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一种新的积极的队列管理策略——早期丢包算法,该算法通过在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边缘节点实施积极的队列管理来实现拥塞控制,不仅能减少网络中的拥塞,同时克服子网中的准同步现象,从而改善整个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一种主动拥塞控制策略,详细讨论了该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该策略将拥塞控制从用户端扩展到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边缘节点,不仅能对网络中的拥塞及时地作出主动的响应.同时迅速重传丢失的数据,克服子网中的准同步现象和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重传,从而改善整个OBS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一种主动拥塞控制策略,详细讨论了该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该策略将拥塞控制从用户端扩展到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边缘节点,不仅能对网络中的拥塞及时地作出主动的响应,同时迅速重传丢失的数据,克服子网中的准同步现象和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重传,从而改善整个OBS网络的性能。   相似文献   

4.
光突发交换(optical burst switching,OBS)是下一代IP-over-DWDM光网络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之一.TCP在OBS网络中的传输性能越来越引起重视.利用基于NS2的光突发交换仿真平台,研究了在不同的负载下,突发粒度对TCP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传榆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它们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TCP吞吐量及平均附加时延.  相似文献   

5.
光突发交换(optical burst switching,OBS)是下一代IP-over-DWDM光网络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之一。TCP在OBS网络中的传输性能越来越引起重视。利用基于NS2的光突发交换仿真平台。研究了在不同的负载下,突发粒度对TCP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传输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它们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TCP吞吐量及平均附加时延。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突发交换网络中“逐跳检验”监测模式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短长度m2圈算法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故障监测机制.该机制根据最短长度m2圈算法寻找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圈覆盖放置故障探测模块,从而形成基于圈覆盖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故障监测模式.同时,在最短长度m2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相应的故障定位算法,利用异或关系衡量告警编码与链路相关编码是否吻合,从而进行快速故障定位.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最短长度m2圈算法的故障监测机制具备网络开销小、故障定位率高和故障定位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弃尾策略的拥塞避免改进算法,用来解决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拥塞避免。算法中,网关通过计算平均队列长度来检测最初的拥塞,当平均队列长度超过预先设置的门限,网关以一定的概率丢弃或者标记到达的分组。基于TCP/IP网络的仿真表明了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光突发交换(OBS)网络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资源冲突,偏射路由是光网络中的冲突解决机制之一.提出了OBS网络非循环偏射路由算法(ADR),此算法基于各网络节点的路径度来确定路由中的偏射路径,支持突发数据的有序传输,将偏射路径的流量分布到具有低路径度的中间节点.利用此算法实现了区别服务以支持QoS,并通过仿真分析了其在优化OBS网络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被认为是下一代光纤通信网络的典型代表.本文阐述了光突发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了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恰量时间(JET)协议和竞争解决方案,最后对光突发交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中业务量的增加,OBS(optical burst switching)网络的核心节点进行交换的端口数增多,交换矩阵规模增大,节点成本增加。为了减小交换矩阵的规模并降低节点成本,将波带思想引入光突发交换中,设计了支持波长突发和波带突发交换的OBS网络节点结构,并提出了支持波长突发和波带突发的汇聚算法和信道调度算法。仿真分析了端口数目及波带粒度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丢包率要求下,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端口比和波带粒度来减少交换矩阵端口数目,降低节点成本。  相似文献   

11.
OBS网络中的自适应汇聚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OBS网络的特点,分析了在OBS网络边缘节点进行数据汇聚的一般原则,针对现有汇聚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在OBS网络中的边缘节点的自适应汇聚算法,并详细讨论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该算法根据到达OBS网络边缘节点的实际速率,动态的调整数据汇聚的参数,实现了动态的调整汇聚算法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根据网络的实际状况作出积极的响应,最终达到改善整个OBS网络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OBS分片机制中分片比例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中,突发分片是有效地解决突发竞争、提高网络性能的一种重要措施,通过对OBS中分片技术的分析,对比了各种突发分片比例对分片机制下OBS网络的丢包率性能影响。仿真表明:当网络处于通常负荷强度时,平均分片比例可使分组的丢包率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传统恢复机制简单转发造成备用路径拥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可用性感知的快速恢复策略.该策略根据反馈的节点状态信息感知链路的可用性,对转发的受损业务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有效避免简单转发而导致的节点拥塞现象.仿真结果表明:带有可用性感知的快速恢复策略具有较好的丢包性能,很好地实现了业务区分,增强了网路对高优先级业务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13日04:30(UT),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站的太阳射电频谱仪在1~2/2.6~3.8/5.2~7.6 GHz射电波段上观测到太阳耀斑爆发.几乎在同一时刻,RHESSI在硬X射线波段、TRACE在极紫外波段、SOHO/MDI也观测到这一爆发事件.分析了整个耀斑过程,得到以下3个结果:1)射电爆发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反向漂移结构,频漂速度为200~800 MHz·s-1,电子的运动速度为1 000~6 000 km·s-1.2)硬X射线爆发与射电爆发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在50~100 keV波段,2个磁足点均有HXR爆发,其中一个足点的磁场较另一足点的磁场强;而在12~25keV波段,HXR爆发源只有1个.3)EUV爆发过程中源运动的空间尺度与射电爆发中电子运动的空间尺度一致,它可能反映了射电源的源区尺寸.通过HXR源与射电源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射电源可能存在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5.
义马千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测定了义马千秋煤矿2#主采煤层的冲击倾向性,具体分析了发生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划定了千秋煤矿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钻孔冲击试验方法的介绍,以及对钻孔冲击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存在一个临界压力,可作为发生冲击地压的应力条件的判据.用RFPA软件对煤样钻孔冲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钻孔冲击试验得出的临界压力.随着施加在煤样上的载荷增加,钻孔冲击次数显著增多,冲击强度增大.在临界压力附近,钻孔冲击前后的应力降及声发射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7.
岩爆是围岩在高地应力场条件下所产生的岩片(块)飞射抛散,以及洞壁片状剥落等动力破坏现象。岩爆是地下工程施工的一大地质灾害,由于它的破坏性很大,常常给施工安全、岩体及建筑物的稳定性带来很多的问题,甚至会造成重大工程事故。目前,地下工程岩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岩爆发生的若干影响因素及防治岩爆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计转数定距技术不能保证炸点与高速运动目标处于最佳距离的问题,提出了计转数空炸引信自适应炸点控制技术。该技术根据弹目相对运动自动调整起爆时机,使炸点位置与目标间的相对距离为最佳起爆距离。以弹目迎面交会过程为例,分析了自适应炸点控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利用某小口径高炮空炸弹药外弹道模型,仿真计算了炸点-目标距离误差随目标速度和拦截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适应炸点控制技术在攻击高速运动目标时,具有比计转数定距技术更高的炸点-目标距离控制精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弹药对目标的毁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