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教育研究中"生活世界"的分析,发现在不同研究者的论述中,"生活世界"的解释处于游移中,但总体上是一个不被触动的,不被质疑的想象性存在.实事上生活世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产物,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尤其是社会机制和意识形态对生活世界的形塑,真实的教育研究不应对此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5):102-104
体育生活化教学是现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更是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实现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保障。因此,在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中开展体育生活化教学,就要树立"生活在先"的教学理念;以"为生活"设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过程则要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主观幸福感;培养学生形成以体育作为生活方式及相应的健康行为为己任的教育意识,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触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提高并创造生活。  相似文献   

3.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丰富生活世界的疏离是造成高校德育困境的重要原因。生活世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动的"教育场"。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疲软的现实困境,需要根植在生活的沃土上,以鲜活的生活世界为中心,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过程的生成性,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培养高雅情趣,完善道德人格,追寻人生意义,实现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社会,更好地适应生活,理解周围世界.数学教育理论源于生活,最终走向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5.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基本理念,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尝试生活化学习实践,将教学内容系统化,培养学生把数学作为交流工具的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生活化教学思想,关注生活中的数学融入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对生活世界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审慎的思维习惯,开拓思想境界,扩充生活领域,深化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6.
人本的语文人文的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从历史的轨迹看"人"的渐显 翻开中国教育史,随着教育目标的改变,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 原始社会伊始,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学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言语是一种工具,实现传递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学习探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社区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理论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笔者从巧结包袱、创设情境、以情动人、加工意象和学会发现等五个层面,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指出了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该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更睿智.因此,他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所以,我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创设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在其晚年确立了"生活世界"的理念。"生活世界"理念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它反映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教育内容过于封闭狭隘、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教育手段过于简单化、教育过程过于封闭化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意义,数学应用背景应力求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境,但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的学与教的具体要求,对现实背景进行必要的限制和调整,这就是数学应用相对真实性的观点.贯彻这一观点,既有利于实现学科应用教育的宗旨,也有利于保持数学的固有特色,弘扬数学的理性精神,促进数学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延袭的并逐渐成熟起来的训诫家人、教育后代的教育模式。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尚未形成,当代大学校园面临着诸多的时代特点。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道德的为人之道、处世之方,也就成为当代道德教育者所探讨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话德育是一种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创造、以人为本的德育,对话德育情境教学有助于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学生丰富健康的个性,有助于德育回归生活,使德育课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对话德育是一种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创造、以人为本的德育,对话德育情境教学有助于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学生丰富健康的个性,有助于德育回归生活,使德育课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小学德育课是学校环境中实施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的教育,德育往往背离了人自身,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唯知识论,小学德育课遵循知识的逻辑,无视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内容比较抽象空洞,方法单向单一,偏重系统知识的传授,由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源于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能有效引导儿童去沐浴他们生活中的阳光雨露,享受健康快乐的道德生活,实现德性的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可能世界叙事学"理论为切入点,从小说的虚构性范畴中的虚构世界的本体论特征、叙事性范畴中的同质离散的叙事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叙事虚拟世界、经验性范畴中的叙事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抵牾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小说《万寿寺》中的可能世界叙事。叙事不仅是我们组织现实生活经验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创造性实践,激励我们改变启蒙仍未完成的"现实世界",为实现多样态与美好的"可能世界"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胡明勇 《科技信息》2013,(26):175-176
This paper firsdy discusses five model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experimented or appli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hen it puts forward two feasible models of classroom bilingual instruction~he high level and the low level. Finally it tentatively points out the course criteria of classroom bilingual instm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of considerable reference value to bilingual instruc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是世界上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提出的CBE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通过研究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我国的高职教育要改革专业评价体系、加快专业标准建设步伐、以能力为本位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特征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郭浩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5):102-105
在教育正经历“入学“革命的背景下,有必要确立生命道德观.从生命道德观的视角审视,生命是道德之源,当代道德教育的迷失在于疏离生命,而回归之途在于以生命为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