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处理推转壳模型哈密顿量的粒子数守恒(PNC)方法详细分析了A~190区典型的奇奇核194T1的六条超形变转动带转动惯量随角频率变化的规律.特别对奇奇核双重堵塞效应对转动惯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根据PNC计算结果,分别指定了194T1的六条超形变带的阻态.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高N闯入壳(中子N=7,质子N=6)的贡献,而其它大壳对转动惯量的贡献基本上不随转动频率变化.  相似文献   

2.
用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分析了 1~ 190区奇奇核晕SD带194  T1(1a ,1b)转动惯量随角频率变化的规律 .计算中同时考虑了单极对力与Y2 0 四极对力 .实验结果在计算中得到较好的重视 .特别是转动惯量变化的微观机制 (包括中子和质子的各大壳以及各单粒子能级的贡献 )在计算中得到极为清楚的展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量子群SUq(2)提供的能谱公式和ab公式 ,导出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 ,并对稀土区和锕系区的偶偶核转动惯量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用粒子数守恒方法(PNC)来分析原子核在推转壳模型情况下,由阻塞效应而引起的准粒子剩余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剩余相互作用除与费米面附近单粒子能级的分布,阻塞能级的位置有关外,还与旋转频率(ω)密切相关.在特定情形下,这种剩余相互作用的排斥性可转变为吸引性.  相似文献   

5.
在区分质子和中子情况下利用严格可解的Nilsson平均场加邻近轨道对力模型研究了中子数为N=94同中异质素链的性质.首先系统地计算了其结合能和奇偶能差并与相应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此时对力强度公式.接着计算了偶偶核的转动惯量并与相应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同时给出了对其转动惯量贡献最大的轨道.最后进一步讨论了偶偶核158 Gd的基态处于不同角动量J=0,1,2,…,12时的价核子对占有率.研究表明,该模型不但可以合理描述N=94同中异质素链核的结合能和奇偶能差,也可以合理描述偶偶核第一激发态的转动惯量和偶角动量价核子对为主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个描述偶偶核高速转动的简化模型。这个模型考虑了拆对效应和离心伸长效应,能够较好地解释原子核转动惯量随角速度变化的规律,特别是能得到所谓的“S”形曲线。用这模型分析了~(158)Dy,~(158,162)Er和~(166,168)Yb等五个稀土核的实验资料,理论和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章利用量子群SUq(2)提供的能谱公式和ab公式,导出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并对稀土区和锕系区的偶偶核转动惯量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推转壳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用粒子数守恒方法分析讨论了Er_(96),Er_(98)的低激发带的相互作用强度V_I和带交叉频率ωc。单粒子能级选用国际上通用的尼尔逊能级,参数按Lund系统学选取。计算表明,Er_(96)的V_I较小,属于弱耦合;Er_(98)的V_I较大,属于强耦合,这些与实验是相符的,即Er_(96)存在尖锐回弯,Er_(98)则没有回弯,但Er_(96)的ωc比实验值大,为了进一步改进其结果,木文对相互作用问题作丁尝试性的探讨,使其结果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导出平均场加一般对力核多体问题粒子数守恒严格解的无穷维李代数方法,计算了等价于普适ds壳相互作用情形下^18-26O偶偶核素壳模型结果的严格解,并与强度可分离对力(SSP)及等强度对力(ESP)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郑曙东  田春山  李会山 《甘肃科技》2010,26(9):49-50,87
在全相对论框架下计算了Fermi核模型和点电荷核模型下计算的高离化态类氢离Z=80~116、主量子数n=1~3壳层的所有可能的E1跃迁的电偶极跃迁几率差△A随质量数A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对中高Z类氢元素内壳层跃迁几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相关的高精度计算中必须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ψ族粒子(如:J/ψ、ψ′、ψ″、……)被认为是CC束缚态、也称为粲偶素、它与熟知的电子偶素e~-e~+有类似之处。本文套用电子偶素模型对CC粲偶素质量谱作一些计算,以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KB矩阵元和两种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矩阵元,对^56Ni到^76Kr之间的若干偶偶核进行了形变哈特里-福克(DHF)计算,得到了这此核的基态结合及其形状,以及单粒子态随质量数变化的系统性知识,结果表明,表面δ-相互作用矩阵元比KB矩阵元更适合于fp壳层核。  相似文献   

13.
以完全自洽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Fe和Ni的丰质子同位素中同位旋矢量巨偶极共振(IVGDR),并且使用Skyrme Hartree-Fock加上Bardeen-Cooper-Schrieffer (BCS)近似的方法来计算基态的性质。采用准粒子无规则相位近似法(QRPA)研究丰质子核中偶极激发态的性质,同时在计算中考虑了SLy5 Skyrme相互作用和密度依赖配对作用。除了巨偶极共振(GDR)之外,还在能量低于10 MeV的区域中发现了矮偶极共振(PDR),接近质子滴线的核子的能量加权求和规则约占经典的TRK求和规则的3%左右,并且随着各同位素链上质量数的增加,其值呈递减趋势。通过偶极激发强度和质子、中子的跃迁密度可以看出这一低能状态是典型的具有等同位旋标量性质的矮偶极共振状态。分析给定低能状态下质子和中子2qp构型的准粒子无规位相变化(QRPA)振幅,发现只有一两个质子构型做出主要贡献,它们对总QRPA振幅贡献约为99%,这种情况也表现出矮偶极共振(PDR)的集体性并不强。  相似文献   

14.
利用锕系偶偶核及与其紧邻的奇A核转动谱,计算了锕系偶偶核基带及与其紧邻的奇A核基态的转动惯量。结果表明,转动惯量存在系统的奇偶差。讨论了这种奇偶差存在的原因。并通过计算锕系偶偶核两准粒子和四准粒子激发带的转动惯量比值Rexp,详细分析了造成准粒子激发带转动惯量之间关系R的实验值与理论预言值不符的原因,并探讨了有关物理机制,进而揭示堵塞效应的重要影响及BCS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快电子和重粒子(N2^ ,N^ ,Nf)混合的Monte-Carlo模型,计算了氮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的金属表面氮化过程中,原子态粒子(N^ ,N)的产生率及氮化粒子(N^ ,Nf)轰击靶表面的粒子数密度及入射角随气体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粒子(N^ ,N)的产生率及在靶表面的密度分布都随着放电气体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粒子(N^ ,Nf)在工件表面的分布均匀且主要表现为小角入射,入射角的分布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由具有2N+1个稳定基态和N个里德堡态原子组成的系综系统,采用对称集体态编码、偶极封锁效应并控制激光和系综相互作用时间,成功制备了多粒子W态.这种编码方法有效克服了以往由于偶极封锁效应仅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从而导致难以拓展到多粒子情形的限制.最后讨论了该方案的实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正负电子偶素(Positronium, Ps)的形成是正电子-原子碰撞过程中独有的物理过程。为了探究正电子与氦原子散射过程中正负电子偶素形成的问题,应用屏蔽近似模型下的光学势理论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环境中正电子-氦原子碰撞的电子偶素形成过程,计算了0~100 eV入射能量区域内总的正负电子偶素形成截面(1s+2s)。在计算等离子体环境中靶原子体系的能级及波函数时,应用屏蔽的氦原子模型势描述了屏蔽效应对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电子偶素形成截面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其他理论、实验结果对比并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在中低入射能量下,屏蔽模型下的光学势理论方法对于处理正电子-氦原子散射问题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热原子核对关联的工作.该工作在协变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引入严格保持粒子数守恒的类壳模型方法来处理对关联.基于正则系综理论分析了~(162)Dy原子核的热力学性质,计算了该原子核的比热容,得到了随温度变化的"S"型曲线,发现对关联对此"S"型曲线至关重要.在保持粒子数守恒的条件下,对能隙随温度平滑变化,表明原子核从超流态转变到正常态.该工作还分析了不同辛弱数对热原子核的影响,发现温度在1 Me V以内,热原子核的性质主要由辛弱数为0,2和4的态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基于轴对称形变约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考虑微观质心修正, 计算了Zr同位素链偶偶核的位能曲面, 并利用Strutinsky壳修正方法从相应的单粒子能级中提取了壳修正能量, 研究了Zr同位素链的壳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形变约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能很好地描述Zr同位素链的基态性质. Zr同位素链壳修正能量显示出明显的壳效应, 随中子数变化有较强的同位旋依赖性; 同时, Zr同位素链壳修正能量具有复杂的形变依赖性, 对稳定形变原子核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QDT对Au原子偶宇称J=1/2,3/2能谱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重新计算了电离阈值,修正了前人结果;计算了ns~2S_(1/2)、nd~2D_(3/2)2个系列n≤300的所有589个谱项值,合理地再现了所有现存实验观测结果,同时对534个谱项值作了理论预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