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为解决该区影响煤层气地面井的布设及提高产能问题,通过对阜新煤田煤层气地质、富集机理及刘家区煤层气地面钻井开采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该区煤层气井地面开发和高产能主要受控于煤层的埋深、岩浆岩、水文地质条件、围岩性质和构造因素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该区选择地面煤层气井布设的井与方向。该成果对阜新煤田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仁涛 《科技信息》2009,(30):I0325-I0325
本文通过分析拜城煤田构造、煤田变质类型及分布特征、煤层气资源储存特征,对其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该县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阜新煤田刘家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层气含量高。该区煤层气如被广泛开发利用,则能大大地节约煤炭资源,改善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本文研究了刘家区煤层气的赋存规律,对该区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煤层气田开发中地质录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录井在晋城煤层气田的发现和开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原煤田地质勘探中录井方法的缺陷,总结了利用地质录井和地球物理测井及其他分析化验资料对煤层气田的综合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5.
史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716-8718,8722
目前煤层气井多采用有杆泵的方式生产,但目前还没有针对煤层气井的有杆泵优化设计方法。从流入动态、下泵深度、载荷计算、冲程冲次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比较了煤层气井与常规油气井有杆泵优化设计的差别,并给出了煤层气井定产量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以河东煤田柳林区块两口井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抽油机的生产情况明显好于优化前。  相似文献   

6.
古叙矿区煤层气富集,全区拥有煤层气资源量1001亿m3,占全省总量的28%,煤层气中甲烷平均浓度达93.94%,具有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大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7.
根据煤田地质勘探实测资料,结合汞孔径测试、扫描电镜显微裂隙观测、煤层气试井分析成果及等温吸附曲线,分析河北省煤储层物性特征。结果显示:煤层饱和吸附量受煤级控制,煤级增加,吸附能力增大;随煤层埋深增加,煤层含气量和甲烷体积分数均呈增大趋势;中孔在褐煤中比较发育,而在其他煤级中例外;储层中宏观裂隙与宏观煤岩类型关系密切;显微裂隙发育程度镜煤好于亮煤,低煤级煤好于高煤级煤;峰峰、万全、大城矿区试井渗透率较高,开平煤田不同地区煤储层渗透性变化较大。该研究为河北省煤层气的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阜新矿井瓦斯(煤层气)在抽采与利用过程存在问题,分析了阜新煤层气的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阜新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建议及措施。实践表明:煤层气有计划的抽采与利用,既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又高效利用了煤层气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该成果对中国的煤层气开发与利用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继美国褐煤煤层气成功开发之后,我国首次实现了低阶煤(褐煤)煤层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煤层气开采压裂组合及投球分压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成功。近日,该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根据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的特征,依据埋深、厚度及顶底板等特征,在国内首次研究了适用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地区煤层气井的限流射孔优化技术,提出了选用不同孔密的射孔方案;在国内首次研究适用于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地区的煤层气投球分压限流压裂技术;同时,经吉林省珲春煤田3  相似文献   

10.
以油气、煤田和煤层气勘探阶段积累的资料为基础,系统探讨了沁南煤层气藏的特征。通过对气藏静态特征(包括煤层空间几何形态、煤层气成分和含量、储层物性、吸附特征、储层压力及封闭条件)和动态过程(包括煤层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分析,指出晚古生代的煤层在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次煤化作用生成的煤层气,在喜马拉雅期遭受了严重的调整与改造后逐渐形成现今的沁南煤层气藏。直接控制该煤层气藏中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因素为顶底板与边界断层。目前的高产煤层气井基本上都位于地下水滞流区。  相似文献   

11.
以黄陇煤田煤炭开发与矿井瓦斯、区域地质与矿区地质、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为基础,从资源因素、储层因素、封盖性能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富集的影响因素,在煤层气富集影响因素等方面详细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响煤层气有利区块优选的多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级因素指标确定了隶属度关系,并用特尔菲法赋予了权重,建立了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应用该模型,对黄陇煤田黄陵、彬长、焦坪、旬耀、永陇等五个矿区的煤层气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彬长矿区与焦坪矿区是该煤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磁西一号勘查区煤层气赋存的特征与开发的可行性,在矿区煤田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煤层气聚集的各地质因素,通过施工煤层气参数孔,获取2,4煤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数。根据等温吸附实验与含气性测试可知,研究区CH4含量为8.98~12.01 m3/t,煤层含气饱和度在50%左右;勘查区内断层发育,破坏了煤层的完整性而难于形成较大的降压漏斗;尤其是在煤层顶底板附近出现断层时,2,4煤层与奥灰含水层形成水力联系,储层压力难于降到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以下,难于形成工业气流。从现阶段的工艺技术条件和经济性考虑,研究区近期不适宜进行煤层气的地面开发,而应做好煤层气的井下抽排工作,做到煤与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刘家煤层气区块煤层气资源条件、煤层气地质条件、煤层气钻井工艺及排采工艺,研究了刘家区块开采取得成功的原因。阜新刘家煤层气藏埋藏适中、煤层多且厚;盖层和断层的封闭作用、岩浆岩的圈闭封阻作用以及变质作用使刘家区块形成了局部富集的小区块。刘家区块依据区内火成岩和断层布局建井,以及根据地质条件合理的进行煤层气钻井和排采工作,是刘家区地面开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刘家区块煤层气地面开采的成功为其他煤层气区块的地面开采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河东煤田三交区块煤层气井生产资料为基础,利用煤层气地质学和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对煤层气井的生产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并最终确定了两口煤层气井的水文地质参数。利用Ja-cob公式获得了既定水文地质条件下的产气量及产水量的理论曲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曲线和理论曲线拟合较好,用理论模型进行煤层气井的产能预报是可行的;理论产水量及产气量偏低的原因是由于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压裂的影响,开采初期压裂增强了煤层的渗流能力,使得实际值大于理论值。  相似文献   

15.
张军 《科技信息》2014,(10):95+110
准南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山前,大地构造位于天山-兴蒙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下的二级构造单元天山褶皱带北部。根据杨起等编著的《中国西北煤层气地质与资源综合评价》中的预测,准噶尔盆地2000m以浅煤层气预测资源量为3.54×1012m3,其中准南煤田0.95×1012m3。本文现提出一种勘探开发模式以供探讨:首先通过严格的选区评价选出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块,然后在选出的有力区块进行小规模井网试气,在试气效果好的区块内进行低成本工厂化钻井开发,最后形成规模化的生产采气。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储层普遍具有低含气饱和度、低渗透率、低储层压力和低资源丰度等"四低"特点,煤层气测试获取资料的解释理论与试采结果的符合率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煤层气试井与常规试井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煤层气试井难点。结合煤层气地质特征,开展煤层气试井方法的适应性研究,探索适合煤层气的试井工艺;开展了影响煤层气试井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试井参数优化方法及操作规程,确保取准合格的煤层气试井资料。提出了适用于煤层气的三孔双渗试井解释模型和解释方法,提高了资料处理解释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以对煤层气的地质认识及工程控制程度作为分级依据,以煤层气开发的经济效益好坏作为分类依据,提出了对煤层气资源类型的新的分类方案,尤其是将利用已有的煤田地质资料确定的煤层气地质认识资源划分为3级3类,有利于对煤田地质资料的再利用,能指导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焦作煤田作为我国煤炭能源储备的主要富集区,是我国煤炭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重要区域。本文从对焦作煤田煤层气地质特征的介绍谈起,然后系统的分析了焦作煤田煤层气勘探的注意事项及相应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紧接着就焦作煤田煤层的勘探开发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后对焦作煤田煤层勘探开发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对煤层气的地质认识及工程控制程度作为分级依据,以煤层气开发的经济效益好坏作为分类依据,提出了对煤层气资源类型的新的分类方案,尤其是将利用已有的煤田地质资料确定的煤层气地质认识资源划3级3类,有利于对煤田地质资料的再利用,能指导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造穴方式对煤层气洞穴完井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添  汪志明  杨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832-8834,8840
目前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的重要补充。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作为煤层气开发重要完井方式之一的洞穴完井,也因可以有效地提高煤层气井的产能,得到了推广及应用。但是,洞穴完井不同造穴方式对该技术的应用有着很大影响。鉴于此,需要对不同的造穴方式做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的造穴方式的优缺点及模拟其产能,认为机械造穴方式在造穴作业上简单易行,成本低,造穴快,而人工动力造穴方式对煤层气产能的增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