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煤炭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原煤的生产是煤炭产业价值链的非核心环节,煤炭产业调整应有效地利用外包战略,有利于大煤企发展煤基多元化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并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煤炭产业价值链中创造附加价值最多的核心环节,有效提高我国大煤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有利于克服煤炭产业过度分散和过度竞争的现状,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实现有效竞争;有利于政府对煤炭产业的宏观调控,提高我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UIBE_GVC index数据库和中国产业层面出口退税率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位置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及出口退税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影响创新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位置与制造业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位置的上升显著激励制造业的创新活动,当全球价值链位置达到一定高度时,负向影响制造业创新;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出口退税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影响制造业创新过程中发挥门槛效应,当出口退税跨越门槛后,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对制造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并以苗族银饰产业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论证中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产业目前还处于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最低端,国际竞争力非常脆弱。虽然,目前并无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实力,但是,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产品生产企业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显现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巨大潜力。在代工生产的基础上,发扬民族文化,强化民族品牌,从而创建具有民族特色优势的民族特色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4.
以产业价值链为主线,结合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变化趋势思考,探讨了全球生产体系下的国际分工格局及其变化趋势,认为产业竞争力并不必然决定于产业层次,而更主要决定于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最后,提出提升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令人惊叹的"中国奇迹"。随着中国各类产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享誉全球,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代工制造基地。2013年,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然而,中国的传统产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网络的同时,整体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缺乏技术含金量、无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国传统产业在利润水平薄弱的生产环节有强大的优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产业价值链结构调整与制造资源配置优化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一方面,无论是处于价值链中间的生产环节还是两端的设计、服务环节正不同程度地转移扩散到以中国与印度为代表的低成本地区,同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始参与到全球制造网络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在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为全球制造企业提供了巨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同时对现有的全球制造业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发挥不同区域的竞争优势、提高不同企业间的协同效率以满足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已经成为全球化制造的核心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价值链下影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中  赵伟 《科技资讯》2006,(7):164-165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升级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正迅速嵌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有一定成本优势。要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和持续快速发展应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求路径,对影响我国产业及群升级的因素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国内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嵌入度,使用区位熵的方法测算出各行业各省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即产业集聚度每增长10%,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水平下降1.5%;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融入国内...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价值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解构,中国的地方产业集群不同程度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但是处于产业链底端、价值链低端的窘境是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焦点问题。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关键是价值链的攀升,需要强化产业和专业市场的互动融合,促进集群间合作的战略联盟,培育国内价值链摆脱外源依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集群内的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以寻求比较优势为目标的传统竞争战略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产生了严重的削弱作用。研究表明,为获得可持续竞争力,我国制造业竞争战略的重点应聚焦如何建立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和控制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的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全球价值链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控制着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并实行全球采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接收简单的包装、组装,或低水平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其利润的主要部分流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却只能从中获得瘠薄的利润。尽管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现象,但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如果实施主动国际化战略,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将可以有效地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WWZ(WANG WEI ZHU)方法,对海峡两岸的全行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探讨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分工与依赖的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被高估,4 a平均高估4530%;大陆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位置,承接更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台湾处于国际分工的较高位置,接近供给端;两岸全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特征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异;两岸服务贸易本土化水平趋势相反,大陆本土化水平趋于升高,台湾本土化水平趋于降低;从全行业到重点行业,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的政策影响了两岸的价值链关系,两岸贸易真正的获益者是台湾企业。建议大陆加快自身价值链升级,鼓励两岸合作,共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5-2018年中国28个省区市及五大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出口复杂度指标测度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并实证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FDI)正向促进了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地位,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并没有对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带来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中部地区以及医药制造业、电子通信以及航空航天业的影响显著,西部地区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计算机业主要受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医疗仪器业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EORA26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分析2012—2016年中国对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地区的出口隐含碳,通过结构分解分析和结构路径分解考察了中国对RCEP地区出口隐含碳变动主要因素和关键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地区出口隐含碳呈下降趋势,主要驱动因素是中国国内产业关联效应、国内生产部门的碳排放强度效应和RCEP区域最终需求规模效应;而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产业关联效应和RCEP区域最终需求来源地结构效应则促进了中国对RCEP地区出口隐含碳的增长。建议继续降低国内生产部门的碳排放强度和优化国内中间生产结构,加快外源技术引进,针对关键路径各项因素采取上下游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科学管理研究》2016,(3):56-59
分析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应当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开展,这是当前相关研究的前沿问题。由于国内外各项制约因素的存在,中国实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困难重重。在分析世界与中国产业集群的现状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结论认为:人力资本供给质量、服务化水平、价值链治理强度、政策支持力度对转型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FDI强度却抑制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球价值链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它可以"为本地区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体开辟增长、竞争力和就业的新前景"。潍坊市传统产业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技术层次不高、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角度重构生产能力,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算中国16大制造业在2000—2014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和产业集聚度,构建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划分不同行业类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U型"关系;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出"倒U型"特征,而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对GVC的影响则表现为和总样本相同的"U型"曲线;规模经济效应、政府对制造业的补贴扶持及RD人员投入等变量都会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带来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有利条件,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在这种研究视角下,本文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在对苏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全球价值链对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推动和阻挡作用。最后提出开发国内市场和实现技术攀登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创新价值链理论溯源和概念应用分析的基础上,对创新价值链的内涵辨析,构建包括创新过程、创新价值形态的创新价值链整合结构。对比产业价值链,发现全球产业分工逐渐升级为创新分工,创新价值链的全球化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全球价值链分工。分类研究了企业创新价值链、区域创新价值链、产业创新价值链的结构,包括创新动机、创新行为、创新价值传递和创新价值分布。结合中国情境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未来聚焦创新价值传递、创新价值转换和创新价值分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媛  孙虹 《科技资讯》2014,(29):248-249
自21世纪以来,作为一种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就福建省而言,福建体育产业集群为福建体育用品企业在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福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以全球价值链上节点的形式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对福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以及在全球价值链所处地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