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人们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时,对普照万物的太阳都赞不绝口:万物生长靠太阳!然而,又有多少人曾经想到过,这世界上万物生长也得益于月亮?  相似文献   

2.
万物生长靠太阳的道理路人皆知,但在未来的地球上,人类依靠太阳能的前景有人可能还未意识到。据有关专家研究: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的内部不断地进行核聚变反应,并以辐射能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出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月亮与植物     
万物生长靠太阳.然而现代科学发现,万物生长也得益于月亮.尤其是月亮之圆缺,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鲜为人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王星     
在这无限静寂的星际空间之中,距离我们那颗万物赖以生长、温暖的太阳28亿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奇异的宇宙世界:一颗名叫天王星的行星。这颗天王星,对地球上早期的文明世界来说,完全一无所知,然而它自从50亿年以前诞生以来,却已经围绕着太阳运转了不下于6,000万周。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之水从哪里来?地球上的水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水如何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地球天缘巧合的奇迹在浩瀚的太阳系里,唯有地球,生机勃勃,万物生长。地球孕育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进化出高等智慧的人类并支撑着人类建立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一切,都是因为地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恰到好处,不远不近。地球的身躯恰如其分,不大不小。地球的运行从容而稳定。地球有岩石质外壳,72%的面积被水体覆盖,  相似文献   

6.
在地球上,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我们常把一天分割成“白天”和“晚上”两个部分。无论哪一天,惟有当太阳落下后,银月星辰才能绽放它们的光辉;而随着日出时刻的迫近,星辰便一点点淡出我们的视野。因此在地球上的我们,觉得天穹万物之中惟有太阳是最伟大的。殊不知,在恒星世界中,太阳仅仅是一颗很不起眼的恒星。  相似文献   

7.
是否与冰河期有关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人造卫星——SMM的观测表明,太阳的辐射量正在发生变化。而且,从四年时间的观测情况来看,它正处于一种减少的趋势。尽管如此,也不能过早地断定地球正在进入冰河期。的确,太阳是地球的母亲,太阳若打个“喷嚏”,地球便会“感冒”。将地球的冰河期与太阳活动联系起来的观点固然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迄今我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时,对普照万物的太阳都赞不绝口:万物生长靠太阳!然而,又有多少人曾经想到过,这世界上万物生长也得益于月亮?其实,月亮的圆缺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鲜为人知的作用。法国学者费雪里在一本书中总结了各国合理利用月光的经验,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份种植、收获的最佳“月相”。例如:四季开花的大果实草莓,应避免在满月和新月时栽植、剪枝和采摘。核桃在满月时打落,不仅油脂最丰富,而且还容易消化吸收。槭树也是对月光敏感的树种,满月前夕采收,液汁含量要比月亏时采收的含量高。有些农学家甚至建议:除按季节、节气外,最好…  相似文献   

9.
都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同在太阳系的众多行星中,为什么唯独地球上有生命呢?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天文资料研究分析后认为,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为重要。人类应该为自己生存的地球有水而庆幸和自豪。但是,对于人类而言,并非所有的水都是生命之水。海洋里的苦咸水能直接饮用吗?工业排污和农药浸渗的淡水能饮用吗?天上掉下来的酸雨的积水能饮用吗?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自  相似文献   

10.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都见过光芒万丈的太阳,你心中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呢?最近美国评选出的最佳太阳照片真让世人大开了眼界。 由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太空总署联合发起的“太阳和日光层观测”(SOHO)工程已有近8年观察太阳活动的历史,这个旨在探测太阳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胡中为 《自然杂志》2007,29(5):283-287
太阳和绕它公转的地球等行星体构成太阳系。在太阳系的成员中,只有地球处于适宜的宇宙环境,孕育了生命,万物繁衍,生机勃勃,智慧文明在迅猛发展。太阳是一颗普通恒星。在太阳系之外,是否还存在着环绕其它恒星的行星系?是否还有存在生命、乃至高度文明的行星世界呢?这是我们人类很早就思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进步,搜寻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取得了重大进展,寻找到另一个地球也是前景越来越好的。  相似文献   

12.
认识太阳     
太阳的半径为69.6万公里,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半径是地球的109倍。一架喷气式超音速飞机在一个小时内可从上海飞到北京,而在太阳表面上飞一圈则需整整一百大。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496亿公里,这个距离叫做1天文单位。光线从太阳时刻地球上需要8分钟,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其实是8分钟以前的太阳。太阳每时每刻都在释放巨大的光和热。它每秒钟辐射出的总能量约3.8×10焦耳,其中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的大气顶层,一部分被反射回太空,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只有小部分到达地面,但这足以使方物生长。太阳在一年内辐射到…  相似文献   

13.
月亮与植物     
万物生长靠太阳。然而现代科学发现,万物生长也得益于月亮。尤其是月亮之圆缺,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鲜为人知的作用。影响生长科学家发现,月亮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向日葵、青豆和玉米一类植物。当它们的芽长到几厘米时,若得到月光的照射就会长得更快。相反,多年未经月亮照射的树木,树干细弱易脆,半数枝叶干枯。当植物的木  相似文献   

14.
石魔降服记     
<正>作为万物生长的基础,土地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依靠。然而一种被称为"地球癌症"的顽疾却在很多地方肆虐。在这些地方,石头像恶魔一样吞噬着土地,挤压着人类的生存空间。为此,人们能想出什么样的办法?能降服这些石魔吗?  相似文献   

15.
太阳—地球物理学是从研究太阳对大气层的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作用以及研究地球磁场而发展起来的。太阳—地球物理学最初研究电离层、磁暴、极光和太阳的闪光。目前,太阳—地球物理学包括许多发生在太阳大气中的现象,导致物质和能量经行星际空间向地球转移的复杂过程。众所周知,在电离层变化的各种类型与在行星际空间中太阳的起源过程是紧密相关的。类似的依赖关系表现在地球上的天气条件的变化。可惜,太阳—地球物理学不包括气象学。然而,人们还是研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以地面观测为基础建立了一套有关天体运动的理论,并以地球为基地开始了探索宇宙之旅。最早的地心说认为,宇宙中的恒星都是围绕地球运转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众多行星之一,而太阳只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不点。 从1957年起,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射了无数的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17.
动态点击     
地球万物为何颜色法国巴黎天文台的几位天文学家近日用月球当镜子照出了地球万物的平均颜色。天文学家测量了地球万物反照在月球阴影部分上的光谱,结果发现,地球万物的平均颜色为蓝色,但其中还夹杂着红外光谱,这一现象暗示地球上长有大量的植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传统俗语中,每当形容一件断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时,人们往往会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句话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是千真万确的,太阳绝对不可能从西边升起。但是放到范围更大的宇宙间,就不尽然了,例如在金星上,太阳就是西升东落的。金星是我们地球的“近邻”,它是太阳系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文学上将太阳中心到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称为“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约为1.496亿千米。同时,天文单位又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径。而金星轨道的半径为0.723天文单位。由于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当地球与金…  相似文献   

19.
<正>太阳,一颗炽热的大火球。在茫茫宇宙中,它是否孤独地存在,还是有不少朋友在它的周围?其实太阳并不孤单,有不少小伙伴和它同时诞生在那团星际云中……中世纪,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人们又以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直到科学的光辉照耀到世间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太阳对于茫茫宇宙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而已。不过,在太阳周围,还活跃着不少恒星。目前,太阳正穿越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40年代,人们开始向原子核索取能量。这项发明有可能让人类在未来获得永不枯竭的能源。但与此同时,世界亦蒙上了核战争的阴影。能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动力,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直到18世纪前,人类和其他生灵利用的一切能源几乎都来自太阳,太阳的光和热使地球充满生机。在太阳的照耀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造就了地球上的食物链,为一切生命提供了必需的保障。由于太阳的热辐射,地球上的水和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造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