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传统产业出发研究技术创新问题 ,着重通过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技术 ,促进其产业技术跨越和升级 ,提出并论述了我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应该以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新效率评价的研究成果,本文构建科技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运用DEA模型,从效率、有效性、规模报酬和投影分析四个方面,对5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效率增长较快,纯技术效率偏低,导致技术创新效率水平较低;非DEA有效企业比重较大,存在技术创新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现象;规模报酬递增企业减少,说明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技术创新投资或多元化发展;技术创新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创新绩效产出不足,尤其在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产业技术联盟的成因与自主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由于企业自身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的存在,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而模仿创新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保证其生存,但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提高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多人认为,合作创新是一条可选之路,并提出协作型创新战略、网络化战略、生态联盟、协同战略、集群式创新、一体化创新模式、动态的创新联盟等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模仿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率先创新模式 ,二是模仿创新模式。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抗风险能力差等 ,所以 ,应该首选模仿创新。首先应准确选择模仿创新对象 ;其次是确定模仿创新方式。模仿创新方式主要有三种 :即引进模仿创新、反求模仿创新和专利模仿创新 ;最后是实施模仿创新开发。  相似文献   

5.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因素是什么?本文主要从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企业文化、企业激励机制、企业技术积累、企业家精神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与企业能否采取激励约束机制以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有关,企业的规模影响企业创新的类型,文章最后针对企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两种模式-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论证了中小企业适合采用的技术创新模式-模仿创新,同时提出了模仿创新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高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用DEA模型对我国30家电子信息上市企业2018年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18年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均值为0.454;企业间效率异质性明显;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略高于规模效率;半数企业呈规模报酬递减;投入冗余高于产出不足情况,投入产出结构欠合理。最后,为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基于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9—2011年上海2119家高新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的平均技术创新效率为0.24,表明有大量的低效企业存在;(2)2009—2011年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为稳定;(3)对企业创新有显著推动作用的是产值规模、产学研、政府资金、银行贷款、出口和技术改造,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与行业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提升创新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草山 《华东科技》2004,(4):32-34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竞争客观要求的不断强烈,全球企业界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新潮,呈现日新月异发展态势,特别是引领世界技术创新发展的国际大企业,更是不断鼎新革故,大胆变革传统技术创新模式,在创新技术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解读他们技术创新发展特点,清楚凸现以下模式变革轨迹: 模仿创造——青出于蓝胜于蓝 变革传统模仿型创新模式,从强化企业研发机构作用出发,重视原创性、独创性技术创新模仿创新并非中小企业“专利”,许多国际大企业,包括一些跨国企业集团,在多年的技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则应着力于企业和外部环境两方面。首先,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的企业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则以市场拉动型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模仿型技术创新、合作型技术创新、区域优势型技术创新等模式,立足于补缺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海6 816家新兴产业企业数据采用分段规模报酬改进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从微观视角探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造成该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其中私有独资等3种所有制企业为高效率,私有合伙等12种为中效率,国有全资等5种为低效率;与已有文献得出的结论不同,外资和中外合资均为低效率,而港澳台资本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较高;基于松弛变量的分析发现,国有全资、集体全资、国有独资和外资在政府科技资助上存在冗余,集体全资、国有全资和外资存在科技经费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正>为促进规模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苏创新创业,加快江苏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今年年初江苏省科技厅启动了企业院士工作站创建工作,截至2009年年底,我市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实证角度阐明了沿海开放区域的竞争力来源于区域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总结了沿海开放区域技术创新的政府主导型、企业以及企业协作三种组织模式,在分析沿海区域技术创新环境基础上,提出了沿海开放区域的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61家新疆成长型高企为研究样本,从技术创新视角,基于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效率双维度评价高质量发展状况。从技术创新能力来看,成长型高企对研发人员投入重视不足,创新盈利能力不强;从创新效率来看,成长型高企的整体创新效率高于非成长型高企,近一半高企综合技术效率不佳主要归因于规模效率低,特别是研发人员利用率低,高技术服务企业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最低,开发区创新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区内高企纯技术效率不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是为各行业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其研发效率的高低尤为重要。基于此,文中以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RD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研发效率与企业规模的关系以及投入产出冗余等方面进行研发效率的测度与分析,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整体水平偏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普遍较低导致了研发综合效率处于较低的阶段;规模大的企业研发效率较高;大部分企业研发活动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造成企业投入过量但产出不足的状态。因此,文中提出鼓励不同规模企业选择多元化创新模式、改善研发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研发合作等建议,以提高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东莞传统产业升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产业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但它有三大特点.东莞的传统产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机遇发展起来的,集群规模较大,中资外资并存,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企业为主,部分传统产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而消亡.东莞传统产业升级的路径是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改遣落后的工艺设备,改造传统产品,进行资源新组合,营销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创新.东莞市政府可能采取财政、金融、政府优惠采购,培育创新文化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等政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从公司内部治理的独立董事制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中规模、薪酬、年龄以及任期等特征要素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活动的影响,并运用2004~2007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没有直接关系;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增加;独立董事的任期越长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会越大;独立董事的年龄越大越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增加。  相似文献   

18.
《辽宁科技参考》2007,(1):14-16
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企业都已经把合作创新作为企业的基本创新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企业问合作。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了更需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来快速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更有效进行产学研合作.首先必须要选择科学、可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路径。其次,针对不同的产品创新类型,应选择不同的合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卓霖  董锋 《科技与经济》2013,26(1):100-105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社会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共识,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立足于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江苏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及碳排放情况,从产业、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构建现代低碳产业体系的建议: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政府实行制度创新,进行政策引导,整合生产要素;企业重视技术革新,实行节能计划,合作集群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横向联盟技术创新模式和纵向联盟技术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补缺联盟技术创新模式。补缺联盟适应竞争和不确定性市场,使合作双方可以实现持续创新,有利于推进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合作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