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低碳理念,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旅游舒适度的概念,并分析了其核心特征;根据利益相关原理,运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所组成的景区低碳旅游舒适度的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世界遗产地广东丹霞山为例,对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评价体系可为评价不同景区低碳旅游舒适度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评价结果可作为评价景区旅游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本原则,选取经济发展、低碳技术以及低碳环境三大子系统及影响低碳经济的12项评价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基尼系数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福州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并对福州市2008—2010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福州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进度.评价结果符合福州市发展现状,可为福州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6,(8):1328-1336
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低碳型企业内涵,将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密切结合,构建了一套包含经济、技术、能源、设施、环境五个维度的中小企业低碳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AHP模型计算出AHP指标权重以及通过建立DEA模型计算出DEA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AHP-DEA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进而对五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低碳运营绩效进行了评估.对五家企业的低碳运营绩效排名以及各指标评分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研究低碳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极为重要.以南昌市为例,应用SWOT分析和系统基模分析方法,在分析南昌市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弱势、机会和挑战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低碳经济城市指标层次体系,并进行相关系统反馈基模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发展低碳城市由社会、生态环境、低碳技术等多种影响因素组成,因此在评价发展低碳城市的影响因素中,尽可能选择多种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周德 《科技资讯》2010,(26):141-141,143
本文首先指出了低碳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区别、低碳景观量化的发展现状,分析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借鉴,然后提出了建立低碳景观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评价指标的分类和作用,以及低碳景观量化发展的方向等,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问题,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自然环境状况三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其次,基于华东地区6省1市2014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华东地区6省1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隶属度函数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就低碳经济发展而言,安徽和山东发展水平较低,浙江和福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他省市的发展则处于一般水平。最后针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推进低碳发展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低碳技术创新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加快低碳技术创新驱动低碳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低碳产业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低碳技术创新的市场驱动机制和产学研合作互动体制,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持,积极打造低碳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制定低碳技术创新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剖析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本质和内涵,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指标,评价了宁夏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宁夏能源消费情况,从5个方面提出了对宁夏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下全球所共同面对的核心议题.城市作为最大的碳源和最具减排潜力的区域,迫切需要低碳化转型,建设低碳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笔者在综述国内外低碳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层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构建了低碳城市的评价体系模型,并选取了北京、济南、兰州三个城市作为实证对比研究,检验了评价模型的实际效果,对三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住区的低碳评价的目标单一性、评价量化性等特点出发,对城市住区低碳评价体系的目标进行设计.确定规划设计阶段、施工(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作为进行城市住区评价的三个主要时期,同时选取住区生命周期、各阶段、各主要能源系统共计10个低碳评价对象,并设定相应的低碳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对各个评价指标的分析中,确定各个评价对象碳排放的模拟预测值或实际值的计算方法,同时明确相应基准排放值的确定方法,完成相应低碳指标的计算.最后,以构建的基准值作为分界点,将相关评价对象的低碳评价分级划分成七个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