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戴丛蕊  李蒙  张明达 《科技资讯》2014,(29):236-237
运用1996年至2007年的林火数据,分析了云南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气象行业标准,利用林火资料结合相应森防期内逐日的多个气象因子,应用Visual Basic编程计算云南125个气象台站12个气象要素的林火分类条件概率,获得125个站点12个气象因子的火险贡献度数学模型以及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分级指标,并建立相关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云南省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经验证,模型对云南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可以进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西双版纳州防火期网格化的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风速、月平均蒸发量、月平均相对湿度等5个气象因子,以及西双版纳州树种和土地利用分布图作为火险区划因子,通过将其标准化并赋予各因子不同的权重,利用ARCGIS的栅格分析计算功能,对西双版纳州防火期内进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划分,并以历史林火统计结果作为验证.从区划结果来看,12月至次年5月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发展趋势基本符合西双版纳州的实际情况.对照历史林火统计结果,该结果能反映西双版纳州大部地区在防火期不同月份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分布规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2425个测站地面观测资料和T639数值预报资料,以下垫面地理信息、森林植被分布特征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大气降水、地表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与可燃物状况之间的关联性,建立森林火险气象预报模型。预报结果表明,模型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局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的区域,对预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2005-2014年中国基本、基准、一般气象站的历史观测资料,建立了基于布龙-戴维斯方案的修正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制定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划分标准,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对应全国林火、灌木火逐日次数统计进行验证,并结合实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5大区域的春、秋季均为高值期,这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的重点防火服务季节大体一致,指示性较好;在中国三大森林防火气象服务重点区(东北、华南、西南林区),修正后的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实际森林火灾次数相关度较高,2017年内蒙古林火实例分析说明适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发生概率预测涉及气象、树种、地理条件与人类活动等诸因素,气象参数对火灾的影响一直是森林火灾研究的重点之一。选用日平均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平均温度和日照时间等5种典型气象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了它们对火灾发生概率的综合影响;研究了多种气象参数综合作用下火灾发生概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象参数与火灾发生概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关联,神经网络在处理多参数综合影响方面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以作为预测林火概率的可靠方法,为森林火灾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陈松  王争  陈天锡  赵龙 《河南科学》2013,(12):2228-2231
通过了气象要素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分析,找出了气候背景下,温度、湿度、风、降水等气象要素及地形地貌与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影响成因机理及存在的六方面关系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森林火险5个等级预报标准,建立了4种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方法.最后,针对森林火灾的预警服务与防御提出了4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已在森林防火气象预报月良务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林区森林防火的现状描述出发,分析了林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长效机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火源控制、火险等级等方面问题,提供了林区根据自身实际落实防护责任、加强火灾预报、强化火源控制、建设扑救队伍、加速防火法制化进程等措施,希望为林区更好地强化防火工作,提升林区森林防火水平有所借鉴,以实际的分析、具体地探讨实现对林区森林防火的加强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鑫 《科技咨询导报》2011,(12):252-25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态主体功能区面积大,与俄罗斯、蒙古边境线长达440公里,区内林革、林木相连,林农交错,火源管理难度大,北部尚有近100万公顷未开发的原始林区,受特殊地理条件和极端不利的气候因素影响,森林防火任务十分繁重,是国家一类重点火险区.  相似文献   

9.
气象因子与森林火险等级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寿宁县2001年-2006年火险资料分析表明,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我们认为,认真做好森林防火预防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如何对森林火险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预警,进而为林火的预防和灭火指挥提供决策支持,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以林区火险灾害预警为背景,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设计了一套能够实时对林区火险监测并预警的分布式监测系统,旨在实现火险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和发布等功能。使用带有zigbee网络节点的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力传感器等模块采集林区环境信息,经过Sink网关汇聚前端节点数据后,通过GPRS(或CDMA)等无线通信方式传送至监控中心,系统监控中心根据接收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展现火险监测和预警情况。介绍了Web地图服务系统结构及WebGIS软件平台,叙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给出了本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及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对重点林区的火险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火险预警、信息发布服务以及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等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林区人员巡视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源融合的火灾监控方法。方法首次引入烟尘颗粒浓度来识别可能发生火灾的异常区域,并结合人类活动和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间的关联性来评估火险程度,进而筛选出高风险的区域。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伪火点的区域,从而促进巡防人员集中有限力量快速处置火情隐患。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林业气象灾害风险调查与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在江西省林业厅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办公室的配合下开展了林业气象灾害风险调查与服务效益评估调查工作,调查共收集到22个风险点相关信息,数据显示,火灾风险是江西省林业气象灾害风险点的主要类型,调查得到18个监测站点信息,预警设施为16个。排在前3位影响林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类型为火灾、病虫害和雪害,主要致灾气象因子为气温、降水和风等。林业气象服务需求方面,排名前3位的是森林火险预报预警、森林火点监测(过程监测)和林业病虫害预报,2016年江西省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达5.16%。  相似文献   

13.
包红霞  魏新功 《甘肃科技》2012,28(19):158-160,94
对舟曲县森林防火期的气象要素变化与森林火灾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气象要素值达到某一标准值时,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而当气象要素值达到另一标准值时,森林火灾事故明显降低。通过对舟曲县森林防火关键期的相对湿度、降水量、气温、平均日照时间、蒸发量、风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易引发森林火灾和不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为做好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进一步完善林业气象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迭部地区森林防火期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以及气象要素与森林火灾的关系分析,从中找出气象要素值达到某一标准值时,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而当气象要素值达到另一标准值时时,森林火灾事故明显降低。同时,通过对迭部地区森林防火关键期的相对湿度、降水量、气温、平均日照时间、蒸发量、风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易引发森林火灾和不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为做好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进一步完善林业气象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海温和气象因子对洪家渡水电站月径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考虑海温和气象因子的作用,设计了3种预报方案,建立了洪家渡水电站月径流量的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海温因子与气象因子组合的逐步回归方案预报效果最佳,具有实用价值.最重要的3项影响因子是72.5°N,157.5°W~160°W海区的海温、东亚槽位置以及编号台风数.  相似文献   

16.
森林植被湿度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植被湿度作为一个自然生态因素,是决定森林火险的主要因子. 本文对森林植被湿度与遥感信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遥感获取植被湿度可采用实际蒸散LE与潜在蒸散LEp的比值LE/LEp,植被指数和植被指数-温度(VIT)梯形3种方法,从而最终实现实时森林火险预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国国家火险等级系统(NFDRS)的发展历程、原理方法、系统结构,指出系统通过考虑不同类型可燃物对火灾发生的贡献,基于燃烧原理和点烧实验建立物理模型,计算输出全面的防火指标,其思路方法适用于气候复杂、植被类型多样的中国。对系统中值得借鉴的可燃物含水率计算、防火指标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并结合中国火险等级预报业务现状对系统的本地化改进和业务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刘玉珠  张玮 《山东科学》2023,(5):121-128
利用河南省西部、南部山区13个县区的34个空气负氧离子站监测数据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植被指数产品数据,使用相关分析、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影响河南省山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主要气象因子和环境因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河南省山地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温度和相对湿度,主要环境因子是PM2.5浓度、PM10浓度和植被覆盖。通过建立负氧离子浓度预测模型,实现了负氧离子预报的定量化,为地区空气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森林火灾风险图可提高有效巡护,优化有限防火资源,基于地形、人类活动、植被和气象因素数据,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林火发生预测模型,对林火防护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安徽省滁州韭山为研究对象,提取林区的坡度、海拔、坡向、到居住点的距离、到道路的距离、地形湿度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温度驱动因素,评估火灾发生驱动因子,将潜在驱动因子分成地形、人类活动、植被与气象因素等4类;使用哨兵火灾产品,提取林区内的历史火点,然后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林火发生的预测模型;最后利用混淆矩阵评估指标和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植被、温度和到道路的距离是研究区域火灾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两种模型的ROC曲线表明,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准确度为71.07%,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17 2;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准确度达到84.91%,曲线下面积值为0.850 1。【结论】随机森林模型表现出比逻辑回归模型更好的预测能力。森林火灾风险图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下,研究区11.91%(29.36 km2)位于高、极高风险级别。森林火灾风险图可有效协助林火...  相似文献   

20.
贵州百里杜鹃林区是当今世界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天然杜鹃林带之一,具有重要科研及保护价值.由于林区植物相对单一,树龄较大,人为活动干扰随旅游开发不断加大,森林生态系统已受到较多影响.为掌握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林区珍贵自然资源,基于经典健康模型,结合林区1992年—2015年区域遥感数据、野外调查和问卷调查等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首次构建了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遥感诊断指标体系,并完成了对其健康状态的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百里杜鹃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在2015年处于亚健康状况,森林群落受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抵御外界压力能力不强.研究对于推动百里杜鹃原生杜鹃林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为其他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