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著名戏剧家李健吾、吴晓铃两位先生,都曾以关汉卿在《单刀会》杂剧中把蜀汉名将关云长写得威风凛凛,绘声绘色,而主张关汉卿祖籍是山西,是河东解州.这种推论说法,是否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有点简单化倾向”呢?笔者认为:否!两位先生的论断完全是从艺术创作和发展的规律出发的,是实事求是的.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承认,“作家们熟悉自已本地区的环境和历史,借历史的故事而敷衍成文学巨著,这是艺术在继承过去的成就和发展它的通  相似文献   

2.
蝴蝶漫话     
李功发 《少儿科技》2011,(11):34-34
蝴蝶,色彩艳丽,种类甚多,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蝴蝶是梁祝的再现;戏剧家田汉的名剧《关汉卿》中,一曲《蝶双飞》表达了关汉卿和朱帘秀的诀别之情;昆曲中有《粉蝶儿》曲牌;词牌有《蝶恋花》等。可见,蝴蝶不仅是美丽的昆虫,而且是美好、善良愿望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民族继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家.」「著作家是人类心?的工程师.」——史达林如果科学是人类集体统制自然的工具,艺术便是他自我表现的方式.地球上最落后种族的数十百万的人民,已在苏联从睡梦中醒来了.他们寻求着自我表现.他们自己写作,唱歌和绘画;他们从自己阶层中造就了小说家,诗人和戏剧家;他们并对自己作极苛求的批判.苏联的艺术不是私产,这是国家的财富,而国家是以它的财富自豪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恩曼曾说过,有必要不断重复伟大的思想,“因为新一代每天都在出生;因为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不断出现并成熟.除非有意识地将它们清晰地代代相传,否则它们就不会持久.”  相似文献   

5.
亚历山大·赛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伟大的俄罗斯人民诗人,他的创作把俄罗斯文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虽然在普希金前俄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像卡拉姆辛、拉季谢夫、克雷洛夫、格利鲍耶托夫等一批天才的诗人和作家,然而,正如车尔尼雷夫斯基说的:“普希金第一个以非凡的忠实性和洞察力描写了俄国风习和俄国人民不同阶层的生活.”别林斯基称他是“第一个既是伟大的又是民族的俄国诗人.”在这个意义上讲,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真正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6.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他那总结自己创作经验的文章《李笠翁曲话》中,把结构问题置于首位,他把戏剧的结构比作胎儿的孕育,比作建筑的周密设计,主张剧作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向前,始能疾书于后。”西方古典文艺理论家圣·托马斯·阿奎那也说过:“美的条件有三:第一,完整性或完备性,因为破碎残缺的东西就是丑的,第二,适当的匀称与调和;第三,光辉和色彩”。(《西方文论选》第149页)在这里,他仍把结构布局放在首位,为什么古代文艺理论家都如此重视文章结构呢?因为结构作为艺术的形式,它是为艺术的内容服务的,结构与内容的关系,恰  相似文献   

7.
师娟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0,(9):223-223,225
河南省陕县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当地土生土长剧种与外来剧种交流频繁,各剧种(团)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所以,在陕县地区戏曲舞台上,新老剧目群星璀璨。交相辉映,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本文将从蒲剧的题材、分类以及取材于陕县的两个名剧来阐述陕县蒲剧的剧目特色。  相似文献   

8.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伟大的戏剧家。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他列为元代作家第一人,元末明初的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中称他为“驱梨园领油,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而现代文学吏上王国维的评价是“无杂剧一体,实汉卿创之”。由此可以看出关汉卿在当时以及在整个中国戏剧史上的崇高地位,关汉卿杂剧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对于戏剧来讲,场面和关目的合理设置是一部戏成功的重要标志,关汉卿杂剧的出色成就与其安排场面关目的匠心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将着重分析关剧在这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象《红楼梦》这样,在读者中间存在着如此严重的分歧!许许多多的“家事”说,如“故相明珠家事”,“和珅家事”、“傅恒家事”、“金陵张侯家事”、“顺治与董鄂妃故事”,……还有“自传”说,这仅仅是有关小说题材的种种争议,其中甚至有上万字的考证.《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更是莫衷一是.不少论者把作品的主题与客观意义混为一谈.而所谓“客观意义”往往加上自己的臆测.一部作品在读者中间存在争议,本来无可非议,但是,我们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红楼梦》的思想性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某种需要,给《红楼梦》下断语.尤其是文化革命以来,把《红楼梦》说成“伟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10.
清代文人李渔(笠翁)不仅是著名的戏剧家,而且是很有成就的小说家。孙楷第先生就说“说到清朝的短篇小说,除了笠翁外,真是没有第二人”,他的小说“篇篇有境界风趣”,这境界风趣可用“奇”来概括。他在理论上积极探索、刻意创新,创作上认真实践,写出了许多清新绝妙的文章。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奇”是个具有美学意蕴的理论术语,在我国古  相似文献   

11.
在元杂剧创作中,关汉卿是一位多产的剧作家。他的杂剧直指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但在他现存的十八种剧作中也存在大量的天命意识,究其表现形式分为三种类型:信天、天兆、果报。天命意识在关汉卿戏剧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使关汉卿创作理想得以实现;推动剧情发展,消解悲剧意识;迎合观众口味,增强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剧中有许多身世悲惨、饱受社会压迫和折磨的女性形象,这表面上看是表现妇女的生活遭遇,实则隐喻了知识分子在当时的不公平待遇和政治遭遇;女性强烈的反抗意识代表了士阶层对黑暗、不公平现实的不满;女性依靠外力才能摆脱原有生存境遇的结局则与士阶层所遭受的禁锢、无出路契合。贯穿其中的对女性的认同意识是关汉卿大量创作旦本剧的原因和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的杂剧中有一大批公案题材的作品,包括《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鲁斋郎》、《蝴蝶梦》等。这些作品大都涉及到重大的法制问题,如社会平等、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等,它们不但有深刻的社会内容,而且在艺术上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中国法制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关汉卿的公案剧具有积极的开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瑜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4):116-120
在清代戏曲家中,汤贻汾的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他的武臣身份,其次在于他所作杂剧《逍遥巾》以“自我登场”而秉承的“写心”传统,以及剧作中别树一帜的慷慨磊落之气格。正是他所继承的忠孝家风、博雅家学造就了他人格气质乃至文风的慷慨磊落.而他之所以倾心于戏曲创作与家乐欣赏则与曲家间的广泛交游密切相关。汤贻汾的戏曲观在于将戏曲活动视作抒写心性、陶冶性情的途径之一,是为“游戏能工便是仙”。  相似文献   

15.
关汉卿是一位民间剧作家,他的民间身份决定了他作品的立场。关汉卿的民间立场,在公案剧中,表现为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的民间逻辑;在言情剧中,体现为大团圆式的民间理想;在智斗剧中,则表现为以智取胜的民间策略。  相似文献   

16.
《窦娥冤》作为关汉卿杂剧创作的代表,已进入了世界经典悲剧的范畴,产生了经典悲剧所具有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剧本以悲剧的视野传达出了伦理文化对个体生存的决定意义,展示了悲剧创作的特殊品格,表现了关汉卿对中国古代悲剧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罗汉像为中国佛教美术重要的题材之一,在整个罗汉图象的流传与演变历史来看,有过不少画罗汉的杰出画家,唐末五代人贯休就是其一。他所画的罗汉外貌是奇特的、怪异的、古野的,可以说是游离于整个罗汉绘画发展的风格,对于贯休能作出如此罗汉形象的来源也有过不少的讨论。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而促成最后艺术作品的完成所需要的因素也是多元的,只不过是某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有轻重不一而已。  相似文献   

18.
唐代状元刘单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状元刘单的最后职任应为礼部侍郎,担任过一次知贡举,去世于完成大历六年的试事之后,享年60岁左右.入仕初期当过多年安西节度使判官,此时已届中年.天宝十三载前后当过一任奉先县尉,此后曾任司勋郎中.擅长绘画.可能是浙江人,岐山只是他的祖籍.  相似文献   

19.
关汉卿、曾瑞分别为元散曲第一代、第二代"悠游市井"的代表作家,他们创作了大量青楼题材散曲,既呈现出与著名歌妓密切交往和对妓女人文关怀的共同特征,又因各自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不同而造成差异。概而言之,关汉卿式的"玩世"与曾瑞式的"警世"折射了元代文人悲剧性命运的共同实质。  相似文献   

20.
曲玉英 《科技信息》2009,(13):123-123
罗汉像为中国佛教美术重要的题材之一,在整个罗汉图象的流传与演变历史来看,有过不少画罗汉的杰出画家,唐末五代人贯休就是其一。他所画的罗汉外貌是奇特的、怪异的、古野的,可以说是游离于整个罗汉绘画发展的风格,对于贯休能作出如此罗汉形象的来源也有过不少的讨论。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而促成最后艺术作品的完成所需要的因素也是多元的,只不过是某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有轻重不一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