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讨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血管功能的影响,以北京体育大学有运动经历的在校本科男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周的高住高练低训(每晚在低氧舱入住10h,白天常氧训练,在高住高练低训期间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30 min,以个体75% VO2max强度为基础).受试者分别在高住高练低训前、高住高练低训2周后、高住高练低训4周后接受3次血管功能的测试.结果发现:高住高练低训4周后,受试者的血压降低,四肢毛细血管的血液充盈时间延长;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提示受试者的动脉血管的弹性增大,顺应性/扩张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高住高练低训是让运动员居住在人工低氧环境,训练采用以常氧训练为主,低氧运动为辅的方式.研究高住高练低训对运动员免疫机能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HiHiLo实验阶段运动员机体免疫机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在四周HiHiLo训练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NF-γ)出现了显著且两者变化具有同步性,提示指标可能作为HiHiLo中免疫机能监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纵跳高度作为指标,反映不同组数的动力性力量练习后受试者最大力量的变化情况.方法3组志愿者采用8RM重量进行杠铃负重半蹲动作练习,每组分别进行1组、3组和6组练习动作,每周训练2次,共训练10周;于训练开始前、训练4周、训练7周、训练10周测试受试者自由纵跳(CM J)高度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受试者在进行力量练习后纵跳高度绝对值与自身基础值相比均出现了显著增长,而在进行不同训练组数的三组受试者之间,并未出现显著的差别.结论短周期力量练习的重复组数并非最大力量获得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马力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5):130-132
采用文献法,综述HiLo训练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运动员生理功能的影响;高原训练的新发展HiHiLo。HiHiLo是目前最被推崇的一种模拟高原训练方法。希望本文能为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高原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探讨8周水下增强式训练对下肢肌力、跳跃能力、动态稳定性、肌肉酸痛和停训4周后保留效果的影响.以18名男排国家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0.4±1.8岁、身高185.2±9.5cm、体质量81.4±8.9kg).随机分为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组(aquatic resistance plyometric training,ARPT,A组)和控制组(C组),前测后开始为期8周、每周2次、每次60min的训练,结束后1周及4周施予后测.研究发现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组停训后4周,在60°/s,180°/s膝伸相对力矩峰值和3步摆臂垂直跳的跳跃高度均显著优于前测,且在180°/s膝伸相对力矩峰值及3步摆臂垂直跳落地接触时间亦显著优于训练后1周.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组在训练结束后1周和4周的动态稳定性指数均显著优于前测.研究认为: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可显著改善下肢动态稳定性,且其效果可保留至停止训练后4周.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对下肢肌力及跳跃高度的效果,有延迟出现的现象,在停训4周后均显著优于训练前.建议可应用水下阻力增强式训练并配合赛前减量计划,以利在较长的赛季中维持专项体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等强度对抗性训练对青少年肩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治疗后中等强度对抗性训练组受试者的外展、外旋峰力矩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后伸峰力矩非常显著性高于治疗前(P0.01),各指标峰力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4周中等强度对抗性训练组受试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和8周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中等强度对抗性训练组受试者肩关节后伸、旋前和旋后活动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内敛活动度非常显著性高于治疗前(P0.01),肩关节后伸、外展、内敛、旋前、旋后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前屈活动度非常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中等强度对照组治疗4周后,Constant-Murley(C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8周后CMS评分非常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1);中等强度对照组治疗4周和8周后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中等强度对抗性训练组显效和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中等强度对抗性训练有助于青少年肩关节僵硬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研究持续性耐力运动对半膜肌腱断裂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将某医院刚做完半膜肌腱断裂手术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前所有患者的受伤情况基本相同,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对照组受试者术后进行常规治疗,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在摄氧量为70%~80%范围内运动。结果是实验2周和3周后,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焦虑评分、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4周后,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焦虑评分、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实验3周和4周后,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和对照组受试者抑郁评分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受试者肌腱黏连比例为12.5%,和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受试者肌腱断裂比例为12.5%,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2周后,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和对照组受试者IGF1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3周和4周后,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和对照组受试者IGF1浓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2周、3周和4周后,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和对照组受试者TGFβ1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3周和4周后,持续性耐力运动组和对照组受试者b FGF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持续性耐力运动有助于半膜肌腱断裂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评估8周力量和耐力组合训练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在训练前和8周力量和耐力组合训练后进行静息心率测试,并对相应心率变异(HRV)分析.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安静状态下HR显著降低(P0.05),RMSSD指标显著增加(P0.05),SDNN、SDNN/HR、HF以及LF指标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LF/HF指标降低(P0.05).因此8周的力量和耐力组合训练有效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整体上HRV指数增加,表明安静状态下迷走神经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研究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不同顺序组合对超重大学生体适能的影响.随机选取20名超重大学生,分为有氧运动后力量训练组和力量训练后有氧运动组,测试12周锻炼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后力量训练组受试者瘦体重的变化没有显著性,体脂、BMI(身高体重指数)和瘦体重/体重、体重有显著性变化,而力量训练后有氧运动组各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性变化;握力变化两组均无显著性;力量训练后有氧运动组受试者的背肌力变化具有显著性;立定跳远变化均表现出显著性;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变化具有非常显著性.因此,12周有氧运动后力量训练和力量训练后有氧运动均能有效改善超重学生的身体素质;12周不同顺序组合锻炼对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的影响无差异,但力量训练后有氧运动对瘦体重、背肌力和立定跳远的改善效果更明显;力量训练后有氧运动方式适宜减体脂、增强肌力、改善心肺机能的锻炼人群.  相似文献   

10.
募集17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敏灸组,进行一周的高强度集训.期间,对照组每天运动后进行20 min的推拿按摩,热敏灸组每天运动后在双侧足三里处实施20 min的热敏灸治疗.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受试者集训前、末次训练后2 h与末次训练后3 d肘正中静脉血IFN-γ、IL-4、IL-12、IL-10、IL-12p40的含量;在热敏灸足三里治疗过程中,采集受试者红外热成像图形,分析热敏灸对穴位周围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热敏灸疗法可通过温热刺激和红外辐射等方式刺激穴位,提高IFN-γ/IL-4比值,调节IL-12及其抑制剂IL-10与IL-12p40的分泌,促进Th1细胞的分化过程,从而纠正过度疲劳所致的Th1/Th2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实验法确定HiHiLo对古典跤运动员减控重的效果以及对T/C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古典跤运动员减控重期间维持运动能力的新的训练模式。结果显示:高住高训低练模式对古典跤运动员减控体重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维持也优于传统的减控重模式,提示这种减控重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对109例正常大学生用导纳法微机自测定其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值,确定了该法测定STI的正常值范围,分析了STI各指标与性别、心率的关系,认为在提出评定心功能的STI正常值时,不同的测定方法应有不同的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律太极拳练习对下肢机能的影响,为预防或延缓老年人下肢功能衰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0名普通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6周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和对照组(无规律运动),完成16周前、后下肢本体感觉、肌力、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等测试.结果:与实验前相比,1两组受试对象下肢肌力均有提高,但太极拳练习组等长60°肌力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变化.2实验组受试对象左、右膝关节运动觉有显著改善,对照组左、右膝关节运动觉均没有显著性变化;两组受试对象膝关节左、右侧三维位置觉实验前后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变化.3两组受试对象左右侧闭眼单腿站均有提高,但实验前后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变化.4实验组受试对象下肢闭眼走直线偏离中线长度实验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1 16周规律太极拳练习能够明显改善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和本体感觉机能.2 16周规律太极拳练习能够改善中老年人下肢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但对平衡机能的影响不显著.3 16周规律太极拳练习能够改善中老年人下肢机能,应科学应用到大众健身中,预防老年人跌倒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不同饲养周期和不同性别的 SPF 级 SD 大鼠与 Wistar 大鼠的部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生物学差异,建立不同品系及不同饲养周期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方法 5 ~ 6 周龄 SPF 级 SD 大鼠与Wistar 大鼠各 300 只,雌雄各半,饲养于屏障环境中,随机分为饲养 4 周组、12 周组及 24 周组,并饲养相应的周数。用全自动血细胞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 SD 大鼠在 12 周组雌鼠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白细胞计数( WBC)总数显著高于 4 周组大鼠( P<0. 01) ,12 周组雄鼠的 WBC 总数高于 4 周组大鼠(P<0. 05),4 周组和 12 周组的雌鼠 WBC总数低于雄鼠( P < 0. 05)。 不同饲养周期和性别的 Wistar 大鼠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 05)。 SD 大鼠 4 周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高于 12 周组及 24 周组(P<0. 01),且 4 周组雌鼠 ALP 低于雄鼠(P<0. 05),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鼠 ALP 显著低于雄鼠(P<0. 01);12 周组和 24 周组 SD 大鼠的甘油三酯( TG)均高于 4 周组(P<0. 05)。 Wistar 雌性大鼠 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 ALP 均显著高于 4 周组( P< 0. 01),12 周组雄鼠ALP 高于 4 周组(P<0. 05)。 4 周组和 24 周组 Wistar 雌鼠 ALP 显著高于雄鼠( P<0. 01),12 周组雌鼠 ALP 高于雄鼠(P<0. 05)。 结论 不同饲养周期、不同性别及不同品系的 SPF 级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趾臂指数(TBI)和踝臂指数(ABI)检查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和5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TBI、ABI检查。根据TBI、ABI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指数积分、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TBI、ABI均明显降低,TBI、ABI和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呈负相关(P〈0.01),TBI与ABI仅轻度相关(r=0.62,P〈0.05)。结论:TBI与ABI;相关性不高,联合检测可以更有效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述AtARRE与ABA信号通路关键转录因子ABI5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原生质体瞬间表达系统探究了AtARR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证明AtARRE蛋白定位于细胞核.随后,采用酵母双杂交和GST-Pull down技术分析了AtARRE与ABI5在体外的相互作用,证明AtARRE与ABI5在体外存在相互作用.最后,本研究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进一步分析AtARRE与ABI5在体内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共表达AtARRE与ABI5在植物体内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结果共同表明AtARRE可能参与了ABI5介导的植物对逆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
探索了瑜伽和有氧操这2种不同内容、形式和生理负荷的锻炼方法对女性健身效果的影响.以健身俱乐部女性会员64人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瑜伽锻炼组和有氧操锻炼组,每组为32人.在12周的规律性锻炼前后,分别对2组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身体成分、腰围、腰臀比、BMI、肺活量、台阶指数、体前屈、单足立、纵跳和立定跳远进行测定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周锻炼后瑜伽组练习者的体脂率、BMI、腰围、腰臀比、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的改善有显著意义:有氧操组练习者的脂肪含量、瘦体重、BMI、肺活量和台阶指数的改善有显著意义.结果提示:健美操和瑜伽这两项锻炼手段各有优势,健美操更着重在机能指标的改善,而瑜伽则更着重在形体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针对汉语清晰度的客观评测方法,通过汉语清晰度主观评价实验和客观测量对现有语言传输指数STI评价汉语清晰度的失效性进行分析。从汉语清晰度与STI的关系、STI的掩蔽模型、STI的权重系数三方面论述了采用STI评价汉语清晰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引用IEC标准作为评价汉语清晰度的国家标准或工程规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