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小永  孙永林  刘志峰 《科技信息》2010,(35):J0035-J0035,J0006
校企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模式,它既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联系,也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区别。  相似文献   

2.
深层次 多模块 构建高职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高职办学特色,有利于创新专业设置,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有利于学生就业。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这需要校企双方共同解决,探索校企双方双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芳  陈继娥  彭涛 《科技资讯》2009,(17):194-19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而在当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结合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就在工学结合实践中,高职学生遇到的思想问题进行剖析,以此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加大学生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校企双方要高度重视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战胜困难,提高顶岗实习实效。  相似文献   

5.
陈凤 《科技信息》2012,(6):259-259
高职教育重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厂中校是深入校企合作新模式.本文阐述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厂中校模式的优越及意义,并提出践行这一模式所要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目前技工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厂中校"是指高校与企业联合,以培养"校企双主体"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利用企业实践基地优势,发挥基地组织的优越性。厂中校的最终教学理念是把教室和实训室搬到生产车间,让专业注入企业,让企业引领专业,厂校结合,校企兼容,最终使企业获得人才,使学校获得声誉。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校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净化学生思想,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媒介。将"厂中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好,在当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挖掘人才、储备人才的重要渠道。由于学校与企业利益兼容性差、相关制度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等问题,致使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进展迟缓。通过实施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基地师资力量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等措施,将有力地推进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职业精神关涉的对象来看,职业精神包含三个层次,体现了从业者对职业、对个人承担职业工作以及基于职业的社会关系的认识。张謇在兴办实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技能、个人品德、社会责任感培养均提出了具体要求。借鉴张謇实业教育思想,推进校企合作,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等举措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嵌入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来自高校、企业和学生的文化冲突压力而难以深入融合的问题。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嵌入式"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高校教学文化、企业教育文化和学生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张力与冲突。通过核心文化凝练和表观文化建构,在高校、企业和学生的教育文化重塑中形成教育文化合力,为校企在人才培养中的深入合作融合提供文化路径支持,"文化合作是最深化的合作"可为重新审视当前校企教育合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