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孙杰 《河南科学》2007,25(3):457-460
下穿京珠高速公路的钢筋混凝土顶进箱涵是郑州至开封城市通道项目的关键工程,目前,该箱涵宽度为亚洲第一.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管棚支护下顶进施工的箱涵结构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本设计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王水 《河南科学》2014,(8):1516-1519
在某工程采用箱涵下穿既有线路方法建造立交道口时,为保证箱涵顶进过程中列车的通行安全,在顶进前对一定范围内的路基用水泥砂浆进行了注浆补强.为考察其效果,运用FLAC3D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型,对箱涵顶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箱涵周围土体注浆补强,可使顶进施工引起的线路沉降有所减小,且沉降曲线明显变缓,这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列车通行速度.  相似文献   

3.
郑国富 《科技资讯》2011,(16):37-38,40
本设计项目为南京市中兴路北延下穿三桥连接线工程,采用顶进预制箱涵工法,本工法在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工程中首次采用,四孔顶进箱涵长度均为65m,均分两节中继间顶进,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顶进工程,为顶进下穿高速公路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公路特长箱涵顶进施工中结构及涵顶覆土的力学作用特性,结合广东梅河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建立公路特长箱涵顶进施工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不同顶进长度和减阻措施工况条件下箱涵结构及覆土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并对公路特长箱涵顶进施工方案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在其他工况相同条件下,随着顶进长度增加,箱涵顶板和底板的应力应变呈"台阶"状变化趋势,腹板亦呈现相同变化趋势,涵顶覆土沉降量呈不断减小变化趋势;随着摩阻系数增大,箱涵结构应力应变亦随之增大,采用减阻措施箱涵的涵顶覆土沉降量比不采用减阻措施的小,且采用石蜡+机油混合物减阻效果更好。建议涵节设计长度宜为4~6 m,工作坑横截面宜设计为倒"梯形"坑壁且采用1∶0.8坡率,后背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重力式结构。  相似文献   

5.
顶进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在保证道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用专用设备将公路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箱涵入公路路基内。文中介绍跨高速公路河段箱涵顶进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公路须从现有铁路、公路路基下面立交通过时,对原有路线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后,可采取顶进法施工通道桥涵。本文主要对顶进工作坑及后背、通道桥涵预制、顶进作业技术的原则、注意事项及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地下立交隧道工程采用了管幕施工与箱涵顶进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管幕箱涵顶进法是一种在软土中修建地下建筑物的新型暗挖技术,先用微型顶管技术在拟建的地下通道建筑物四周顶入钢管,然后将钢管间用锁口连接并注入防水材料构成防水地下空间,最后在拟建的地下通道空间内,采用软土开挖和预制箱涵顶进同步进行施工.箱涵顶进过程非常复杂,容易引起地表变形.结合实测数据研究超长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过程中地表变形的特征,得到一些与我国常规暗挖施工所不同的新规律,建立了能够考虑网格前管幕土欠挖、超挖施工工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实现了箱涵顶进过程及其他地表变形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地表变形较吻合.  相似文献   

8.
史凯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133-136
国道312线甘肃段清水至嘉峪关高速公路第八、九两合同段由于公路与铁路及长城多次立变,在设计上采用了高速公路下穿铁路线及古长城,采用顶进框架桥设计的施工方案.这在甘肃省公路建设史上尚属首例。笔者就此施工加固方案的采用谈讨一下亲身经历厦有关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基于管幕-箱涵顶进工法施工的数值仿真模型,对涵洞斜穿铁路线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形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有线仪器导向,一次性跟管钻进法"技术和控制箱涵顶进轴线位置、顶进速度和顶进力等地层沉降控制措施,并对箱涵顶进过程中的地层沉降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管棚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开挖面前段10m范围内;管幕-箱涵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主要是由管棚和箱涵对土体的挤压扰动引起的;本文提出的地层沉降控制措施可将沉降控制在15mm以内.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振东大道下穿L4联络线顶进桥,孔径规模为2~9.78m+2-10.32m+2-9.78m。穿越处铁路曲线半径仅300m,不宜使用钢便梁加固;本文对采用纵挑横抬方案加固线路,实施顶进施工的方案设计及检算进行论述,以期在类似施工中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依托某工业园新东路下穿京港澳高速相交工程,根据该项目自身工程项目的特点,合理的组织相应的施工组织计划,通过该项目将理论中的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箱涵的最大的顶力来确定油顶的台数,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该项目中箱涵的制作和施工安装过程,进而根据箱涵的计算结果来确定顶推过来的施工组织方案,并且在箱涵顶进的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箱涵的标高和位移,保证施工安全,同时本论文给箱涵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箱涵顶推下穿高速公路时箱涵方向偏差和路面沉降问题,以荆门439省道下穿襄荆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分析确定了箱涵顶推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参数,建立系统的监测方案,在顶推过程中实时反馈监测结果调整下一步施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箱涵的轴向偏差需通过调整千斤顶顶程修正,箱涵的不均匀沉降会影响高速公路的路面平整,差异小的沉降可通过箱涵顶部预铺水泥浆、高速路面局部填补冷拌沥青等调整与补救措施,差异大的沉降需通过箱涵尾部抬升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安市灞桥区河堤东路下穿陇海、西康铁路钢筋砼框架式立交桥为工程实例,对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顶进施工技术中的线路加固、顶进施工等关键工序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杭州市萧山区金城路东伸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实际,采用旋喷桩作为顶进施工的线路防护和地基处理,并在施工前进行了旋喷桩的试验,利用ANSYS有限元分别计算出加固前框架桥需求地基承载力和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高压旋喷桩在顶进框架桥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引起的环境影响效应,以深圳市某拟建顶管法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了顶管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及其对上方既有箱涵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管下穿箱涵前,箱涵的不均匀沉降增长缓慢,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不断增大;顶管下穿箱涵时,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急剧增大,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逐渐降低;顶管穿出箱涵后,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和迎土面所受土压力均先下降而后趋于稳定。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使得箱涵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最大竖向位移,实际工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背土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首都机场捷运系统及汽车通道工程中下穿机场主跑道段隧道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的确定过程。根据实际工程调研及设计经验,提出了管幕保护下的箱涵顶进方案并对设计施工技术中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下穿铁路顶进式通道的施工实例,研究线路加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施工关键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银川车站改造工程中行包地道为实例,简要介绍了在不影响铁路既有线路运营的情况下,对框架箱涵采用顶进法施工的主要步骤、线路架空加固中D型便粱的检算。  相似文献   

19.
吴炜 《甘肃科技》2009,25(12):134-136
鄂尔多斯市乌审西街下穿铁路2孔16m框架桥采用顶进施工穿越既有包神线及道岔区,为保证既有线列车在框架顶进施工中安全运营,需对既有线及道岔区进行线路加固。设计采用工便梁及型钢形成纵横梁体系,使之与线路设备形成整体,确保框架桥施工中线路与道岔稳定。重点介绍道岔区线路加固设计及措施,解决了较大跨度框架桥穿越既有铁路道岔区的线路加固问题。  相似文献   

20.
顶进施工技术在稻香路箱涵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旭  王璐 《科技信息》2011,(13):669-670
本文介绍了顶进施工技术在稻香路软土地基箱涵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为箱涵工程在软土地基中顶进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