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简单论述了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和油井清防蜡常用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固体药剂清防蜡技术的原理、结构。本文调查、分析了油井清防蜡现状,筛选出产量较低、井筒液体温度低、原油粘度低、含蜡量高的部分油井在现场进行了固体药剂清防蜡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应用,对效果进行了分析,与常规热洗、井口加药相比较,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油田事业的进步,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油井的结蜡仍旧是影响油田发展的一大弊病。虽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预防和清除油井结蜡的措施,但是仍旧难以避免油井结蜡问题的产生。文章着重对油井结蜡问题展开一定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技术以及措施的探讨,从而希望可以和广大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油井结蜡问题于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广泛存在,由此导致的关井停井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和原油的产量.完其结蜡的原因主要受温度、压力、原油的组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有各种不同的清蜡与防蜡的措施,以保证油田生产的产量,提高产油效率.该即简述了油井结蜡的原因和危害,并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几种油井清防蜡技术加以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抗石蜡析出器防蜡的作用机理出发,介绍了抗石蜡析出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应用范围、结构特点等作了说明,最后分析了抗石蜡析出器在莫里青油田的应用情况,认识到一部分结蜡井很适合使用抗石蜡析出器对油井井筒进行管理,并根据油井的结蜡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孙铁梁 《科技资讯》2008,(34):14-15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井结蜡一直是青海油田普遍存在和急待解决的生产难题。常规清防蜡措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使油气产量减少,操作费用上升。微生物控制油井结蜡技术是油田专用微生物技术(PBS)中比较成熟的。青海油田经过该技术应用试验,油井结蜡现象明显改善,维护成本降低,油井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油井结蜡是含蜡原油开采中的不利因素。对含蜡原油在井筒流动过程中蜡沉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石蜡的沉积机理。利用Fick扩散定律和剪切扩散理论,推导并建立了蜡分子扩散和蜡晶径向迁移过程中油井结蜡剖面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计算油井井筒中各点的石蜡沉积速度以及沉积厚度的增长速度。对影响油井结蜡剖面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井沿井筒的蜡沉积厚度分布随原油的性质、含水量、原油在井筒中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油井的产量以及生产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际生产中,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可以改善油井的结蜡状况。该预测模型可为进一步掌握油井蜡的沉积过程以及对油井的防蜡和清蜡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结蜡是采油管理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和问题,该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本文介绍了防蜡块在南堡2-3平台油井应用情况,实践摸索出"微生物+防蜡块"组合使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欧利坨油田地层压力低,油层物性差,地层渗透率低,油井平均产量低,相当一部分油井依然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地层亏空严重,油层极易受到外来入井液的伤害,影响产量,降低了油井的产能。欧利坨油田原油物性分析结果表明:原油含蜡量在16%~26%之间,清蜡工作一直是欧利坨油田采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经过长期的实施研究,欧利坨油田多种清蜡方式共存,操作管理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于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清蜡技术油然而生—空心抽油杆洗井清蜡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油井结蜡的现况以及油井的清防蜡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做好油井结蜡的清理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温液油井洗井技术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在正常生产时,原油从地层流入井筒,然后从井底上升到井口的活动过程中,其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当其降低到析蜡点时,蜡便结晶析出,附在油井管杆壁上,形成结蜡现象.结蜡会造成油流通道减小,油井负荷增大,井口回压升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蜡卡、抽油杆断脱等,增加维护性作业井次.油井热洗是减少和清除井下管杆结蜡,进行油井维护管理的最重要手段.通过现场实践,我们摸索了利用高温液洗井新技术,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于原油中气体的析出,石蜡便以晶体析出、长大、聚集在油管壁上和抽油杆上,即出现结蜡现象。近年来,南八仙作业区油井结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作业区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因此,作业区于2012年4月份引进防蜡阻垢装置,该装置是一种配合杆式抽油机的防蜡阻垢装置,是集磁学、流体力学为一体的新型防蜡阻垢、提高泵效、提高单井产量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2.
秦家屯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东部斜坡区。秦家屯油田作为老区块,面临着油井作业频次高,结蜡、结垢问题突出,地层能力不足、部分并需改变间抽时间等诸多问题。2011年秦家屯油田共计作业70次,洗井182次。因此如何才能减少栓泵次数,延长检泵周期,提高作业施工质量,是提高油井产量降低采油成本,实现老油田产量接替和稳产的关键之一,也是改善秦家屯油田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油井结蜡是采油工作中常见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青海油田公司经过长时间经验总结,对清蜡工作有一些解决办法,但效果均不明显,费用较高,工作量大,长期使用对地层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2008年7月本公司选定集缓蚀、阻垢、清蜡为一体的固体清防蜡剂,效果明显,得到大量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优化清防蜡配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蜡的性质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目前清防蜡现状三个方面,阐述了清防蜡在石油开发生产中的作用,揭示了石油开发生产要顺畅进行,清防蜡工作必须做好。  相似文献   

15.
含蜡原油井筒结蜡剖面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井结蜡是含蜡原油开采中的不利因素。对含蜡原油在井筒流动过程中蜡沉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石蜡的沉积机理。利用Fick扩散定律和剪切扩散理论,推导并建立了蜡分子扩散和蜡晶径向迁移过程中油井结蜡剖面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计算油井井筒中各点的石蜡沉淀速度以及沉淀厚度的增长速度。对影响油井结蜡剂面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井沿井筒的蜡沉积厚度分布随原油的性质、含水量、原油在井筒中的  相似文献   

16.
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降凝防蜡冷输技术能够明显降低原油凝固点并达到防蜡冷输的目的,该技术对油品针对性强,因此必须加强对防蜡机理的研究及配方的研制,通过对该技术中各组分官能团与原油中蜡的最佳共晶分子结构的分析研究,经过室内及现场实验,完善其配方,在海南作业区三号平台实现井口到联合站管线冷输,茨78块实现以区块为单元井筒防蜡减阻、管线实现冷输,从而实现防蜡冷输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油井结蜡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化学清防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某油井高含蜡凝析油蜡样全烃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其碳数分布,并分析其结构。在此基础上,选择三种类型清蜡剂进行溶蜡实验。实验发现,清防蜡剂的溶蜡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增加幅度不同;当温度小于45℃时,分别选择QFL-2和QFL-1来溶解蜡样A和B,而温度大于45℃时,则两者都可以选择QFL-5和QL-2;油基清蜡剂的溶蜡速率最高,乳液型清蜡剂次之,水基清防蜡剂最低;由于蜡样结构不同,相同清防蜡剂对蜡样A的溶蜡速率小于蜡样B的溶蜡速率,说明蜡样A的清防蜡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孙慧  郑兰 《科技信息》2009,(25):26-27
原油中所含的石蜡,它能够形成大晶块蜡,是造成蜡沉积而导致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油田大多采用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热力清蜡等技术。清防蜡作为油井日常维护的重要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化学药剂清、防蜡作为油井最主要的清防蜡措施,对于油井的清防蜡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油井加药方式、提高化学清防蜡的措施效果,对于油井的正常生产将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海上油田电泵举升结蜡井热循环洗井工艺井筒温度场分布规律,综合考虑潜油电机增温、电缆散热、热流体注入量、注入深度、注入温度、结蜡管段传热和海水空气导热的影响,基于热能守恒原理,建立了电泵井结蜡热循环洗井工艺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分析了热流体注入温度和注入量对混合产出流体的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量的增加混合产出液沿程井筒温度增加,随着注入温度的增加混合产出液沿程井筒温度增加。该方法可有效指导现场措施工艺的实施,达到延长结蜡井的清蜡周期、延缓产液/产油量下降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油井变频电磁场防蜡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蜡是油井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严重时会使产量递减甚至停产。常用的防蜡技术有很多种,由于受到使用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防蜡施工费用高、工作量大,需频繁进行清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能够实现节能、环保、高效的防蜡效果,提出了变频电磁场防蜡技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原理,电磁场相互转化时磁场的强度决定于线圈的直径、电流强度以及线圈匝数。通过实验对变频电磁场防蜡器激励源在不同电流强度和频率时的防蜡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电流值增大防蜡效果会增强,但是超出一定限度就会出现下滑趋势;在相同电流强度的情况下,低频段的防蜡效果明显优于高频段防蜡效果。显微镜实验同样验证了以上结论的正确性。现场三口井的应用实践表明,通过最佳电流强度和频率的配置,确实可以起到延长洗井周期,提高产量,降低电能消耗,提高油井生产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