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已经多年,针对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统计范围的局限性、统计方法比较单一、指标的针对性和劳动工资总额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主要改革方向,探索建立一套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以进一步完善劳动工资工作,为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单位管理体制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变化,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要求统计组织、统计功能以及统计业务流程应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更要求各基层单位对现有的统计人才队伍进行再造与培训,用全新的思维,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统计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李占军 《科技资讯》2006,(8):232-232
80年代起,经大力倡导,我国组织的铁路专用线共用取得了普遍开展和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普遍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铁路专用线逾万条,近三万公里,承担了60%左右的铁路运输装卸工作量。大力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挖掘其运输设施潜力,已为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认识和评价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处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推动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健康发展,使之继续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张燕 《科技信息》2010,(3):350-351
随着企业深化改革,企业的经营管理日臻完善,人们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地事后反映情况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企业经济统计现状的存在问题的分析和企业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举例,提出了统计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三个不同的方面.特别是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阐述了怎样才使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充分和有效地应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既是国家实行宏观监督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讨论了劳资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劳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劳资统计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6.
郎郦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185-185
随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内部各项改革,从体制上为国有企业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处于这一时期的国有企业公司党委,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紧密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广大党员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主动融入中心工作是目前亟待解决和深入研究的课题。为此,将从两方面谈谈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7.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目标,研究了铁路月度货物运输计划和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的改革方案,并据以提出铁路运输工作计划与托运人关系方式、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工作程序和铁路运输生产计划计算机系统应确保的基本功能。这一研究对实现我国铁路月度运输计划改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数据质量问题是统计工作者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下,劳动工资特别是平均工资数据越来越受到政府、职工和社会的重视,成为多项政策制定的依据,同时其数据质量也就越来越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干扰。提高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质量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浅议新时期下的企业统计工作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鹏 《科技信息》2012,(22):447-447
改革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所谓统计工作改革就是以提高统计效率、增强企业统计服务能力为目标,对现有的统计运行体制和机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要求,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主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调整企业统计发展战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一、统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统计需求,中国的统计体系也经历了重大的改革,但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对统计工作和统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统计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统计部门积极改革,锐意进取,初步建立起了比较科学、规范的统计方法制度体系,本人从事水利规划工作,对新时期的统计工作的要求和任务谈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从统计观念、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现代化手段等方面对统计工作的创新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工作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社会需要面向学生,改进学生工作方法,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琰 《科技咨询导报》2010,(27):177-177
文章首先指出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今后如何做好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统计工作应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统计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提出的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起,经大力倡导,我国组织的铁路专用线共用取得了普遍开展和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普遍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铁路专用线逾万条,近三万公里,承担了60%左右的铁路运输装卸工作量,大力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挖掘其运输设施潜力,已为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认识和评价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处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近一步推动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健康发展使之继续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办公室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整体,有其特定的组织原则与组成体系,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支持与配合程度,直接影响高校办公室组织整体的状态和功能,直接决定其运转效率和运行效益。只有不断加强办公室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才能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新时期高校办公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办公室工作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实行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企业统计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挑战与机遇随着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统计的调查对象日趋复杂,统计任务日趋繁重,而旧的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和人员素质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形势的发展,客观的需要,对企业统计来说,既是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统计是“吃企业的饭,干上级的事”,统计人员整天忙于应付上级部门的统计报表,而这些报表绝大多…  相似文献   

18.
铁路统计是一项事关铁路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涉及统计行业门类较多的一项统计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研究铁路统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加强铁路统计工作的对策。对提高铁路统计整体效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铁路提速道岔是在普通道岔的基础上进行设备改进,消除道岔限速因素,改善列车过岔的平稳性,以满足快速列车运行的需要。道岔是铁道线路的薄弱环节,其病害是线路设备病害整治的一大难题。为适应铁路提速、重载的发展要求,我国铁路正线道岔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中学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实施的效果。由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老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