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小麦生长中期土壤养分、水分和pH值的影响,为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可降解地膜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000、3 000、2 000的聚乙烯粉末模拟聚乙烯降解产物,以0、7、35、70、140、350、700、1 050和1 400 g/m2土壤用量模拟聚乙烯残留量.盆栽试验,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各聚乙烯降解产物能提高土壤速效钾和水分含量;LLDPE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增加碱解氮含量,其余降解产物具有相反作用;除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聚乙烯外,其余降解产物能提高有效磷含量.各聚乙烯残留量使土壤pH值明显降低,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低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有增加作用,高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有降低作用.结论:不同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对碱解氮含量多有降低作用.增加聚乙烯残留量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高残留量降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2.
蔬菜大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与养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延安市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和通径分析,分析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及pH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异性较小,在2.14~2.93 mL/g之间,绝大多数都高于露天对照土壤。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pH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碱解氮和速效钾是影响大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直接因素,起主导作用的是碱解氮。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碱解氮和速效钾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3.
一、高产地块的选择 夏播大豆高产田要求地力基础好,耕层深厚,土壤有机质1.2%、全氮0.10%~0.14%、碱解氮80毫克/千克、速效磷20毫克/千克、速效钾100毫克/千克以上;缺锌的地块要补施1.5~2千克硫酸锌.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北五味子在不同生长季内土壤肥力的变化,研究了其生长后土壤速效养分、微生物数量及五种酶活性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北五味子生长期内,有机质含量夏秋两季较高,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各季节无显著变化;细菌和真菌数量秋季较高,放线菌数量夏季较高;土壤过氧化物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夏秋两季较高,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各季节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细菌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转化酶活性与真菌数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真菌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是五味子生长后维持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人工林治沙工程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小叶锦鸡儿固沙林为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恢复阶段的5年、10年、20年生人工林的生态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以天然群落为对照,比较了人工群落和自然群落灌丛特征、土壤性质和群落内种类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演替过程的发生小叶锦鸡儿枝条高度、平均基茎、枝条数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且各群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与流动沙丘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生态指标随小叶锦鸡儿的发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为外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群落内种类多样性、种类个体数和植被盖度等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 油菜是我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50-400万亩。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增产心切,部分地区存在偏施氮肥,少施或不施磷钾肥,造成土壤氮磷钾三要素比例严重失调,产量品质降低。1989-1990年进行了该项研究,为今后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试验设置在于城县利民乡,供试土壤农化性状0-20厘米有机质平均为1.10%,全氮0.0802%,碱解氮56.7PPM,速效磷(P205)8.18PPM,速效钾  相似文献   

7.
夏芝麻氮磷经济施用和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芝麻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但产量低而不稳,长期徘徊于30~40公斤。其原因除受气候因素影响外,不能合理施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作一步提高芝麻产量,我们在商丘、虞城、柘城、民权等县进行了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以探讨夏芝麻氮磷化肥的科学使用。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从1986年开始,共进行三年,供试土壤为潮土,土壤质地有沙壤土和两合土。土壤养分为:有机质0.89~1.65%,全氮0.071~0.089%,全磷0.131~0.16%,全钾2.21~2.57%,碱解氮48.8~92PPM,速效磷9.05~27.39PPM,速效钾102~220PPM。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的古典回归设计,共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问荆水浸液处理下小麦根际土壤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问荆水浸液处理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随问荆水浸液浓度增加而减少;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随问荆水浸液浓度增加而减少;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问荆水浸液浓度增加而升高,磷酸酶、脲酶活性随问荆水浸液浓度增加而降低,转化酶活性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选择合适品种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特点进行选择.复合肥料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要与作物、土壤要求相适应.国内多数土壤首先是缺氮,其次缺磷,再缺钾.  相似文献   

10.
一、播前准备 1.培肥地力、科学施肥.以荥阳市为例,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为1.2%,全氮0.09%,水解氮70毫克/克以上,速效磷20毫克/克以上,速效钾100毫克/克以上,速效硫16毫克/克以上.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氮肥14千克,磷肥10千克,钾肥7.5千克,硫酸钾1千克.氮肥应选硫酸铵和硫酸钾,有利于改善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  相似文献   

11.
甘肃马铃薯分布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产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区域分布规律和产量特征,通过对不同生存区域土壤理化性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提出影响甘肃省马铃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需求而不是生态适应性。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土壤孔性对马铃薯折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限制马铃薯产量上台阶主要因素是磷肥施用不足。  相似文献   

12.
化肥肥效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量数据分析对比,反映出农业化肥开发利用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主要探讨了提高化肥综合效益的制约因素,认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发展“两高一优”和“低耗,无污染”的可持续农业势在必行,并对重要技术环节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以连环湖二八股子泡作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8月对二八股子泡湖心区进行沉积物柱状采样和分析,测得二八股子泡采样点柱状岩芯(EBG)中的磷形态(TP、IP、OP、Fe/Al-P、Ca-P)、总氮(TN)及有机质(OM)等指标含量随深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各形态磷含量变化幅度来看铁铝磷(Fe/Al-P)>有机磷(OP)>钙磷(Ca-P),有机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总氮波动较大,但整体仍呈现上升,通过TOC/TN发现有机质大部分来自湖泊内源的水生生物、藻类和浮游动植物,但近年陆源输入有所增加.研究表明,近年人类活动的增强对于输入二八股子泡的物质产生了影响,湖泊营养水平有所增加,应该控制进入湖泊的污染物来源.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东部海岸钛锆砂矿废弃地采用木麻黄进行植被恢复,通过对有残余西瓜藤蔓和稀土肥料处理的木麻黄林地(处理林地)与没有任何处理的木麻黄林地(对照林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处理林地林木的树高、基径、胸径均显著大于对照林地;2)处理林地植物-土壤系统中各分室的养分元素N、P、K含量均大于对照林地对应值;3)两个林地中养分元素的分布格局均为:叶>粗枝>根>土;4)两个林地植物-土壤系统各分室的养分元素有着相似的季节变化.处理林地的植被恢复优于对照林地.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城市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是以哈尔滨城市经济半径内土壤为基础,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表明城市土壤虽然利用强度高,但土壤肥力并没有下降,城市经济半径内土壤肥力较同类土壤相关理化性质指标要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等在城市土壤中相对富集;pH值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陈志龙  李冰洁 《松辽学刊》2008,29(3):127-129
土壤是影响毛竹生长的重要因子.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红壤带毛竹林土壤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粘粒较多、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呈酸性,N和K的含量较低.合理开发利用毛竹林,必须在对毛竹林土壤进行合理垦复松土的同时注意保水固土,以及对土壤实施增肥措施,促进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毛竹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现状 ,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气状况与氮素形态对水稻和旱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通气状况与氮素形态对水、旱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通气与不通气相比,通气明显的增加了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同时验证了水稻喜NH4^ 和旱稻喜NO3^-的吸收特性。叶面积测定与地上部生物量的趋势完全一致,表明这种生物量的增加与光合作用增强、光合面积增大有关。植物地上部全N、P、K含量测定显示,通气状况与氮素形态对水、旱稻生物量的影响与N、P、K营养元素的吸收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种群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4个随机引物对中华鳖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DNA片段多态性(RAPD)分析,14个引物,在8个待检样品中共扩增出714条清晰的DNA片段,片段大小在200~3000bp之间,平均每一引物在每个样品中扩增了6.0条带,统计结果表明,中华鳖群体内平均相似率0.857,总平均带纹频率0.773,遗传变异率为0.227.研究表明,中华鳖为遗传共享度较高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