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兴起于20世纪的80年代,一直都受到西方的各种文化学说的影响.本文将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由来开始讲述,而后从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进行分析,再运用西方解构主义的理论等三个方面来论证.本文论述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中批评理论的文化渊源,同时也指出了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借鉴学习了西方的各种文化学说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但是我们还应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探索出属于中国所特有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概括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和西蒙·德·波伏娃的理论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阐述了伊莱恩·肖沃尔特所划分的西方女性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并着重分析了《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文学想像》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文学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个开放的批评体系,始终处于一种对其他批评理论的不断借鉴之中,在后现代主义的环境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同样对后现代的理论加以借鉴,从解构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到对话语权利的质疑,以及关于身体的理论观念,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都渗透着后现代主义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道路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模糊两性差异,强调两性之共同人性及承认两性差异,强调女性的特殊性。在长期的论争与批评实践中,西方的学者更多地选择了前者,而中国的学者更易于接受后者。其差异的原因:一是西方的二元对立与中国的阴阳调和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三是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的差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化落差的影响)。另外,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背景也是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取得独立的国家日益增多,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西方人类学失去了过去的研究园地,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境地。面对此一困境,西方人类学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复杂社会和应用研究上,理论和方法也随之更新和丰富,使人类学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中国人类学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尽管与战后西方人类学所面临的困境有本质上的不同,但西方人类学走出困境的对策对于中国人类学是有启示意义的。因为实际上两者都是要实现由传统人类学向现代人类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林炜娜 《科技信息》2007,(5):109-110
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从五四到当下,经历过几次不同阶段的转变。如果认真地对当下女性主义文学写作形成的背景、原因、趋势做出分析,就可以得出女性主义文学正遭遇主题、内涵、价值标准偏颇等困境,而走出这一困境的方法在于对性别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钱锺书在应用历史意识和当代意识的统一、思辨和实证统一的方法研究《诗经》的同时,开借鉴西方理论成果研究《诗经》的先声。说明面对21世纪的《诗经》研究,采用全球视野下的视角能使研究走出困境,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芙被称为女性主义的先驱,其女性主义理论内涵丰富而精深,广泛涉及到女性的历史和现状、女性语言和女性形象、女性创作的现实困境和理想状态、男权秩序和男性话语等方面,探索了女性和女性创作的命运和出路,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关注中心和重要成果。本文旨在对其女性主义进行简要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对女性的关注及其显著的“女儿化”特征,自然容易使人把它跟西方现当代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联系起来,并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来考察曹雪芹的女性观。作为男性的曹雪芹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文化中的男性中心意识,因此难免受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的怀疑和批判,但曹雪芹确实在《红楼梦》中为女性说话,对“父权制”或“男性中心主义”进行批判。《红楼梦》中有关女性的话语具有“复合的双声性”。  相似文献   

10.
从电影独立工作者到国家电影局承认的导演,贾樟柯终于走出"地下"获得了合法的文化身份.这当然可以用"中国电影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豪言一语概括,但当把这段从地下到地上身份转换的经历置于文化研究的视阈下加以放大、解读时,可以看到以贾樟柯等为代表的中国新生代电影人处于先锋与大众、西方与本土、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尴尬境遇,以及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关于"文学评价"理论资源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其中,在宏观方面,研究者们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传统文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和"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学等角度研究了它的现状及其表现,也提出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是为女性文学批评正名以及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创作互为动力,初显蓬勃发展态势的阶段;90年代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学科开始确立独立学术地位的阶段;2000年以来,女性主义批评打破文学的限制,呈现文化化、多样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王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6):122-123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生态或环境的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结合,揭露父权制的社会是压迫女性和自然的根源。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视角,对张艺谋影片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可探寻出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的主题——呼吁建立一个乌托邦,即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还乡>中游苔沙与三位男性的纠葛揭示了十九世纪社会盛行的男权主义传统思想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相似文献   

15.
时代新女性——嘉莉妹妹形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欲望本能和环境决定论方面,结合自然主义、女性主义等文学批评理论分析嘉莉妹妹如何从一个听任男人摆布的初到大城市的乡下女孩到一名自食其力、经济独立的“新女性”,这个过程实质上是对传统的“女性特质”观念的改写。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研究领域,各种批评理论层出不穷.极大丰富并加强了文学批评实践的发展和繁荣,乔叟研究也与时俱进,学者们尝试运用不同的批评理论,如英美新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巴赫金的复调诗学理论以及文化研究的批评视角等来解读诠释乔叟的作品,尤其是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英美学界在不同批评视域对<坎特伯雷故事>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概述.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针对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进行研究,结合对文学史的了解,分析探讨流派特点及其美学特点,在性别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其他流派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认为,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发展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在女性作家的带领下,女性主义得以突破传统限制,纠正了传统的偏见,女性作家也得以通过写作来彰显女性主义色彩,抒发女性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8.
邢天殊  李昊洋 《科技信息》2010,(28):I0177-I0177
在纷繁的文艺理论中,神话批评的地位越显重要。神话批评也是解读中、西方文学的有效的理论武器。随着女性权力、女性话语时代的到来,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为了更清晰的认识中、希神话中的女神神话对后世女性主义文学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影响,本文将比较中希神话女神的形象,并分析中希女神形象差别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末以来,儿童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大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出现了民族自决的困境,即不能立足本土,不能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批判性地借鉴世界尤其是西方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儿童哲学教育民族自决困境的表现是翻译、介绍、阐释、评述西方儿童哲学教育尤其是美国的偏多,儿童哲学教育课程内容中的西方文化元素较为突出。其原因是民族自决意识缺失、批判性思维缺位。哲学的深度介入与立足本土的自我创造是两条必不可少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弱化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强调妇女在既定性别秩序内的享受;二、在文学批评方面缺乏深刻而缜密的理论建树,但对某些偏激的女性主义批评有警示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声音仍此起彼伏,当代文学理论的多元化及包容性特征,应是其重要的理论资源;为开拓新的发展之路,应更重视兼收并蓄的"性别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