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满族神话传说中,女性通常是以爱与美,善与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萨满教中的女神崇拜、生殖崇拜以及满族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三方面对满族神话中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诠释,从而在某一方面揭示出满族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官场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一股写作潮流,其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彰显着一定的男权色彩。本文试图以王宗坤的官场小说为范本,从女性主义的批评来解读男性文本里的女性形象,希冀对女性主义批评的视野做一点有益的开拓。  相似文献   

3.
卢木林 《科技信息》2009,(3):136-137
在原型批评理论中,“大母神”指西方神话中兼具创造性与毁灭性双重特质的女神形象。这一形象在《儿子与情人》中格特鲁德·莫瑞尔太太的身上得到了展现。本文采用原型批评视角具体分析“大母神”形象在莫瑞尔太太身上的具体体现。从而揭示莫瑞尔太太的个人悲剧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性格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五四”到30年代是我国女性主义批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期间女性主义批评逐步从社会政治意识中分离出来,由混沌走向明晰,形成了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基本框架。其中周作人把女性意识与文学结合起来,徐志摩发掘了女性独特的女性气质,茅盾对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进行了集中批评,他们为这个基本框架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用原型批评的方法解读女作家林白的小说,分析归纳了女妖神话在其作品中的四种移植类型,分别是“沙街”女妖、都市复仇女神、乡村性爱女妖和“银角”变异女妖。这四种类型代表她不同时期的创作理念的变化:从早期的唯美的女性独语,到中期创作表现出激进的女性主义写作,再到新世纪以来民间女性立场的确立和对消费文化下女性存在的独特思考。因此,原型及其演变的追踪可看出林白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创作轨迹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带刺的玫瑰--解读香港作家亦舒小说中的女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作家亦舒的作品用女性主义抗衡男权社会,意蕴深邃。其女性主义学批评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女性主义学;其二,建构女性经济权威,塑造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形象是对女性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创见;其三,女性主义新视角--女性间友谊的联合产生性别群体的集体意识,与权力话语对抗。  相似文献   

7.
姜淼 《科技信息》2007,(13):165
母性是文学创作尤其是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安忆对母性的理解和对母性形象的书写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分析其笔下的母性形象就会发现,王安忆在母性书写上其实是有着两面性的,即有着相互矛盾的塑造:一方面,作者塑造了一些为母性所拯救的女性形象,而另一方面,又能在其作品中发现众多为女性所羁伴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运用女性文艺批评和母性文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对其作品进行个案浅析,试图开拓理解其作品的一个新的视角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是为女性文学批评正名以及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创作互为动力,初显蓬勃发展态势的阶段;90年代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学科开始确立独立学术地位的阶段;2000年以来,女性主义批评打破文学的限制,呈现文化化、多样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作家按照男性标准去塑造的,这种形象带有性别偏见与误解。因此,从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分析女性形象对解读女性主义是大有裨益的。在美国文学史上,《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勇敢乐观、坚韧不拔的女强人形象。米切尔夫人通过其生花妙笔去诠释其心目中的女性主义。本文通过分析斯嘉丽的价值观以及对待爱情、婚姻与家庭的态度来解读女性主义的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对男权统治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弗吉尼亚·伍尔芙被称为女性主义的先驱,其女性主义理论内涵丰富而精深,广泛涉及到女性的历史和现状、女性语言和女性形象、女性创作的现实困境和理想状态、男权秩序和男性话语等方面,探索了女性和女性创作的命运和出路,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关注中心和重要成果。本文旨在对其女性主义进行简要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助女性主义"妇女形象"批评方法分析《威尼斯商人》,发现莎士比亚塑造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所批评的男性笔下两个极端类型:好女人,坏女人;相反,他塑造了反传统的,具有现代思想的女性。同男性形象相比,女性处于主动、中心地位而男性则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从而打破了父权中心,解构了父权社会对妇女的界定,指明了莎士比亚的女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中国与韩国用封建礼教维持了巩固的父权秩序,这使得女性只能处于社会的边缘,受到男性的统治与压迫。然而,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追求女性解放以及探寻女性自我价值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在这一背景下,中韩同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呈现了共性的现象。本文着眼于张洁和朴婉绪女性小说代表作《方舟》和《活着的一天的开始》,以其中出现的知识女性形象为中心,从女性对自身价值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女性对父权制度的质疑与否定两个层面,探究20世纪80年代中韩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考察同一时期出现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分析女性主义文学给中韩两国带来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4,(5):24-26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相结合产生的。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自然和女性之间天然存在着某种密切相关的联系。加拿大文学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82年发表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而且对人和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彰显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古希腊神话中,女性从女神被贬为女奴。而生活在男性权力夹缝中的女人,无论是扮演哪种角色,或是妻子、母亲、还是英雄;甚至是沦为玩物、祭品、妖魔,都是被压制着,并承担起她们的主宰者一一男性给她们带来的一切罪名和痛苦。本文拟从古希腊神话的女性形象出发,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男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家长制度下苔丝和珍妮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承接了以往黑人文学对种族歧视批判的同时,又从黑人女性的独特视角挖掘潜藏在黑人社会内部的性别歧视,将建构黑人种族文化身份及女性身份作为黑人女作家们文学创作的话语中心,带动了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改写了黑人女性边缘创作的命运,真正走入了自我的发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原始神话以意象的方式充溢于《诗经》之中,具体可分为高禖神/社神、高唐神女、汉水女神、田祖、牛郎、大禹、后稷、商契、岳神、旱魃、植物、动物神话意象,它们分别来源于创生神话、女神神话、自然神话等。由于神话自身的因素以及文学活动的“自主选择”,这些神话意象以直接化用或间接转用的方式援引入诗,并在诗歌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一是增添浪漫主义气息,二是丰厚诗歌史蕴。  相似文献   

17.
白雪公主的故事家喻户晓,它以多种形式给读者带来深远影响。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出发研究《白雪公主》,认为它以文学的形式,通过模式化的故事结构在惩恶扬善的幌子下将女性进行了神圣化与妖魔化,扭曲并践踏了女性的人格,制造了符合男性自己性别利益的两性关系神话,并自始至终彰显出男性权力的绝对主动。它是男权的产物并进一步巩固了男权。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模式,也是性别批评中的一个分支。它影响了时代的女性,给女性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证。因此它的发展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结合女权运动来剖析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阶段它的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女性主义批评自从它诞生起就从未消泯过,在现代它仍然引领着女性进步和发展。女性主义批评穿着各式各样的外衣在世界各处漂泊,撒播着它的种子。本文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女性主义批评,把它的外衣层层脱去。  相似文献   

19.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记载的神话历史可追溯到绳文时代的远古源头,当时的女神崇拜展示出日本独特的恋母文化之根。文章从考古资料中的女神土偶入手,结合日本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史实,探讨日本神话中的母神原型,以及神话历史叙事中普遍呈现的女性中心世界,为日本文明特有的文化恋母现象找到源头和生成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姗姗 《科技信息》2007,(32):256-256,271
张洁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先导,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向我们描绘了那些在事业、生活和爱情上倍受磨难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内心的创伤与痛苦,从而鲜明地传达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虽然走上了另一种性别歧视和性别反抗,但是她一路富有勇气的探索表明女性文学中关于女性人物对外部世界激愤抗争的命题,最终会转向对女性自身的审视,所以张洁的探索具有先驱意义和启蒙精神,为女性小说中自审意识的确立铺平了道路,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