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它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而且涉及文化的转换。只有充分了解文化差异,最大限度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才能使原文内容完美再现,促进文化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2.
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它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而且涉及文化的转换。只有充分了解文化差异,最大限度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才能使原文内容完美再现,促进文化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关联理论启示,指出它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揭示了语言文化交际的本质属性,对跨文化语言交际的翻译实践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译者应突出原作的认知语境效果,建立原文与译文间的最佳关联,使译文尽力与原文趋同。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转换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与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存在的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文化冲突与文化交流对翻译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文化因素及中西文化差异,采取相对应的翻译对策,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英姿 《科技信息》2010,(21):I0283-I0283,I026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而交际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情景和语境,特定的语境对于正确理解原文并得体的表达译文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语境理论在翻译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语境的不同层次以实例分析语境理论在翻译过程中影响与作用并由此得出语境理论对翻译教学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际间信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语篇的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就象跨文化交际一样,新闻语篇的翻译中也会出现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语境认知能力的局限。因此,译者要努力提高语境认知能力,尤其是要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对文化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N ida说过:"翻译就是交际",这种交际是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顺应原作者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语境,又要考虑到译文读者所处的文化语境.事实上,译者很难做到让原文与译文的内容完全对等,当译者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原文意思完全对等的词语时,创造性叛逆就帮助译者作出了成功的顺应.本文对新近提出的两个翻译理论"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和"语言顺应理论(Theory of L ingu istic Adaptation)"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将其运用于实例中,通过分析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两篇中文译本,作者得出翻译是译者创造性地选择与顺应的过程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林瑜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130-132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就必然地在语言转换的同时进行文化转换。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词汇的关系可分为等值、不等值及部分等值三种,在翻译词汇时可采用音译法、直译法、代换法等来保持其文化信息,忠实于原文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点论认为,交际是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为了交际的目的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用该理论审视英汉翻译实践,英汉翻译也是译者在言外环境(物理世界、心智世界和社会环境)的规约下,为了跨文化交际成功这一目的在语言内部结构上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最终取得原文与译文的语用等效。但在翻译实践中,这一理论同样面临实践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译者采用相互适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中的文化缺省的存在很可能导致这种交际活动失败。文化缺省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理解的问题。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文化缺省进行探讨,可以获得对文化缺省系统的认识,并根据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找出合理、有效的翻译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翻译中,译者的传统角色是隐身。不过译者的隐身是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韦努蒂反传统而推出异化翻译,其目的是使译者在译本中“现身”。可是,中外翻译实践表明,韦氏的这种让译者现身的抵抗式翻译也不能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通过对译者在文化翻译中所扮演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所进行的分析来看,译者在归化和异化的中间地带的适度现身更能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不断加强,外事翻译作为外事活动中移植文化的必要手段,它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外事翻译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入手,就如何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角度对外事翻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Challenges in translation can be approac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also plays a major role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The translators of news should be culture conscious and adopt flexible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news translation,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ext counts the most.  相似文献   

14.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词汇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与文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而词汇在语言诸要素中载蓄文化的功能最强 ,最能反映文化的各个层面。各个民族语言文化均有着反映自己独持的文化特征的文化词汇 ,这些文化词汇自身的特殊文化内涵往往构成翻译中的难点 ,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 ,文化词汇的翻译应最大限度地做到语义和语用的等值 ,至少应达到语用对等 ,并辅以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淼 《长春大学学报》2012,(9):1098-1101
借鉴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结合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特性,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构建出一套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至少包括熟知中国哲学典籍的能力,多元文化视角,熟知翻译理论的能力和翻译能力四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前三种宏观能力,旨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构建多元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定势”是影响交际效果及质量的重要因素。分析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势的一些特征 ,分析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可得出减小其影响的看法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作品本身和读者接受两方面探讨翻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除了译者这一影响翻译最为活跃的因素之外,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因素、文化语境、意识形态以及读者接受都对翻译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宣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元素,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进行外宣材料的翻译过程在更深层面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由于文化差异和译者个人水平等问题造成外宣翻译错误屡见不鲜,使得外宣效果适得其反。外宣翻译中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存异求同,运用整合技巧,同时强化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提高译者素质。  相似文献   

19.
译介学是对翻译的媒介作用及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的比较研究科学。它研究的是跨文化翻译,关注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伸、增生以及文学翻译在人类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本文拟从译介学的角度,分析汉语歇后语的特点及歇后语英译过程中在音、形、语体风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流失现象,并寻求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丁虹 《科技信息》2009,(23):190-191
翻译是一个转换的过程。就理论上而言,好的翻译应该给予读者以与原著读者相同的感受为设想。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可以传达为另一种文化,因此,在翻译中要注重文化差异。本文探讨文化差异和一些习语的翻译。通过分析阐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出了一些翻译习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