达到机组发电功率的0.8%~1.5%。直接空冷机组能耗高的特点十分显著。本文针对直接空冷电站空冷单元固有结构缺陷和不足,提出流场优化组织思想,对于改善空冷凝汽器流动传热特性,降低机组运行背压,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