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京沪高铁     
《广东科技》2011,(15):7
眼下最热的词莫过于京沪高铁。6月30日下午3时,G1次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自北京南出发,疾驰驶向上海,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北京到上海的时间缩短至4小时48分。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横跨7省市,共设车站24个,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30日,中国京沪高铁在巨大瞩目下正式开通运营.之前,京沪高铁曾以“世界最快”的豪气将运营时速设定为350公里,但最终却改为了300公里.对此,社会及媒体有多种解读,其中之一是列车时速过高安全性难以保障,但是有铁道专家回应称,这只是出于经济和票价考虑,与安全因素无关.那么,高铁的时速与安全之间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吗?列车的时速是否存在安全极限呢?  相似文献   

3.
□京沪高铁降速运行主要考虑到旅客的经济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运输需求的多样性。□在极限速度下,衡量高速列车安全性的三大指标距安全限值都还有很大余地;京沪高铁运营留有十分充足的安全余量。□我国申请高速铁路相关专利共计1902项;中国铁路没有出现与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4.
应璐珺 《今日科技》2010,(10):51-5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下江陵》中的诗句,在古代对于相距千里的两个地方能够一日往返是无法想象的,也是李白的美好愿景,然而在现今社会一切变得无所不能。时速350公里的沪杭高铁在万众期待中于10月26日9时正式通车运营,两列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和杭州站同时出发,沪杭高铁全长202公里,运营时速350公里,在试运行途中,最高时速曾达到416.6公里,创下了世界铁路运行的最高时速。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沪杭间的列车运行时间,从上海至杭州最快只需45分钟,比目前沪杭间既有线路的最快列车缩短33分钟。  相似文献   

5.
中国联通已全面实现京沪高铁通信网络的无缝深度覆盖,用户可在高铁享受到不间断地全程通信服务。中国联通已针对京沪高铁进行了专项2G和3G网络优化部署工作,共涉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的7个省分公司,由华为、爱立信、中兴三个设备厂家来进行专项优化,有效解决了300km/h高速下的信号切换和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6.
晓洲 《今日科技》2007,(5):51-52
今年“五·一”期间,长三角地区居民首次在长假中享受到动车组列车快速、便捷带来的生活乐趣。在南昌吃过早饭登上动车组,不需像以往在列车上颠簸一个通宵,仅仅4小时零8分的行程,就可赶到杭州吃午饭。这种便捷,是我们以往无法想象的。自4月18日零时起,我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列车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等既有铁路干线上实施时速200公里的提速,部分区段列车运行时速达到250公里,铁路已进入D时代。  相似文献   

7.
邢琳斌 《工程与建设》2011,25(3):402-403,406
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采用CRTS_Ⅱ型无砟轨道板新技术,采用CA砂浆填充轨道板与底座板的空隙,并支撑轨道板、缓冲列车高速运行时带来的冲击力.CA砂浆施工是最关键的技术,是是否能够满足今后正式运营和使用寿命的主要保证,该文主要介绍CA砂浆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结合兰新高铁开通运营以来,启用热备动车组的案例,分析启用热备动车组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对高铁运营过程中具体环节进行风险分析,确保高铁安全运营,提出构建高铁运营安全的Bow-tie模型.首先,明确高铁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然后,通过对高铁运营过程中3种典型风险事件:高速列车脱轨、列车冲突以及列车火灾,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计算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找出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最大的基本事件;最后,按消除源头、风险预防、防止恶化及减轻后果的优先级在高铁运营过程中加以实施控制措施,提出事故前预防屏障及事故后保护屏障,构建高铁运营安全Bow-tie模型.研究结果表明:Bow-tie模型可以应用于目前高速铁路运营风险管理的日常教育培训、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及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周浩 《工程与建设》2011,25(4):454-456
交通条件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京沪高铁和杭甬高铁相继开通运营,这将对余姚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格局演变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立足于高铁的开通,在综合分析高铁对余姚城市建设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铁路客车空调变工况特点,提出了铁路客车空调实时负荷计算方法,介绍了实时负荷计算软件,并以京沪高铁运行列车为例分析了实时负荷特点,为该区段列车的节能运行以及车内参数的精确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动车的生产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新。CRH380A型动车组就是最新一代的动车组。它满足京沪高铁的时速要求,并且很快被应用到铁路的运行中。对新一代的CRH380A型动车组来说,其总的组装工艺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就意味着要在传统的动车总组装工艺上进行优化处理。该文简单介绍了CRH380A型动车组内容,并且对于CRH380A型动车组总组装问题上出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了CRH380A型动车组总组装工艺优化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2014年客流量过亿人次,客流量的不断增长使得该线运输能力已趋饱和.通过对目前影响京沪高铁运输能力发挥的薄弱环节的全面分析,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扩能的技术组织措施和改扩建的初步方案,为京沪高铁扩能改造提供辅助决策,以确保该线的运输能力满足更大的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中间站的股道规模是影响线路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在高速铁路的规划阶段,很难对线路的远期客流情况进行预估,因此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通过修建侧轨或站台的方式,对线路沿线的中间站的轨道规模进行更新配置。对于高速铁路来说,其线路上运行的列车均为动车组列车,列车的追踪间隔短,发车密度大,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不能过长,一般都以快进快出的运营模式进行运营;同时高铁修建和运营具有高成本属性。文中以改建施工成本和总旅行时间作为评价目标,以列车时刻表与中间站股道数量的耦合关系为约束,构建了综合优化模型。在将约束线性化的基础上,借助商业优化软件GAMS和其集成的CPLEX求解器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将中间站的股道规模配置情况和列车时刻表进行综合优化,一方面能够在时刻表中较好地确定列车越行和折返的站点,另一方面能够在最低施工成本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未来客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京沪高铁的筹资和经营主体应是京沪高铁股份制企业集团,建议京沪高铁的筹资应走多元化、多渠道以及“建设与开发经营一体化”的新路子,分析并确定了高铁股份制企业集团中主要公司的资金来源和较好的资本结构,同时模拟了资本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WTD技术(车载无线传输网关技术)通过利用随车配置的WTD设备与动车组之间的通信,对车辆的实时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发送,使得在地面接收端的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动车组.对应用于京沪高铁WTD技术的通信安全与通信保障的需求变得迫切.本文通过引入Blowfish加密算法与特殊设计的运行保障机制,使得改进后的WTD技术不仅能够进行安全的通信,并能够提供长时间的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深化,使得产业竞争从最初的单要素生产投入、企业供应链整体优化向构建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并最终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城市创新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今年,随着C3816次动车组列车从上海站始发,沿着京沪、通沪铁路,跨越长江,驶向南通方向,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布局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全长12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跨入高铁时代时速超过200公里,采用动车组及专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铁路,被国际上定义为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天津地区软土地层隧道盾构区间下穿施工对京沪高铁南仓特大桥的影响,以下穿京沪高铁的天津地铁7号线外院附中站-榆关道站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对下穿京沪高铁南仓特大桥段区间盾构隧道进行设计,通过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数值分析方法对盾构区间下穿京沪高铁南仓特大桥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盾构区间下穿京沪高铁南仓特大桥施工过程中桥面、桥墩、承台及桥桩位移变化规律特征。总结盾构区间侧穿桥桩施工过程中桥桩附加应力变化规律;揭示了盾构区间下穿京沪高铁特大桥施工过程中承台差异沉降及地层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京沪高铁天津南仓特大桥桥桩附加弯矩较小,桥面、承台、桥墩及桥桩沉降最大值均在控制标准值范围以内,桥桩水平位移最大值在控制标准值范围以内,不会对大桥产生破坏影响。可见在软土地区盾构施工对高铁特大桥有一定程度影响,但通过施加工程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对桥的影响程度,保证高铁桥的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型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罗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1,(5):50-50,52
高速铁路岔区采用18#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板无砟轨道系统既可以满足列车的运行速度(直向速度350km/h,侧向速度80km/h),又能避免道砟飞溅,长期保持线路的平顺性,具有耐久性好,维修量小的优点.根据国内道岔板预制工艺,结合京沪高铁施工要求,系统地研究了道岔板的预制工艺,并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在京沪高铁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