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氧电极法测定了不同体长的蒙古裸腹Sao在20℃,25℃,30℃和33℃海水中的耗氧率。试验结果显示:蒙古裸腹Sao的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各温度下Sao的耗氧率与体长均显著相关,回归方程形式为R=aL^b,其中a-在20 ̄33℃下为5.42-8.88,b为2.33-2.87。这表明升温对蒙古裸腹Sao的代谢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该Sao耗氧率与体长间的关系同鱼类等其它水生动物类似。  相似文献   

2.
25℃和28℃下,研究发头裸腹涵和隆线溞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耗氧率.结果表明:温度对隆线溞的个体耗氧率的影响不显著(P=0.178),但对发头裸腹溞的个体耗氧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4).随着龄期的增加,28℃下发头裸腹溞的个体耗氧率明显低于25℃.25℃和28℃下,隆线溞的个体耗氧率随龄数的增长而增加.在成龄Ⅰ和成龄Ⅱ之间两种枝角类的个体耗氧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发头裸腹溞:P=0.034;隆线溞:P=0.002).结果显示,温度对枝角类个体耗氧率的影响存在种类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盐度和温度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呼吸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测定盐度和温度对两阶段幼鲎(1龄和2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5-40、温度25-37℃时,中国鲎1龄幼鲎的耗氧率为19.50-29.70 μg/(g·h),2龄幼鲎为35.37-56.12 μg/(g·h);随着盐度的升高,1龄和2龄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龄幼鲎耗氧率和排氨率最低值出现在盐度35和盐度30试验组,2龄幼鲎最低值则均出现在盐度20试验组,盐度与耗氧率、排氨率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方程;温度为25-33℃时,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两阶段幼鲎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33℃试验组,当温度继续升高到37℃时,幼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温度与幼鲎耗氧率、排氨率之间的关系也符合二次回归方程;不同盐度下幼鲎的O/N大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1龄幼鲎O/N最大值出现在盐度30试验组,2龄幼鲎最大值出现在盐度20试验组,不同温度下1龄和2龄幼鲎的O/N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以上研究表明,中国鲎幼鲎的耗氧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其代谢主要由蛋白分解供能;盐度和温度对幼鲎的代谢均有显著影响,高盐或低盐情况下幼鲎的代谢率显著高于适宜盐度条件,温度高于33℃时幼鲎的代谢率不升反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对照呼吸室与试验呼吸室水中溶解氧之差的方法测定耗氧量,用 Wiakler 氏法测定氧含量,得出口虾蛄耗氧量随体长增大而递增,而耗氧率却随体重而减小。不同的温度、pH、性别对口虾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自然光照与遮光、饱食与饥饿状况下,其耗氧率也明显不同,而盐度变化对相近大小个体的影响不很显著。结果还表明,口虾蛄的耗氧率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其窒息点范围为0.5734—0.6934 ml/L。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内测定 30尾斑点叉尾鱼苗的群体耗氧率和窒息点。鱼苗平均体长 2 .1 1cm,平均体重 0 .1 0 g。试验用水为曝气 2 4 h以上的自来水 ,水的碱度 2 .60 mg N/ L,硬度 1 .1 5mg N/ L,p H值 7.2 ,溶氧 5.86mg/ L。结果表明 ,在水温 2 8.2℃~ 2 8.5℃时的斑点叉尾鱼苗的耗氧率为 0 .52 33mg/ g·h,耗氧量为 0 .0 544毫克 /尾·小时 ,窒息点为 0 .52 2 6mg/L。斑点叉尾的耗氧率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急性降温对鱼类的行为及代谢的影响,本实验设置25℃→25℃,25℃→15℃,15℃→15℃(驯化温度→实验温度)3个温度组,采用自制鱼类能量游泳装置测定了青鱼(体长8.87±0.75cm,体重11.86±3.60g)临界游泳速度(Ucrit)、耗氧率(MO2)以及疲劳后的恢复耗氧率.研究结果表明:青鱼在3个温度组Ucrit分别是11.32±0.29BL/s、8.04±0.38BL/s和7.73±0.25BL/s,急性降温(25℃→15℃)组的Ucrit是15℃→15℃组的96.2%,降低了3.8%,差异性不显著(P0.05),急性降温在短时间内抑制青鱼幼鱼游泳速度,影响不显著;MO2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耗氧率与流速关系分别为25℃→25℃:MO2=49.138U+365.990,R2=0.995;15℃→15℃:MO2=42.886U+315.002,R2=0.972;25℃→15℃:MO2=37.265U+259.987,R2=0.973;随着温度升高,耗氧率增大,急性降温对鱼类的耗氧率有抑制作用;疲劳后继续测定耗氧状况,90min内恢复耗氧率均呈先降低后逐渐趋于平稳,恢复耗氧率分别为25℃→25℃:73.14 mgO2/kg,25℃→15℃:102.47mgO2/kg,15℃→15℃,89.38mgO2/kg.研究表明:急性降温对青鱼幼鱼游泳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对其行为产生胁迫作用,研究有利于为鱼道的建设提供数据资料,对鱼类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鱼苗阶段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内测定30尾斑点叉尾鮰鱼苗的群体耗氧率和窒息点.鱼苗平均体长2.11cm,平均体重0.10g.试验用水为曝气24h以上的自来水,水的碱度2.60mgN/L,硬度1.15mgN/L,pH值7.2,溶氧5.86mg/L.结果表明,在水温28.2℃~28.5℃时的斑点叉尾鮰鱼苗的耗氧率为0.5233mg/g@h,耗氧量为0.0544毫克/尾@小时,窒息点为0.5226mg/L.斑点叉尾鮰的耗氧率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地质公园(神农架)野生动物繁育基地提供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nzprenanti)幼鱼(体长15.O~18.6cm,体质量44.0~76.6g)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呼吸代谢测定装置,研究了溶氧(Dissolvedoxygen,DO)对齐口裂腹鱼幼鱼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25℃时齐口裂腹鱼窒息点为(0.57±0.03)mg/L;2)运用FishLSDTest检验得溶氧对耗氧率有显著影响(P<0.05),溶氧和耗氧率的非线性回归方程为:MO2=268.24—300.24×e-1(Re=0.965),从高溶氧开始,随溶氧下降,齐口裂腹鱼耗氧率首先维持平稳,然后缓慢降低,最后快速降低直至窒息点,因此齐口裂腹鱼为氧调节型鱼类,临界溶氧浓度为(2.5±0.5)mg/L;3)齐口裂腹鱼维持耗氧率稳定(或称耐低氧能力)参数K1/K2为0.82.研究为鱼类养殖和运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盐度和pH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海水温度26℃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盐度(13、20、26、33、39)和(6、7、8、9、10)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13~39时,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单峰型变化,在盐度26和20时耗氧率与排氨率分别达到最大值.pH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05),当pH为6~10时,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而在此范围内pH变化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当pH为8时达到最大值.日本黄姑鱼幼鱼的0:N值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26时达到峰值,随后便逐渐变小.pH 8.0时0:N值最低.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规格对扁玉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扁玉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 ( 1 0~ 35℃ )条件下 ,扁玉螺的个体耗氧率 (R′O) [mg/个·h]和个体排氨率 (R′N) [mg/个·h]与软体部干重 (W)呈正相关 ,而耗氧率 (RO) [mg/g·h]、排氨率 (RN) [mg/g·h]与软体部干重呈负相关 ,二者之间均可用幂函数表示 ;扁玉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但超过 30℃后 ,耗氧率则下降 ,耗氧率 (RO)、排氨率 (RN)与温度之间呈明显的指数函数关系。不同规格扁玉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值 (原子数O :N)在 2 0℃时最大。方差分析表明 ,温度、软体部干重对扁玉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 (P 相似文献   

11.
~~饵料及日采收率对蒙古裸腹溞培养效果的影响@史海东$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 @辛俭$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 @王海岳$岱山县岱西镇人民政府!浙江岱山316200 @毛国民$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 @姚海富$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浙江省科技厅科研计划项目(021102111)…  相似文献   

12.
温度和规格对毛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规格对毛蚶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温度范围为11~17℃,各项测定均在停喂2d后进行.结果显示,毛蚶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壳长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实验用毛蚶的壳长范围内其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壳长分别符合下列模式:Y=ALb和Y=aX+b.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温度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pH 7.11±0.07,基准水温24.0±0.2℃条件下,采用静水停食法开展了水温对日本沼虾(体长4.29±0.32 cm,体质量1.80±0.12 g)存活、耗氧率及鳃组织CAT、SOD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48 h内水温12.5℃和32.5℃实验组日本沼虾的死亡率均超过50%,而15~30℃范围内的存活率则为100%(;2)水温22.5~27.5℃范围内,日本沼虾昼均、夜均及各观测时段耗氧率均随水温升高而增大(P<0.05),但耗氧高峰时段和耗氧昼夜节律均未发生改变;(3)48 h内,水温22.5℃和25℃实验组日本沼虾鳃组织SOD活力时序变化步调一致且无差异(P<0.05),各时段观测值均低于27.5℃实验组(P<0.05),低谷期较27.5℃实验组后延12 h;(4)水温22.5~27.5℃日本沼虾鳃组织CAT活力在48 h内均较为稳定,且均随水温升高而显著增大(P<0.05)。  相似文献   

14.
以多刺裸腹蚤为动物筛选模型,从药效学方面研究了芦荟提取液对多剌裸腹蚤的生命活力和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浓度的芦荟提取液使多刺裸腹蚤的体长增加至1.62mm,产仔时间提前了44.4%,繁殖代数为11代,平均寿命延长了19.84%。充分显示出芦荟提取液对多刺裸腹蚤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28.5±0.5)℃,pH值7.8~8.65条件下,设置了0、10、20和30等4种盐度,测定了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 red tilapia)的耗氧率、临界溶氧量、窒息点及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除了在盐度为20时,以色列红罗非鱼耗氧率最低,萨罗罗非鱼次之外,在其他盐度都是尼罗罗非鱼耗氧率最高,以色列红罗非鱼次之,萨罗罗非鱼最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临界溶氧量、窒息点都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盐度为30时最高,盐度为0时最低,而且以色列红罗非鱼始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是在盐度为20时最低,在盐度为10时最高.3种罗非鱼都是在盐度为20时,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的时间最慢,在盐度为30时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的时间最快.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316L焊接热影响区性能,采用特定的热、应力、应变模拟控制曲线,对其在20℃、600℃、1000℃及1100℃几种温度进行热模拟拉伸试验,获得了此种材料在多种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应变速率下,316L的弹性模量E及屈服极限σ0.2都随温度升高明显降低;在室温及高温下,316L存在着σ0.2随应变速率提高而提高的应变率效应,且应变率敏感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同时,还观察到316L在高温(1000℃的1100℃)塑性状态下由粘塑性引起的应力松驰现象及室温下的加工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油气田腐蚀的诸多影响因素中,H2S是最常见和最有害的腐蚀介质.为了向油田选材和防腐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失重法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抽油杆常用合金结构钢20CrMo,20Ni2Mo和35CrMo在不同浓度及温度下的H2S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随着H2S浓度的增加,材料的腐蚀速率均有所增加.但在100℃时20Ni2Mo对H2S浓度的变化不敏感,且在3种材料中平均抗腐蚀性能较好;在25℃时35CrMo材料在不同H2S浓度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平均耐腐蚀性.(2)随着温度的升高,在3种材料的腐蚀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在3种材料中,20CrMo的耐蚀性最差.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饥饿状态下南方鲇幼鱼氨氮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2000年4月至5月,测定了温度对饥饿状态下南方鲇幼鱼(体质量18.4~36.0g)的氨氮排泄的影响.在12.5℃,17.5℃,22.5℃,27.5℃和32.5℃水温下,南方鲇的特殊体质量排氨率分别为1.83,3.86,5.52,7.37和9.29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