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含稀散金属铟的氯化正丁基吡啶体系,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实验,对室温离子液体的碱性、中性、酸性体系分别进行分析.实验中的工作电极分别为玻碳电极和铂电极,参比电极分别为铟电极和铝电极,辅助电极分别为玻碳电极和铂电极.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的效果较好;铟参比电极和铝电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铟电极和铂电极作为辅助电极,对实验结果基本上没有影响.改变温度及扫描速率,比较不同的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60 ℃范围内实验效果较好.将峰电流对扫描速率的平方根作图,对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进行了研究,在中性条件下得到了室温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  相似文献   

2.
采用涂层热解法制备了掺杂稀土和未掺杂Ti/SnO2-Sb电极。对所制备电极作LSV曲线和Tafel曲线,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以对硝基苯酚为目标有机物,考察了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对电极作SEM图,分析了电极表面涂层的形貌结构。结果发现掺杂稀土能够改善Ti/SnO2-sb电极的电极形貌,提高电极的催化活性和电极寿命,但不同稀土对电极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同,掺稀土镧电极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在20%的乙醇和B-R缓冲溶液(pH为7.2)中,分别比较了青蒿素(artemisinin,qhs)在金电极、银电极、铂电极、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00~-1.30V(vs.SCE)的电位范围内,青蒿素在金电极和铂电极上无氧化还原峰信号;而在银电极和玻碳电极上有一还原峰,无氧化峰,峰电位为分别-0.64V和-0.91V.此外在银电极和玻碳电极上,血红素(hemin)能够催化青蒿素的还原.  相似文献   

4.
电极材料的研究是开发电吸附技术的关键.作为电极材料的多孔碳材料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电吸附剂材料.评述了石墨及颗粒活性炭电极、活性炭纤维电极、炭气凝胶电极、碳纳米管电极、石墨烯电极和复合碳材料电极在电吸附技术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处理无机离子废水、处理有机废水和分离浓缩生物分子方面的发展潜力,并对多孔碳材料电极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电极的长期有效性,基于鱼骨状神经电极,采用有限元模拟对电极-脑组织界面的微动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将该电极与传统商业电极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验证了鱼骨状设计对降低脑组织微动损伤的有效性,并揭示了电极柄数对脑组织应力应变的影响.基于电极位点分布的合理性和最优化原则,提出了一种新型鱼骨状多柄电极.与原鱼骨电极相比,新型鱼骨电极的应变、应力和变形分别降低了73.23%、48.78%和76.92%.将该新型电极与同位点分布的商业三杆电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采集到的电信号相同时,新型电极大幅降低了脑组织应变.预期该电极的寿命可以得到有效延长.  相似文献   

6.
脑电电极是脑电采集系统的第一环节,高效便捷稳定地获取脑电信号是研究脑科学的重要保证.从传统的Ag-AgCl湿电极到石墨烯干电极、多孔陶瓷半干电极,检测电极的发展已经获得长足进步.介绍了脑电采集系统的结构、脑电极的分类方法和各类电极的近期研究成果及专利,并讨论了电极新型材料的选取、更优结构的设计以及先进加工制备工艺,最后分析了脑电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对脑电采集电极的学习及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许多作者对填充电极和流态化电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证明,这类三维电极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时空产率,可应用于燃料电池、湿法冶金、有机电化合成和工业废水处理。填充床电极可考虑为一类流动的多孔电极,许多作者提出了这类电极的理论模型,得到了一些结果。但是由于影响该类电极行为的动力学因素和传质因素较多,所以数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恒电位下在磷酸溶液中的电流振荡行为,发现2个铜电极的电极间距和恒定电位对耦合电极振荡行为的影响,电极间的耦合作用改变了电极的振荡行为,两电极间呈现有不同相锁定,k/n相锁定和准周期同步,电极间电流振荡锁相,随电极距离的加大而失锁相。实验发现,复杂的耦合作用导致电流振荡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锁相,电极间电流振荡的同步由强的耦合所致。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PbO2电极在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中的稳定性及催化性能,在超声场中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PbO2电极,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强化寿命测试、线性扫描测试及电催化降解等手段对所得电极的组成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未使用超声场的常规制备PbO2电极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超声场对PbO2电极的表面形貌有一定影响,产生了较多花束状的凸起,增加了电极的真实表面积;超声法PbO2电极的强化寿命和电压稳定期分别为166和165h,明显长于常规法PbO2电极的100.5和50h,表明超声法PbO2电极的稳定性优于常规法PbO2电极;超声法PbO2电极的析氧电位为1.67V,高于常规法PbO2电极的1.60V,表明超声法PbO2电极对于析氧副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其电催化性能;在扫描电势达到2.0V时,超声法PbO2电极的电流密度响应值为0.018 3A·cm-2,远高于常规法PbO2电极的0.006 85A·cm-2,表明它的导电性能更好,有助于降低电极在电解过程中的能耗;在对酸性红G溶液的降解过程中,超声法PbO2电极的表现优于常规法PbO2电极,其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和总有机碳去除率分别为0.019 7min-1和15.6%,均高于常规法PbO2电极的相应值,而其能耗值却低于常规法PbO2电极。由此证明,超声场的引入可改善PbO2电极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微石英音叉陀螺激励与检测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弹性力学和静电理论建立压电梁弯曲振动时晶体内电场分布的泊松方程,研究微石英音叉陀螺不同形式的激励与检测电极的性能,对泊松方程求解,得出了几种典型电极形式下压电梁内电场的分布表达式,计算驱动电极的等效体力和检测电极的压电电流。根据等效体力和压电电流的大小确定出了最佳驱动电极和检测电极的形式,给出了微石英音叉陀螺电极性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研制生物医学和环境检测的NO电化学传感器,用碱和硝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功能化.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法(EIS)研究NO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并探讨相应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电位较低(0.50~0.65 V)时,NO的电氧化受电极电位驱动,氧化速度随着电极电位的升高而加快;当电极电位达到一定值(0.70~0.80 V)时,其电极反应受电荷转移和扩散混合控制;当电极电位较高(0.85 V)时,NO的电极反应受扩散控制;与MWCNTs修饰电极相比,MWCNT-COOH修饰电极上反应的活化能(氧化峰电位)明显降低,其峰电流密度(反应速度)是MWCNTs修饰电极的1.4倍,说明MWCNT-COOH修饰电极能够有效地提高NO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道电致化学发光(ECL)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2].我们前期的工作研究了碱性鲁米诺体系在玻碳电极,铂电极,金电极,石墨充蜡电极上的多通道ECL[2~4 ],发现鲁米诺的多个ECL峰不仅与电极电位相关,而且与电极材料和电极表面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术后电极位置及轨迹信息是脑深部刺激临床疗效评估的有效工具,但是核磁图像中电极伪影严重地影响了术后电极位置的准确估计。该文提出基于核磁图像电极伪影估计术后电极位置的方法,进而确定电极与靶点核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助于明确治疗疗效与电极定位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指导外科医生规划最佳植入通路和程控。进行了电极伪影体模实验和分析了10名帕金森病患者脑部核磁图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测量电极在丘脑底核中的位置,并具有较小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4.
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排出的难降解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且可生化性较差,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三维电极体系是在传统二维电极体系中填充粒子电极使得污染物在粒子电极和电极板表面发生反应,具有降解效率较高、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文章对三维电极体系中粒子电极的分类、负载改性方法、负载物以及降解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粒子电极的制备、改性优化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优化粒子电极能提高其电解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可为三维电解法在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蚕茧壳为片基材料,银纳米线为导电介质,采用浸蘸法制备生物质基柔性电极材料.用高精度万用表和荧光显微镜对样品的导电率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银纳米线的负载量与柔性电极材料的电导率成正比;薄生物质基电极材料的电导率明显高于厚电极材料;机械弯折会降低柔性电极材料的电导率;正反机械扭曲则有助于提高柔性电极材料的电导率.该生物质基柔性电极材料有望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柔性电极材料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电极固定和移动两种布设方式对脱水污泥脱水性能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提高污泥脱水效率,降低系统能耗,实现污泥高效脱水.方法通过采用电极固定和移动两种布设方式分别对机械脱水后污泥进行电动处理,比较两种电极布设方式对脱水过程中的电渗流、含水率、温度、总磷、重金属形态及脱除水性质的影响.结果试验中固定电极组电渗流速呈下降趋势,而移动电极组电渗流速显著提高,通电40 h时移动电极电渗流量为156.1 g,是固定电极的2.4倍;污泥的含水率由阳极到阴极呈现逐渐增大趋势,且移动电极组污泥的含水率均比固定电极组低,移动电极阴极污泥最终含水率达到57.5%;固定电极污泥的温度逐渐升高到峰值并保持不变,而移动电极污泥的温度随着阳极移动在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其温度低于固定电极组;移动电极阴极污泥磷的下降幅度较固定电极大;重金属性质向稳定趋势转变,且固定电极阴极处重金属较稳定;污泥脱除水中COD、氨氮、TP都呈现上升趋势,且移动电极移动速率越大上升幅度就越大.结论移动电极装置较固定电极装置的脱水效果好,能耗低.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组装方法,将两种不同巯基化合物(一种为双巯基化合物)修饰至金电极表面,在双巯基的另一个-SH基团上,吸附纳米金颗粒制备纳米金修饰电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制备纳米金密度可控的修饰电极,该电极具备纳米阵列电极特性.运用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对纳米修饰阵列电极进行研究和表征.改变纳米金周围微环境,可控制修饰电极上电子传递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直径分别为6和8 mm的锥台电极和直径16 mm的球电极所对应的5052铝合金电阻点焊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相同的焊接工艺参数下3种类型电极几何形状对5052铝合金电阻点焊的熔核形成过程及其焊接质量和电极自身磨损的影响,并通过连续点焊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对于锥台电极,在相同的焊接电流条件下,电极端面直径越小,所得到的熔核尺寸越大,点焊接头质量越好;球电极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过小,将会使得电流集中、温度过高而发生严重的电极烧损.所建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4%以内,采用直径6 mm的锥台电极进行5052铝合金薄板焊接时,电极寿命比球电极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19.
在电阻率法中电极系系数K值直接影响电阻率测量的精度和解释结果。理论上K值仅与电极间的相互位置及间距有关,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电极系系数进行模拟计算,主要探讨了不同电极半径、电极插入地层深度、电极间距等因素对实际电极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实际电极系系数有一定的影响,如增加电极半径和插入地层深度的变化,使实际电极系系数与理论电极系系数的差异增大,而电极间距的增加使实际电极系系数与理论电极系系数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脑机接口的电极数量,采用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共空间模式(CSP)算法提取不同思维任务下的脑电信号(EEG)特征值.首先,根据事件相关(去)同步化现象观察时频特性;然后,运用熵准则对单个电极进行可分性度量;最后,根据可分性排序,利用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CSP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不同电极组合的特征值进行提取和分类,得出最优化的电极组合.结果表明,进行心算和想像空间旋转2种思维任务时被试的EEG信号在顶叶和枕叶区域存在明显的能量差异,6个被试可分性最高的电极均位于这2个区域;与传统的EEG信号处理算法相比,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算法可以使系统使用的电极数减少至3.3个,并且分类正确率提高5.4%.因此,采用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算法可以减少电极数目,改善思维任务脑机接口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