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数学学习情感的二级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积分,对数学学习情感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2.
唐宋牡丹诗与牡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宋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审美化拆除了生活与艺术之间那堵传统的高墙.无论是艺术向着日常生活靠拢的追求,还是艺术元素融入到商品设计、购物广场、街心花园等生活细节,审美因素日益向日常生活转移、渗透和扩展,这种有意识地将艺术融入生活的活动其背后的推动力是消费社会中商品的市场逻辑.文章试图从商品美学、服饰审美、艺术家与奢侈品合作三个方面切入分析消费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实质,并对商品与美学的合谋现象作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情感能力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正确认识与控制自身和学生的情绪、感情的能力。教师的情感能力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重视教师情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确对待高校学生的消极情绪并引导他们走出其阴影,这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学会体察自己的消极情绪;充分认识并引导逆反情绪,拓宽心理生存与发展空间;以适宜的方式缓解消极情绪;营造浓厚的校园教育氛围;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这是当前高校学生消极情绪调控的最佳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艺术已愈来愈深入的融入到人们的大众生活中,"审美泛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文化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从消费时代下的审美泛化谈起,详细阐述了审美泛化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并从艺术与生活的维度方面对审美泛化进行范围上的探究,指出审美泛化存在着两方面的现象,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揭示了审美泛化的深层次含义。  相似文献   

7.
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体验,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认识活动)中也是如此。本文对情感在学习中的功能进行了解读,指出情感对于学习具有调控、激励。导向与同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景观照明中色光情感的定量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以往色彩情感定量化研究结果缺乏对城市景观照明这种大尺度色光环境的适用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度景观照明空间的色彩情感定量化方法.对56个大尺度单一色刺激,用19个色光情感尺度进行30人的视觉评测实验.通过因子分析,获得了活动性、评价性和适应性3个单色光情感因子.色光属性与色光情感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色光的明度对色光情感的影响最大、色相的影响较小.同时,给出了不同彩色光正、负向情感对应的亮度参考值,并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心理计量尺度的单色光情感及情感因子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艺术史上,"形式"对于艺术的作用及与艺术本质的关系历来成为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美学史上有代表性的形式学说,从中吸取合理因素,获取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即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本文试从三方面进行分析:一、强调价值作用的形式阐明了某种审美理想;二、取得自主地位的形式表达某种审美情感;三、作为艺术本质的形式揭示了形式感的本质作用.于是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形式感是艺术构成的本质要素.艺术即形式是饱含了审美情感与表达某种审美理想,又传达出某种形式感的形式,形式感是它的生命线.还需明确的是本文所谈之形式与具体实存之形状无关,实指逻辑意义上之形式,哲学层面上之形式.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生活的调味品,是对生活的另一种诠释,丰富的情感让艺术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在演奏艺术中,情感表达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升演奏的表现力,还可以升华作品蕴涵的情感。不同的演奏特征可以表现不同的艺术情感。要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注重艺术审美,深刻理解作品,正确处理演奏技巧和情感的关系,增强情感在演奏中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舞蹈工作较注重工作实践,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落后,尤其对舞蹈语言的理论研究更少。舞蹈语言是舞蹈作品的物质载体和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说,舞蹈作品就是以舞蹈语言为主体建造起来的审美实体。从舞蹈语言的运用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舞蹈语言理论研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2.
现代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情感是一个联系抽象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审美情感的产生依赖于具有某种形式的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投射为某种具有象征性的文本,笔者还讨论了审美情感在教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不良情绪的成因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简述了馆员的情绪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影响,提出调适与控制馆员不良情绪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艳  陈勇 《科技信息》2011,(7):168-168
本文主要是谈及普通高校美术类学生的审美教育问题,就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希供我们的教育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美和艺术在他的一生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维特根斯坦坚持美的不可言说,反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理论,反对对美和艺术作科学的分析,注重艺术创作和欣赏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认为我们生活的科学时代,是一个不利于产生艺术天才的时代.维特根斯坦的人生也是艺术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从艺术生产角度看,真正的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别在于: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审美变形活动发生。通俗艺术只与人的生理感觉发生联系,它是作为人的各种本能欲望的表现媒介而存在的。审美变形超越了直接的感官冲动,从中可体验到一种对于生命本身的爱与欣赏。从艺术消费的角度看,真正的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别在于,后者本质上更近似于一种生活消费品。真正的艺术的消费对象是审美幻象本身,对于审美幻象消费得越多,人的审美本质力量也就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是丰富与提高人性的重要精神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不满情绪的滋生、宣泄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不满情绪滋生的客观根源主要有五:生存危机,分配差距,安全危机,政策不当和腐败现象,社会不满情绪的三种宣泄方式即牢骚式宣泄,背逆式宣泄和暴力式宣泄,要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有效地调节和控制社会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18.
文学艺术的“滋味”是考量艺术优劣成败的基本特征,由此也体现了艺术哲学作为“困惑诗学”的一种张力:如果艺术的滋味如此这般难以捉摸,诗学之“辨”又何以可能?但不对“困惑诗学”进行一点思考,美学也就形同虚设。事实证明,美学的根据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启动于一种审美困惑的“诗之思”,最终仍只能停泊于新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以其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念,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它的美是通过作品的材质、造型、装饰和釉色等元素构成的,它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材质载体,其表现为更注重人类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现代艺术家对古代的解读阐释和对自身当下的思考解析,构成了现代陶艺的人文艺术精神核心。  相似文献   

20.
模糊修辞是一种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言语活动,具有蕴藉美、形象美、朦胧美和情感美等再造性审美功能。其审美再造性功能的生成主要源于审美客体的不确定性、审美主体认识的有限性和特定的心理机制,同时,与一定民族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