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高校普遍意识到当前高等教育单纯强调专业教育的不足,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对通识教育展开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为代表的多种模式。但尚无任何一种模式成为国内通识教育的主导或成熟模式。由于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存在分歧,对开展通识教育的困难估计不足,通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改革的探索空间依然巨大,发展通识教育应当是中国高校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数年以来,通识教育作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日见端倪。我国通识教育的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我国通识教育的未来主要依靠政府的提倡和推动、高校的自觉实践、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通识教育的教学逐步深入,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以学生为本,针对大学生成才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和设计;同时,师生共建了学习型博客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探索出一种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新模式.促进了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改革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文从国内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实践通识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并坚持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及发展.通识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一项素质教育的重要改革举措,逐渐成为一种热潮,但其形式又不统一.在通识教育的潮流下如何进行微积分教学,值得商摧.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素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地方综合型大学的临沂大学在生命科学素养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对《生命科学概论》等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的内涵在于学术、能力和人格三方面的塑造。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特殊国情决定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应当有自己独特的理念体系。从坎贝尔制度理论出发,研究探索适应中国实际的多维的通识教育理念模型,从而为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多维的逻辑坐标。  相似文献   

8.
刘雪平 《科技信息》2010,(5):127-128
中美两国由于不同的历史发展,对各自的大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上两国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通过对两国通识教育课程的比较,总结出中美两国在通识教育课程上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通识教育课程有待改革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现阶段,一些因素阻碍了通识教育的发展,掩盖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摒弃通识教育中的功利化、实用化,理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形成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培养底蕴深厚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是提高我国通识性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大学实现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即认清通识教育的本质,实现教育的自由发展;优化学校组织架构,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制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课外活动的总体设计,提升通识教育的实施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我校人民防空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一门科学类通识选修课.我校人民防空教育课程担负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对公民进行教育和为中学培养人民防空教育师资的双重任务.本文简述了作者在人民防空教育课程中的改革与探索,包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实施通识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通识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高职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实施高职英语通识教育的可行性以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以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为要旨,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应有之义。因而,高职院校有必要树立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开发、建设通识课程,探索可行的通识教育实施路径:打造立体综合的通识课程体系,培育内化于心的通识实践体验平台,营造校企交融的通识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近年来通识教育在理工科院校大力推行.本文分析了在通识教育系统下美术课程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原则与目标定位、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通识教育体系下美术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111-116
传统教育模式下,课程仍然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育的基础性要素。对于通识教育而言,通识教育课程则直接关乎通识教育的基本质量,影响着通识教育目标的达成。本文梳理了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和分类,总结了高校通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已取得的成绩,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外语是针对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当前,为了实现高校整合教育的目的,外语教学正在开展一场深入、全面的改革。文章以通识教育的视角探究了新形势下外语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师角色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探究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以期为当下的外语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慕课背景下开展生态学通识教育有助于新时代下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本文构建了生态学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系,并从课程资源、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4个方面探讨慕课背景下的生态学通识课程改革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通识教育已由一个"域外"的理念转变为高等教育内化的共生需求。在地方应用型大学,教育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误区,致使人才培养还存在工具性、功利性等特点。通过分析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基本问题,以浙江科技学院五结合培养模式、三核心培养体系、三延伸育人平台的"五三三"通识教育体系建构为例,从通识教育模式创新、多体系融合、多平台支撑等角度,探索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实践结果表明,该通识教育体系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理念提升、课程建设及资源整合等方面为应用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通识教育”进行了溯源和内涵考证,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同时认为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有着先天的优越性,在民族高校中它的必要性表现得更为充分。本文同时指出了充分发挥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作用的方法:需要积极建构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通识教育起因的分析,探讨了化学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人文课程师资的力量,增加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历史、化学与方法论、化学与未来等通识教育内容,由负有社会责任心且在专业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主讲,由此体现通识教育对化学专业教育的影响,体现两者的共通与联结,起到化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