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望舒接受法国象征主义诗艺影响,除了诗歌语言中的音乐性和散文性因素,还有象征主义特有的"暗示"手法。后期,戴望舒又受超现实主义诗艺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尝试运用超现实主义技艺,丰富了现代诗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2.
人类从大自然的事物中获得启发,从而以仿生的方式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本文从仿生的思维特征、应用形式入手,探究仿生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分析这一新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如何形成产品仿生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和生态化的趋势,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手法。  相似文献   

3.
楚文化艺术形态创造中体现的超现实主义手法,表明在现代西方视觉艺术体系建立之前很久,中国人就已经建构了自己独有的视觉审美体系。面对中国现代设计创新力严重匮乏的现状,运用现代思维方式重新读解、比较、分析、挖掘古代艺术作品中最具生命力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用以指引中国现代设计的良性发展,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善用,也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本文通过比较学研究的方法,结合超现实主义构思思维,剖析楚人奇异而丰富的原生态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比兴的艺术手法源自中国最早的经典《诗经》,众多的诗论者对比兴这一艺术手法作出了不同的批评,表达了各自的主张和观点,本文重点阐述刘勰和汉儒比兴观的异同,并从概念认识、运用、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原因,以进一步明确比兴艺术手法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将黑色幽默手法与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手法相结合,更好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分析以达利等画家为首的、主张运用自然主义手法来表现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在空间表现上的典型特征和具体表现手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对心理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感性驱动的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论述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工业设计领域面临着新的瓶颈,如何将人的感性融入于产品设计中、赋予产品新的价值。这里在介绍产品感性与产品设计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以实例说明了感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其研究手法的类型,最后阐述了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专业,它不仅是一门艺术,但它也需要技术。该文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工程技术知识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并且这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不但有利于产品设计创新,还有助于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本质和概念以及产品设计中创新思维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多种产品实例阐述了产品设计中的思维方法,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指导产品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由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谈起,分析了超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以及它的理论根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而指出了超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局限性以及它对艺术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伟元 《科技资讯》2006,(34):134-135
本文阐明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本质和概念以及产品设计中创新思维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多种产品实例阐述了产品设计中的思维方法,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指导产品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2.
泉州提线木偶造型识别元素具有闽南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将其融入现代表现手法应用到产品设计开发中,则造型独特,识别性强,意境深刻,富有时代感。文章从提线木偶的形、色等造型识别元素入手,探究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建立,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产品设计的造型识别艺术语言,而且对泉州提线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夏加尔是20世纪法国艺术大师,他与众多现代艺术流派有着紧密的联系,致使关于夏加尔绘画艺术所属流派问题一直未能定论。夏加尔的绘画艺术与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存在着本质区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围绕苗族装饰图案色彩艺术特征,从苗族装饰图案中提取色彩数据形成直观图表,运用色彩构成分析方法对苗族装饰色彩进行现代解读,分析其色彩构成的特点,研究苗族装饰图案所遵循的审美法则及形式美感,并寻找从民族传统艺术遗产中汲取营养的方法,探索现代服装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与民族色彩艺术语言结合的切入点,通过现代设计手法的处理适用于现代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刘三姐》从再现民族反抗精神、再塑机智人物形象及定位歌圩偶像展现善歌民族三方面继承并创新了壮民族的传统文化形象;以赋、比、兴、夸张、重叠、对仗的巧用及塑造生动诗性形象等艺术手法,继承并升华了传统民歌的表现艺术;又荟萃多种喜剧手法及众家传统戏剧艺术实现了以喜剧抒情形式表现严酷阶级斗争的艺术创新。《刘三姐》的艺术与创作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与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魔幻现实主义的变形规律是一方面将原始神话和现代人类乌托邦的虚构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将个体的生命体验和集体的情感体验揉合在一起,同时又将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重组在一起,形成其具有艺术力度的艺术变形。  相似文献   

17.
装饰艺术是人类造物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始社会至手工业社会,再到现代工业社会,装饰的意义与风格虽几度变迁,但其主要的发展状况是从表面装饰向结构性装饰(与结构结合在一起的装饰)发展。正确认识装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地位和角色较避而不谈产品装饰有积极的意义,能给我们的产品设计带来更大的指导。本文从理解装饰的概念入手,分析装饰的各层次的功能,从而引出现代产品设计中装饰的存在形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米老鼠形象既是一种具有情感和美学特征的动漫艺术符号,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极具造型特征的视觉语言符号.通过探讨米老鼠周边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索米老鼠形象在产品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与应用规律,旨在从米老鼠模式中汲取营养,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9.
莫言的小说艺术无论在手法上、策略上还是在艺术的境界与旨趣上都全方位地超越了我们常规的小说话语范式和审美品味,因此,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理解的难度,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和更仔细的阅读来与之碰撞,来相“推摩”,在双向“互动”中领悟它的艺术旨趣的同时调整我们的审美意识和胸襟.莫言的小说艺术广泛吸收了古今中外的艺术智慧,继承和创造性运用了人类已有的艺术技巧、艺术手法和艺术策略,那些已有的艺术规则、藩篱并不是被他践踏、破坏了,其实在他的艺术创作中,这些规则、这些藩篱、这些遗产获得了新的生命,得到了新的激活,他在这些审美的藩篱间天马行空式地活用着这些艺术规则和手段,探索着新的综合创新的可能,创造着新的艺术天地.莫言的这种艺术胸襟、“才、胆、识、力”从艺术表达手法和艺术审美特色方面来总结,可以归纳梳理为10个不同的侧面,这些方面有的相互有交叉,只是侧重不同而已,无法断然分开.  相似文献   

20.
安部公房是战后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用象征和寓意的方法来表现现代人所处的孤独状态,对人和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不懈的探索,启发人们去深入思考,去寻找迷失的自我.他的小说在继承日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现代文学中的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