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机翼和任意旋成面叶栅流动的正命题(势函数的定解问题)的新提法及其变分有限元解法.将机翼的Kutta条件及叶栅主、分流叶片的广义K-J条件作为本质边界条件,可以有效地处理机翼和叶栅中分流叶片的割缝条件以及主流叶片的下游周期性条件,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反复调整机翼及分流叶片环量、叶栅出口气流角以满足K-J条件的人工方法,实现了程序自动化,提高了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2.
分流叶栅或串列叶栅的流场计算和试验研究是透平机械S_1流面问題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求解分流叶栅或串列叶栅的气动正命题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在于确定准确的出气角和绕分流叶片的环量值或者分流比。本文在用有限元素法求解多分流叶栅或串列叶栅S_1任意旋成流面上的气动正命题时,把绕叶片的环量位作为无节点的自变量进行直接求解,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强加边界条件来处理,从而避免了以前为使叶片尾缘满足广义库塔条件所需的迭代过程。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还用自编的程序对多分流叶柵进行了多方案的计算,提出了一种气动性能较好的汽轮机高压隔板多分流叶栅设计,并对这种多分流叶栅和带不同加强筋的叶栅进行了静吹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多分流叶栅比原来带加强筋叶栅的流动损失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任意旋成面叶栅C类气动杂交命题的周角函数型变分有限元解法。研制了相应的程序,成功地计算了轴流式与离心式叶栅的算例。对于给定的叶片设计厚度分布和吸力面上的设计压力(或速度)分布,应用本文的计算方法可直接解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叶型型线以及流动特性参数分布。  相似文献   

4.
汽轮机分流叶栅粘性损失的计算方法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多分流叶栅的粘性损失问题,研究了多分流叶栅叶片表面边界层发展情况,分析了分流叶片对主流叶片上边界层发展和分离的影响以及对整个流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流叶栅的损失模型和损失系数计算公式,并计算了3种类型的损失系数。通过对3种叶栅吹风试验表明,所建立的粘性损失模型和失系数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相符,提供了多分流叶栅通用的损失模型和损失系数的计算方法及程序,使叶栅设计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5.
在蒸汽透平的高压级中,喷咀叶栅的高宽比相当小,一般l/B<1,端损比较严重。为了减少这种损失,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由主、分流叶片组成的多分流喷咀叶栅结构,以改善高压级喷咀叶栅的气动性能。为了对这种多分流喷咀叶栅进行全流场计算,本文采用了较先进的气动变分有限元方法。以国产30万千瓦机组高压第一压力级为例,对实际运行的带矩形加强筋的窜喷咀结构,带锥形加强筋的窄喷咀结构以及由主、分流叶片组成的多分流喷咀叶栅结构进行了全流场的气动有限元计算。从计算所得的速度分布曲线可知,带矩形加强筋的窄喷咀结构的气动性能最差,而由主、分流叶片组成的多分流喷咀叶栅的气动性能最好,它是改善蒸汽透平高压级热经济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任意旋成面叶栅B型周角函数变分有限元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轴流叶栅和离心叶栅的气动设计计算,从而可使叶型设计建立在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任意旋成面叶栅内粘性流场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任意旋成面叶栅内粘性流场计算程序。以有限体积显式时间推进方法为基础,用粘性体积力方法模拟湍流粘性流动,用局部时间步长和多重网格方法提高计算效率,方程中的自变量选取在控制体顶点。计算了Hobson冲动式叶型内部流场,NASA37#低展弦比跨音速压气机转子在两个叶高回转面上流场,Sanz超临界压气机叶栅内部流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证明本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模拟叶栅内部的二维流动和转子内部的三维流动。该方法是对全三维粘性流场计算程序的一个补充,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意旋成面跨音速叶栅流动的一种高效率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任意旋成面叶栅跨音速绕流的一种高效率解法。导出了以Von Misses 坐标为自变量的任意旋成面叶栅中流动的流线控制方程;简单而有效地处理了速度的双 值问题。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流面半径和流片厚度随轴向变化对于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叶轮机械任意旋成面正命题变分理论的基础上,对含激波跨声速叶栅绕流的变分泛函进行了间断有限无数值离散,用人工密度与间断元变域变分相结合的方法求解了任意旋成面跨声速的挚函数近似方程,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2]的基础上提出了离心式压气机任意旋成面正命题S_1流面的有限元解法。用八结点等参元对文献[1]中相应的变分原理Ⅱ进行有限元展开,采用了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得出S_1流面流场中各点的速度势、速度、密度和压力值。本文结合具体叶轮造型,编制了考虑叶面有喷吸情况,能自动划分网格的有限元试算程序,进行了无分流叶片和有分流叶片的试算。本文还对满足后缘处K—J条件的处理方法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应用CFD流场数值计算程序对两类不同长叶片、两类不同长短叶片和一类超短叶片配置的离心泵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叶片数、分流叶片不同径向位置及周向位置对离心泵内流场及整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叶片数和分流叶片的径向及周向位置,可以有效降低长叶片的负荷,有效提高泵的扬程和效率,避免叶片数过多引起的叶轮进口堵塞和叶轮流道内发生回流和漩涡.当离心泵分流叶片进口直径为叶轮直径的0.68,分流叶片向长叶片背面偏置5°,叶片数为4个长叶片和4个超短叶片时,离心泵的整体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Stanitz提出的对任意旋成面叶栅气动正命题的第一种近似解法,只适用于稠度σ=B/t>1.2的叶栅。本文对Stanitz法作了改进,使之适合于稠度σ=B/t>0.6的叶栅,扩大了Stanitz法的使用范围,还推导了基本方程,并通过电子计算机用迭代法计算了例题,将所得的结果同Stanitz第一种近似解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水力机械转轮叶片设计理论的研究,针对叶栅杂交命题求解域未定的特点,将叶栅未知边界位置坐标增设为自变量,利用反推法和泛函的变域变分公式建立了任意旋成面叶栅内不可压缩流动A,B,C,D和E类杂交命题的流函数型和势函数型变分原理与广义变分原理。将原来求偏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转化为求一等价泛函的驻值问题,这样可以应用各种变分直接解法进行水力机械转轮叶片的设计、改型和流场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控制叶栅流动分离,提出一种在叶栅内部设置分流叶片的流动控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在不同攻角下有无分流叶片对叶栅性能及流动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流叶片在大攻角条件下,更能提高叶栅的气动性能;选取攻角为11.7°,设计具有不同位置分流叶片的平面叶栅,对比分析发现分流叶片能够提高叶栅的做功能力.分流叶片轴向位置与周向位置存在最优组合,当分流叶片在周向与大叶片吸力面距离为28%弦长时,叶栅气动性能最佳,距离增大或减小均会恶化叶栅性能;轴向位置上,当分流叶片位于大叶片前缘处时,能够抑制尾缘边界层分离,减少流动损失.  相似文献   

15.
Stanitz提出的对任意旋成面叶栅反命题的第一种近似解法,只适用于稠度σ>2的叶栅,本文对Stanitz法作了改进,使之适用于稠度σ>1的叶栅;推导了基本方程组并提出了两种求解方法:迭代法和解一阶常微分方程组法;通过计算机用迭代法计算了例题,所得结果和Stanitz第一种近似解法以及Stanitz第二种近似解法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环形叶栅里气体流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较长叶片(D/l 较小)的情况,提出了若干较为精确的理论计算方法.在分析时分别考虑到沿叶高上速度系数(?)的变动性、进口参数的不均匀性以及流线变形所引起对气流参数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更具有普遍性的计算,通过环形叶栅流量的方法.对于在热力计算中如何选取出口不均匀气流的平均值的问题也提出了看法.在研究短叶片(D/l 较大)的流动中着重分析了在环形叶栅中端部损失的形成.指出了,在其中二次流动的物理过程和在平面叶栅中的有所不同.用理论和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叶片弦长和 Re 数对各项损失的影响.给出了选取最佳叶片弦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变分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层理论对实际叶栅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求出了中心势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型面边界层特征参数、叶栅损失系数及型面摩擦损失系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文中所建立的方法和编制的计算程序可用于对轴流式或离心式叶栅进行计算,并以此判断叶栅性能优劣,改善叶型和设计高效叶栅,减少不必要的试验经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任意旋成面叶栅内不可压缩流动A,B和C三类杂交命题的变分原理,旨在从理论上为水力机械的准三元流动的数值分析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轴流式叶栅内部流动变工况性能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不可压黏性流动N-S耦合方程,对NACA叶型的叶栅在不同冲角的条件下,叶栅内部的流动作了较为完整的计算分析。结果包括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叶片表面法向的速度分布以及表面摩擦系数。在计算中,采用了Baldwin-Lomax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以提高计算的速度。结果表明:冲角不仅对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而且对叶片附近的流动状态,特别是在叶栅流道的后半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液电比拟的相似原理,并对压缩机教研组所设计的装置作了详细的介绍,关于测量方法也作了系统的说明。应用此项装置对K-1叶型叶栅进行了试验,得出了叶型零举力方向及速度分布,并利用Wenig的平板叶栅理论计算出叶型任意冲角时的叶型表面速度分布。本文并对试验过程中的电场分布及相位补偿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