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云金芽孢杆菌LLB19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子实验对苏云金芽孢杆菌LLB19菌株发酵培养基碳氮源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以玉米淀粉、玉米粉为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以黄豆饼粉、酵母粉作为发酵培养基的氮源.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SAS软件分析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配方,确定了玉米淀粉、黄豆饼粉、酵母粉为影响LLB19菌株芽孢含量的3种重要因子.运用爬坡路径法对这3种因子进行实验,获得这3种重要因子的最适质量浓度范围.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3种重要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确定LLB19菌株产芽孢最佳发酵培养基为:玉米淀粉20.0 g/L,黄豆饼粉26.7 g/L,酵母粉5.5 g/L,K2HPO4 0.3 g/L,MgSO4·7H2O 0.2 g/L,CaCO3 0.4 g/L,ZnSO4 0.2 g/L.最佳发酵培养基芽孢数为4.250×107/mL,与初始培养基芽孢数3.410×107/mL相比提高了24.6%.  相似文献   

2.
产环己酰亚胺新菌株YIM41004种子培养基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产环己酰亚胺新菌株Streptomyces yunnanensis YIM41004的摇瓶种子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获得最佳配方为葡萄糖25 g,蛋白胨7.5 g,酵母膏7.5 g,CaCO33 g,MgSO4.7H2O 1 g,MnSO4.4H2O 0.1 g,KH2PO40.2 g,水1 000 mL;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7.8,500mL种子瓶装量100mL,最佳种龄32~36 h.用优化后的种子培养基培养种子用于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10%体积分数时,环己酰亚胺产量达到最高,为498.9 mg.L-1,比用原始种子培养基时的产量450 mg.L-1高出10.7%.  相似文献   

3.
沙角衣藻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沙角衣藻(Chlamydomonas sajiao Lewin),用比浊法测定7种细菌和7种植物病原真菌在其中的生长量.结果显示,沙角衣藻对供试的7种细菌与7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高效抗菌活性,并随藻体浓度的增加抗菌活性而增强.对各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对细菌的起始抑制浓度为0.2×10-3 g/mL~0.5×10-3 g/mL,完全抑制浓度为30×10-3 g/mL~40×10-3 g/mL;对真菌的起始抑制浓度为1.5×10-3 g/mL~2×10-3 g/mL,完全抑制浓度为6  相似文献   

4.
对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XE-13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固体发酵条件下最适培养基组成、料水比以及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 H、培养时间、接种量等条件对产酶的影响.确定培养基组成为:碳源(m(麸皮)∶m(玉米芯)=4 g∶6 g);氮源(NH_4)_2SO_4;碳∶氮=(m(C)∶m(N)=1 g∶0.05 g);料∶水=1 g∶1.5 mL.最适合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6.0、培养时间72 h、接种量1.0×10~7个/mL孢子悬液/培养基干料=0.3 mL/10 g.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391.5 U/g.  相似文献   

5.
以沙枣叶片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两种不同浓度激素的组合,筛选5组培养基进行继代愈伤组织及增殖诱导.结果表明,沙枣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1 mg/L kT1 mg/L 2,4-D 2 mL 25 g蔗糖 6 g琼脂(pH=5.5),诱导率达86.67%;以MS 6-BA 0.5 mg/L NAA0.5 mg/L kT1 mg/L 2,4-D 2 mL 25 g蔗糖 6 g琼脂(pH=5.5)作为愈伤组织增殖培养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地衣芽孢杆菌YDY高产吲哚乙酸最佳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对碳源,氮源,金属离子等培养基各成分进行了优化筛选,确定最适的培养基成分及含量,同时还对其温度、pH、培养时间、接种量等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适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得到了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培养基为麦芽糖10 g/L、蛋白胨15 g/L、CaCl_20.1 g/L、pH为8.0,最适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3 d,最佳接种量为1%.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吲哚乙酸产量可达40μg/mL以上,与优化前相比,吲哚乙酸产量提高了约17μg/mL,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内生真菌Hd3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设计方法对Hd3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Hd3菌株的摇瓶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4.71 g/L,MgSO4·7H2O 1.08 g/L,土豆244.17 g/L.发酵条件为pH 6~7,250 mL三角瓶装90 mL发酵液,接入9×103 cfu/mL菌量,31℃培养9 d.  相似文献   

8.
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结合SAS数据分析对基于克雷伯菌HQ-3(Klebsiellasp.HQ-3)产氢培养基的主效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产氢培养基的主效因素,利用最陡爬坡实验确定主效因素的响应面中心值,用响应面法和Matlab7.0对厌氧发酵的产氢培养基的主效因子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的产氢培养基(YH培养基)为:Na2HPO4.12H2O,15.0g/L;KH2PO4,7.7g/L;MgSO4.7H2O,3.7g/L;葡萄糖,21.4g/L;蛋白胨,18.1g/L;酵母膏,8.0g/L;pH=8.3.利用优化的培养基进行厌氧发酵产氢验证,得到最大产氢量为826.3mL/L,与预测值806.0mL/L基本相符.并且优化培养基较初始培养基产氢量621.2mL/L,提高了33%.在最优发酵条件下,对发酵液相产物乙醇、甲酸、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进行测定,发现乙醇、甲酸、乙酸含量占总液相产物的93%,确定其发酵类型为混合酸途径.  相似文献   

9.
丙酸杆菌代谢物对恶臭假单胞菌抑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化学防腐剂山梨酸钾作对照,对天然防腐剂丙酸杆菌代谢物的对恶臭假单胞茵的抑菌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了SLB、脱脂奶粉和葡萄糖碳源培养基3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培养得到丙酸杆菌代谢物的抑菌活性,4~8 d的葡萄糖培养基的代谢物抑菌效果很好,第8天达到最大值25.2 AU/mL.从抑菌效果和生产成本考虑,葡萄糖培养基均优于其他两种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pH值越低丙酸杆菌代谢物抑菌活性越高.在pH 5.5时,丙酸杆菌代谢物的抑菌活性最高,为26.9 AU/mL.  相似文献   

10.
验证了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比固体琼脂平板法更具有良好的厌氧性能,能准确地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单因素研究,L9(33)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g/L):胰蛋白胨10,葡萄糖8,酵母膏4.用此培养基在37℃培养24 h,活菌数可达4.1×108 mL–1.培养基中添加K2HPO4 5 g/L、MgSO4.7H2O 0.2 g/L、MnSO4.H2O 0.2 g/L、CaCO3 1 g/L培养32 h时,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1.
何宇 《河南科学》2014,32(7):1224-1227
通过使用改良的TCM199无血清培养系统,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放入一个腔前卵泡等条件下,探索添加物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小鼠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摸索一套适合小鼠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长,其中50μg/m L浓度组在卵泡培养相同时间下,卵泡和卵母细胞的增长值相对于其他浓度组略大些,但各浓度组之间无论是卵泡直径增长值还是卵母细胞直径增长值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到第6天时,50和100μg/m L浓度组卵泡存活率最高,为59.5%,且50μg/m L浓度组第一极体排出率最高,为2.38%,但发生生发泡破裂率次于150μg/m L浓度组.可得结论:在改良的TCM199无血清培养系统中,添加50μg/m L维生素C有利于腔前卵泡卵母细胞的生长,而添加150μg/m L维生素C有利于生发泡破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不同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及为金针菇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下的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40g/L黄豆粉、20g/L可溶性淀粉、2g/L KH2PO4和1g/L MgSO4·7H2O.最优培养条件是:起始pH值6.0、接种量200mL/L、装液量400mL/L、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温度25℃和恒温培养8d.  相似文献   

13.
多功能植病生防木霉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集的12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木霉244株。对峙培养发现其中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拮抗能力的有114株;固体培养检测木霉的解磷和固氮能力,发现所有菌株都能够水解植酸钙,有74株能够水解磷酸钙,未发现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对抑菌圈和解磷圈最大的19株木霉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检测了解磷和解钾能力,其中菌株T13—8(1.792μg/mL)、123(1.652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磷能力,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不能解磷;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下显示出解钾功能,其中菌株T47-4(20.585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钾能力。上述19个菌株的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表明,其中9个菌株为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8个菌株为rharzianum,另外2个菌株分别为rvirens和zcitrinoviride。  相似文献   

14.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21进行了摇瓶条件下的D-核糖发酵条件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添加木糖、pH、溶氧水平以及采用补糖方式对发酵的影响,确定了D-核糖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D-木糖50g/L初始pH7.0,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50g/L,碳酸钙20g/L,并在发酵36h后,在装液量为35mL的500mL三角瓶中添加0.75g/mL的葡萄糖溶液2mL,S21菌可积累D-核糖达51.1g/L。  相似文献   

15.
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培养基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合细菌中的紫色非硫细菌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其对碳源、氮源、酵母膏和复合无机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乙酸钠和酵母膏对紫色非硫细菌的生长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其优化培养基为每升中含乙酸钠3 g、氯化铵3 g、酵母膏0.1 g,复合无机盐溶液1 mL,这为快速培养高活性光合细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工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发酵液的菌浓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旋转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培养基的组分和培养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30 g/L、豆粕28 g/L、玉米粉14 g/L、乳清粉28 g/L、K2HPO4 3.0 g/L、柠檬酸三铵2.5 g/L、乙酸钠5 g/L、吐温-80 1.25 mL/L、MgSO4·7H2O 0.2 g/L、MnSO4·4H2O 0.0625 g/L;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1,温度37 ℃,接种量4%(体积分数),静置培养。经优化后活菌数达到 6.07×109 CFU/mL,明显高于原MRS培养基(5.8×108 CFU/mL),且其成本较原MRS培养基的成本降低了4000元/t。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红曲霉产多糖的液态发酵条件,得出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5 g/L,酵母粉4.5 g/L,KH2PO4·3H2O 3.5 g/L,MgSO4·7H2O 0.85 g/L.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红曲霉N产多糖的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为:种龄30 h,接种量7.5%,发酵培养基初始pH 5.75,装液量162.5mL/1 000 mL三角瓶,发酵时间84 h.在此条件下,红曲霉液态发酵的多糖质量浓度达999.8 mg/L,比优化前的684.2 mg/L提高46.1%。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从毛莨科唐松草属植物尖叶唐松草根部提取的新型醚键双生物碱-唐松草阿原碱对几种人体肿瘤细胞株的毒性作用。唐松草阿原碱以质量浓度从2.5μg/mL到100μg/mL作用于6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株及2种正常细胞株,对其中4个肿瘤细胞株种表现了强烈的杀伤作用。IC50分别为:宫颈癌Hela37 μg/mL,肝癌LCC60μg/ml,胃癌MGC65μg/mL,非小细胞肺癌PLA-80182μg/mL,对2个正常细胞株的毒性分别为:肝细胞L-0265μg/mL,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78μg/mL,而对另一株肝癌HepG2及乳腺癌细胞MCF-7无明显作用(IC50>100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