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行事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反思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 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 中的话语行事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 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语法修辞讲话》和《汉语修辞学》是修辞学史上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后出现的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虽均为修辞类著作,但两书的理论体系和论述方法却大相径庭,修辞理念大不相同,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修辞观点。  相似文献   

4.
汉语修辞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所追索的也是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企盼.研究汉语修辞,必须站在文化与历史的层面上,这应该是深入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阐明修辞学和翻译的理论基础及对比修辞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其与翻译学的密切关系,继而从语言和文化的层面分析不同语言(主要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修辞差异,指出翻译工作的困难所在及应对方法,论证对比修辞学在翻译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语修辞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所追索的也是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企盼。研究汉语修辞,必须站在文化与历史的层面上,这应该是深入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汉语修辞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所追索的也是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企盼。研究汉语修辞,必须站在文化与历史的层面上,这应该是深入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汉语修辞的文化底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修辞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所追索的也是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企盼.研究汉语修辞,必须站在文化与历史的层面上,这应该是深入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消极修辞是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修辞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消极修辞与语法、逻辑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消极修辞在修辞学研究中的地位两个方面,论证了消极修辞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汉语修辞学的相关理论,从朗诵艺术视角对有声语言的语音修辞做了剖析,提出构建语音修辞活动场和创造声音形象的有声语言的语音修辞策略,试图在传统汉语语音修辞研究基础上,开拓有声语言语音修辞的审美与语用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11.
“四六结构”与修辞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元六维结构”的哲学高度指出:“修辞过程”不限于“由想而移为辞”,“想”之前要先对世界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移为辞”之后,还要考察对读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修辞效果”不限于表达效果,还包括接受效果和社会效果;“修辞学”有内外之分,内修辞学包括本体修辞学、表达修辞学、接受修辞学,外修辞学包括文化修辞学、文明修辞学和道德修辞学等。  相似文献   

12.
在张弓先生的两部修辞学著作,即1924年的《中国修辞学》和1963年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中,贯穿着很强烈的修辞发展观,特别是后者,其论述更充分、体系更完整。然而,时至今日,在修辞学史的研究中,人们却鲜少提及张弓先生的修辞发展观及其贡献。张弓先生认为,修辞的科学体系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分类,二是发展;而就修辞的发展而言,又有两个重要的视点,一是历史,二是现实。在当今的修辞学(特别是修辞史)研究中,重新发现和认识张弓先生的修辞史观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重在揭示20世纪中国非修辞学科对修辞的研究成果,主要描写了哲学、历史学、社会学、逻辑学、传播学、文学等学科对修辞学的认识,从而为中国的修辞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汉语修辞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在模糊修辞、变异修辞、接受修辞、社会心理修辞、修辞理据、阐释修辞、得体修辞、修辞心理、话语修辞、语用修辞等十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文章对修辞学这十个研究新领域分别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汉语修辞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修辞学是一门探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本质、形式和规律的科学,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三者虽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修辞学为主线,以美学理论为基础,以逻辑学为武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美学理念解读修辞学,可以探究修辞在逻辑、关学中的实用价值,提高修辞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修辞学家,其修辞学论文是中国修辞学的宝贵史料。但现行的几部中国修辞学史和《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均未提及康有为的修辞论,也许这是一个疏忽或遗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汉语修辞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在模糊修辞、变异修辞、接受修辞、社会心理修辞、修辞理据、阐释修辞、得体修辞、修辞心理、话语修辞、语用修辞等十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文章对修辞学这十个研究新领域分别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汉语修辞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主题述题的关联上, 语用学与修辞学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语用学认为句子中的主题和述题表示的应是相关联的事物, 如果主题和述题不相关联, 没有逻辑联系, 话语就不能成立。而修辞学正是通过把几个毫不关联的事物联系起来, 建立超常规的搭配, 来创造语言的修辞作用。在语境中, 某些英语语义上的超常规搭配, 恰恰是产生修辞效果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9.
借助多种汉语字词典,考察颜色词"黑"多项修辞义,并从修辞学角度对各个修辞义的生成情况作出描写和分析,揭示颜色词修辞义的形成与民族文化、社会交际、人类的联想、认知及修辞手法运用等有密切的关系,以期对颜色词研究者和词典编纂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修辞学论域重要研究对象--汉语对偶修辞一直被人们关注,之前人们主要研究的是其修辞功能和审美效应.从认知研究新视角出发,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观点"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关系推理"为理论框架,探讨了支配对偶运用的深层认知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