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4年7月10日—8月28日,对北京、西安、上海、广州、昆明、桂林等6大入境旅游热点城市的游客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问卷调查资料为依据,对中国不同类型的6大国际旅游热点城市的入境游客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对比发现,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具有明显的人口学统计特征,不同类型旅游城市又有自身的个性特征.进而提出中国整体入境旅游市场应该缩小对不同人群的吸引力差异,而不同类型旅游城市应该突出对不同人群的吸引力差异,以利于中国各国际旅游热点城市的入境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2004西安入境旅游市场的第一手调查资料,通过西安旅游与深圳旅游的对比,分析了西安入境旅游收入、入境游客人数增长缓慢、游客停留天数递减等问题的根源。指出西安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内涵未充分挖掘、客主文化交流较少等原因,是制约西安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提出了西安旅游产品需要升级换代;要深入挖掘现有景区点的文化内涵;积极组织节庆、会展活动;鼓励市民热心与旅游者交流等建议,以期丰富西安的旅游活动类型,延长游客在西安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重点分析了西安市国内游客的需求与消费结构、出游空间、出游方式等旅游行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合游客需求特征,探讨了西安市旅游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品优化整合途径,为西安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旅游偏好的研究对旅游市场拓展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实际的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维关联的频繁项集规则和计算机数据库统计等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赴西安旅游的韩国游客的基本特征以及旅游资源偏好、旅游商品偏好和旅游娱乐项目偏好等.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发展及开拓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拓展西安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实现西安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法,以2000年西安市海外游客的抽样调查数据为资料,通过对其构成特点、行为特征、服务评价的分析,揭示西安海外客源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果 提出西安市开拓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战略,即:强化城市形象建设;促进市场细分与产品多元化;实施旅游精品工程;积极推动区域联合发展。结论 海外游客的持续发展是保障西安在全国旅游市场中地位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IPA分析法的旅游购物满意度分析——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旅游购物和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基础上,对西安旅游市场判定游客购物满意度的指标体系给予设定,进行问卷调查搜集数据后,运用IPA分析法,对满意度进行分析,从不同的归类里得出西安旅游市场上存在的购物问题,根据这些结论找出游客购物期望和实际满意度的差距,并提出改善和提高西安旅游购物市场的相应措施,以促进购物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借助SPSS软件、李克特量表和旅游感知评价模型,对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不同游客的满意度进行测算与评价,并通过其游览满意度分析,以期对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景区持续发展及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西安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方面没有满足游客的需求,与游客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翠华山的旅游产品开发还没有做到很好地与游客需求相匹配,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8.
旅华日本、韩国游客旅游特征及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桂林、昆明和西安6个热点旅游城市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旅游地理学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人口统计、旅游活动及偏好等方面对旅华日本和韩国游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总结出游客基本特征:游客以观光为主要目的,团队多于散客,大部分游客都有1~3次的来华经历;停留时间多为4~7 d;主要目的地是北京、上海和西安;偏好民俗文化类活动和中国传统工艺品.同时通过对比揭示两国游客的共性和差异,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进一步拓展日韩客源市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西安日韩游客旅游决策行为的研究,为拓展西安日韩客源市场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市场问卷调研,运用SPSS, EXCEL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日韩游客客源结构比例失调,旅游动机单一,获取旅游信息渠道不畅通.结论 继续开发青少年和女性客源市场,设计新型复合式的旅游产品,开拓网络销售的渠道,进一步拓展西安的日韩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西安旅游者的市场构成、旅游偏好、消费等特征,应用GIS技术、Internet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本的技术支持,针对西安的旅游资源特征和旅西游客的行为特征设计了一个西安市景区的虚拟旅游系统.系统可为用户提供西安所有景区的信息导航、虚拟旅游、淘宝游戏、网上购物和社区交友等功能,为实现西安市旅游景区的虚拟旅游和虚拟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地旅游形象在吸引潜在游客、提升目的地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采集游客在西安发布的微博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词频分析软件深入分析了国内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集中在代表性景区,整体形象感知,游客情绪等.整体上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良好,但也存在负面感知,其关键影响因素表现在天气、交通、景区人多等方面.运用微博数据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西安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及针对性地实施旅游形象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杨丹丹  宋保平 《河南科学》2013,(11):2093-2097
旅游真实性已经成为学者们讨论研究的热点,在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影响遗址博物馆真实性的因素,利用SPSS18.0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遗址博物馆旅游真实性的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模型.最后将遗址博物馆真实性指标归纳为客观真实性、建构真实性和存在真实性.其中,第一主因子建筑遗址、第二主因子环境设施、第三主因子游客行为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6.847%,10.393%,8.663%,表明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和博物馆遗址的保护程度是衡量遗址博物馆旅游真实性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博物馆不同类型的游客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用SPSS 18.0对294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对比,主要分析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3个样本的游客的重游意愿与推荐意愿的差异.然后以满意度为出发点,探讨博物馆游客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忠诚度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上海博物馆的游客忠诚度划分为高度忠诚游客(Ⅰ级)、中等忠诚游客(Ⅱ级)、低度忠诚游客(Ⅲ级)3种类型,并分析不同忠诚类型的游客其满意度差异.影响忠诚度的各满意度指标依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所售纪念品、讲解服务、预约服务、公益讲座、会员制度、网站建设、对外宣传、标识指示牌、参观氛围、志愿者服务、员工态度、管理水平、展品陈列、知名度、安全保卫、人数限制、建筑设计、环境卫生和门票免费.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旅游开发市场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游客文化品位的提升,博物馆旅游愈发受到青睐.当前国内博物馆旅游因产品表现形式单一、学术性过浓与封闭静态展示等原因,博物馆一时还难以成为旅游"新坐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博物馆旅游开发市场广泛调研,得出倡导"生态博物馆"理念及深度开发博物馆旅游等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的消费特征.通过对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境外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和多年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境外游客在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形式,旅游购买渠道等消费决策时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即境外游客易选择山水风光优美、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丰富的旅游地;在购买渠道和住宿购物方式上呈多样化.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为旅游热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6.
研究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有利于宗教旅游景区对其不同细分市场进行开发与管理。以衡阳回雁峰景区为例,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了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在游览线路、游览景点、不同类型景点的游览时间、寺庙内的活动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期望差异模型的西安市国内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扩展的期望差异模型,从旅游服务、旅游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4方面分析了西安市国内游客满意度.得出5点结论:西安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国内游客基本满意 西安市旅游软服务质量亟待提高,特别是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西安市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偏高,与国内游客消费水平不相适应 西安市旅游景点解说系统不能充分解说和展示西安历史文化类旅游景点的内涵和价值 西安市文化娱乐设施落后,夜生活单调,已严重影响国内游客对西安的旅游满意度.提出5条对策: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规范门票价格管理,合理制定门票价格,进一步完善优惠年票制度 做好旅游交通线路整体规划,尽早开通市内旅游专线,改善游客乘车条件和乘车环境 积极建立具有西安特色的旅游景点解说系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历史文化信息 改善娱乐设施,丰富娱乐活动,让游客在娱乐中更深刻地体验西安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临潼区游客行为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资源主导型旅游地游客行为规律,探讨游客行为规律与旅游地产品特征的关系,为旅游地资源整合与产品深度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有关统计资料,对西安市海外客源市场构成和游客需求结构进行分析,借助抽样调查方法对国内游客的需求结构进行了调研,结合实地调研和对旅行社、旅游者访谈,对临潼旅游者的消费形态进行了剖析。结果游客的旅行以组团方式为主,多数海外游客到临潼旅游的主要需求目的是观赏历史文物古迹,游客过夜率几乎为零;国内游客消费结构多年来变化较小,游客很多行为在西安市区完成;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消费形态具有鲜明差异,国内不同地区游客消费偏好也有明显差别,游客很少参与为旅游业能够带来显著效益的购物、娱乐和餐饮等消费活动。结论游客行为规律与旅游资源产品特点存在内在联系,滞留时间短及初端游览层次成为临潼旅游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入境游客在西安、北京的消费结构分析,揭示城市旅游创汇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为城市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两地旅游创汇产业部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地旅游产品结构均需调整,但调整的方向不同。结论西安调整的重点是增加游览和娱乐两项产品,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北京则应强化购物、餐饮、游览产品的开发,以提高游客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基于苏州农业旅游的问卷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苏州农业旅游游客感知评价,比较不同类型游客感知差异.研究发现,农业旅游游客感知划分为6个因子比较合理,总体满意度与感知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源环境因子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最大,游客感知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存在差异性.根据游客感知因子可以将农业旅游者划分为4种类型,不同类型旅游者总体满意度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性别是影响不同类型游客感知差异的主导因素.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建议供农业旅游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