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提出的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可靠度分析,是以塑性理论为基础确定双向板及其支承梁的主要失效机构,采用一般界限法和概率网络估算技术法计算该结构体系可靠度.根据可靠度计算结果,文中提出有关设计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周边支承蜂窝式现浇混凝土空心双向板的受力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板不同于密肋和交叉梁楼板,它的受力机理等同于实心板.最后,采用不等跨连续板弯矩分配法进行了工程实例计算,给出了蜂窝式空心双向板的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3.
讨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可靠度分析,以塑性理论为基础确定双向板及其支承梁的主要失效机构,采用一肌界限法和概率网络估算计算法该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根据可靠度计算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地确定整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中活载折算系数与支承梁扭转刚度的关系,在给出了支承梁扭转刚度的代数表达式后,为满足荷载折算法求得的弯矩不小于考虑支承梁扭转刚度时的弯矩,建立了等截面和等跨度的二、三、四、五跨连续梁各跨中和支座截面处,活载折算系数与支承梁扭转刚度关系的条件解析式.分析表明:对于已确定的结构,活载折算系数具有最大值;对于给定的活载折算系数,结构支承梁的抗扭刚度具有最小值.算例表明:当板和次梁分别取固定的活载折算系数0.50和0.25时,无法定量地体现出支承梁的扭转刚度对梁板弯矩的影响,在某些截面会出现过小的弯矩而导致设计不安全.  相似文献   

5.
杨秋霞 《科技信息》2007,(23):175-175
在建筑施工中,裂缝对房屋的安全造成危害,大部分的裂缝现象无法用荷载的原因加以解释。事实上有很多原因,如支承梁刚度较小,温度、湿度变化,地基变形等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板出现裂缝。设计人  相似文献   

6.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指钢梁和所支承的钢筋混凝土板,通过连接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而共同工作的梁,梁上部混凝土部分承受压力,下部钢梁承受拉力,这样较好地发挥了各自材料的性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无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单向板和周边支承方板的受弯性能,分别对其进行了跨中局部荷载作用下受弯性能的破坏性试验. 基于本文及其他文献的试验结果,考虑钢纤维特征参数的影响,建立了UHPC材料的受拉本构. 通过数值分析,提出了无筋UHPC板截面受拉区等效均布应力折减系数k的计算公式. 根据试验和分析结果,建立了无筋UHPC单向板和周边支承方板抗弯承载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结果表明:无筋UHPC单向板和周边支承方板均发生由UHPC抗拉性能所控制的受拉破坏. 由于UHPC内钢纤维的增强作用,无筋UHPC板的抗弯承载能力和极限变形分别较相应的开裂荷载和开裂变形明显提高且表现出一定的延性破坏特征,但UHPC的受拉塑性尚不足以保证周边支承方板中完全塑性铰线机构的形成,塑性铰线法的上限解不适于预测周边支承方板的极限荷载,而静力法的下限解却能给出精度较高且偏于安全的预测结果;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无筋UHPC单向板和周边支承方板极限承载能力简化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弹性支承钢筋混凝土深梁试验及全量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深梁进行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作了八根弹性支承上三跨 连续深梁试验;为保证深梁与支承的良好接触还自行设计了支承调节装置;用试验结 果对三跨连续深梁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对连续梁的配筋提出新的建议;在试验的 基础上,编制了全量理论分析连续深梁受力全过程的计算程序,用试验结果验证程序 的可靠性,并对全量理论的迭代方法进行改进;用该程序对集中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 深梁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给出深梁开裂时剩余刚度范围,以便在试验和实际工程中 估计开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连续深梁对我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讨论。其中对混凝土 开裂的混合模型做了探讨,并分析比较连续深梁支承的各种计算模型;论证了钢筋混 凝土连续深梁引用部分弹性支承的合理性;对单元开裂后的刚度处理做了改进;编制 了钢筋混凝土深梁受力全过程分析程序.对若干根连续深梁做了计算;做了六根承受 集中荷载的两跨连续深梁试验,用边加载边调平的方法保证试验梁为刚性支承.裂缝 分布、开裂荷载、破坏荷载以及P-δ曲线等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深梁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0.
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纤维增强塑料 (FRP)板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是近年来混凝土结构病害防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方向。该文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中的截面平衡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 ,为FRP板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计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双筋矩形截面梁的计算分析为重点 ,给出了适用于单筋、双筋矩形截面梁和T形截面梁的计算公式 ,较好地反映了梁抗弯加固时正截面受力情况 ,对类似结构的加固设计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计算钢筋混凝土四边支承矩形板内力的弹性分析方法和各种塑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在实际设计中应如何采用的建议,并按条带法导出了适用于各种边界类型四边支承矩形板的简化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应用简便并可收到安全、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板有限元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钢筋混凝土板分层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方法。将钢筋混凝土板离散成三角形单元,沿板厚再将板分为五层(其中包括一层钢筋层),考虑混凝土材料的非线性性能,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四点支承、跨中承受集中荷载的板进行了全过程计算。计算得出了荷载-挠度曲线,裂缝开展图式等。并将荷载-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了采用在圆孔周边设置加强钢环的腹部开设圆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特点、加强环筋的应变特点、挠度、裂缝宽度及承载力等力学特性,指出该形式的加强筋对改善开孔梁的受力性能效果不大,远不如孔洞周边配置加强箍筋和斜筋对腹部开设圆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充分考虑了钢筋混凝土板中钢筋实际发挥的抗弯作用,将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平面梁单元,既考虑了钢筋的轴向作用,也考虑了钢筋的横向作用、抗弯作用,推导得到了钢筋钢筋混凝土板中钢筋对板单元的贡献矩阵,得到了钢筋混凝土四节点板单元的刚度矩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边支承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支座刚度分析方法,用塑性铰线法计算混凝土空心板的极限荷载,用2种破坏机构来分别计算混凝土空心板极限荷载,其中一种破坏机构的塑性绞线通过边支承的梁,而另一种破环机构是典型的双向板破环,比较2种荷载的大小,规定发生破环机构为双向板破坏,则达到了现浇混凝土梁的支承作用,从而计算出支座刚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 ,研究了采用在圆孔周边设置加强钢环的腹部开设圆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特点、加强环筋的应变特点、挠度、裂缝宽度及承载力等力学特性 ,指出该形式的加强筋对改善开孔梁的受力性能效果不大 ,远不如孔洞周边配置加强箍筋和斜筋对腹部开设圆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加固中碳纤维板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碳纤维板加固的4根足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证明碳纤维板用量对加固梁的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在试验的基础上,根据界限破坏模式和延性问题提出了最小和最大碳纤维板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采用Smith-Teng模型和修正的Cheng-Teng模型分析了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时需要的粘贴长度,并通过简化修正得出了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最小粘贴长度的计算公式.本文结果可供碳纤维板加固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概述 南海发电A厂#2主变压器基础为并排的四条钢筋混凝土承重地梁.旧主变型号SFP7-240000/220,重量通过8个支承轮(分成4排)传递到4条钢筋混凝土承重地梁的钢轨上.抢修采用新主变型号SFP9-240000/220,重21Ot,只有6个支承轮.  相似文献   

19.
胡响  武杰  张宝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3):14281-14286
针对钢筋混凝土梁裂纹扩展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内聚力模型的方法来模拟钢筋混凝土梁在静态条件下的断裂行为。利用Python开发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在有限元模型中插入内聚力单元,并分别对三点弯曲素混凝土梁的Ι型断裂失效模式和L型混凝土板混合断裂失效模式进行模拟,验证了内聚力模型在素混凝土结构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四点弯曲的钢筋混凝土梁断裂过程模拟,通过分析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纹扩展过程和荷载—挠度曲线,并与文献中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见该方法适合于钢筋混凝土梁的断裂失效模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学习研究,了解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遭受火宅时其梁,板,柱等主要结构构件的高温力学性能,以及超静定结构的高温内力重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