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基于鼠标动力学模型的用户身份认证与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计算机系统安全中的用户身份识别和监控等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鼠标动力学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新方法.通过采集各种应用环境下的鼠标行为数据,从交互和生理2个层面上对人机交互过程中计算机用户的鼠标行为特征进行建模、分析,以达到实时监测用户身份、检测非法用户的目的.所提方法可为身份监控原型系统实时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并将当前的行为与用户的历史行为模型进行比较,以判断和检测用户身份,再依据判断检测结果产生实时的响应,从而有效防止非法用户侵入.实验采集井分析了10个用户的鼠标行为数据,通过特征降维与神经网络分类相结合的算法,得到了0.48%的误识率和2.86%的拒识率,充分展示了基于鼠标动力学行为模型进行身份认证和监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移动终端使用云服务的方式日趋频繁,然而目前口令认证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存在密码易丢失、安全性差等风险,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隐式身份认证算法,该算法获取用户行为习惯作为基本属性,构建用户正常行为决策矩阵,通过主观授权方法获取属性权重并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到基于用户行为的隐式身份认证模型。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实现移动终端的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物联网环境中对用户身份的漏报率,该文将传统的身份认证和行为认证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动态用户行为认证机制。建立了用户行为认证集,论述了整个机制的实现过程。论述了确定的充分行为认证和不确定的必要行为认证,同时给出了每个认证过程的随机Petri网(Stochastic Petri Net,SPN)模型,并用Petri网量化分析了该机制对性能的影响和认证漏报率。理论分析表明:该机制在提高用户认证机制的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同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网络欺诈和身份盗窃,根本解决客户身份的安全问题,在分析用户身份的组成和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多身份因素的智能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结合神经网络技术,把用户行为作为分析重点,以电子商务系统中的用户身份认证为例,设计了应用模型.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身份认证方法中简单依赖密码等少量身份因素的问题,能有效地抵御身份盗窃,...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智能手机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配权重特征融合的持续身份认证方法。设计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对手机内置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获取的用户行为信息数据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及融合。通过网络中3个子网络流分别提取3种传感器特征,在特征融合层加权融合,各特征的权值会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特征的贡献度实现自适应分配。融合特征经过特征选择之后,使用单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用户分类认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用户身份认证获得的等错误率为1.20%,与现有其他认证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认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目前以用户为中心的身份管理机制及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身份认证系统ID-Vcard,并基于Android平台实现了该系统。ID-Vcard系统中的用户通过虚拟卡的形式管理和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在身份认证过程中,通过用户及IdP的数字证书在Web站点进行身份认证。该系统在移动平台上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减少并尽量消除了目前互联网身份认证对用户名/密码方式的依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云环境下用户的异常行为日益增多,身份认证技术无法完全阻止风险用户对资源的非法访问。而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行为信任判定用户信任度成为当前云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用户的行为证据,提出一种基于AHP分析法的行为信任评估方法,以风险用户运行威胁程序次数和扫描服务器端口次数为例,仿真用户信任度变化情况。实验证明,基于AHP的行为信任评估方法可有效计算用户行为信任值,降低风险用户信任度,提高云环境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可信网络连接认证协议的现有方案存在单向认证、平台身份和配置信息泄露、无法抵御伪装及重放攻击等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认证协议。该协议通过引入可信第三方实现了双向用户身份和平台身份的认证,防止了伪装攻击。直接匿名证明方法和时间戳的应用,保护了平台身份和配置信息的安全,防止了重放攻击。采用BAN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描述及分析,验证了本协议可以提高认证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数据安全访问的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基于用户权限的数据访问控制策略不能很好解决相关数据安全访问控制问题。为此,从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访问控制等方面研究物联网数据安全共享问题的解决方案。以物联网农田环境数据安全共享系统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的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以用户行为构建信任机制,并结合用户属性的设置与判定共同实现系统的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本文给出了模型的规则定义与构建、具体结构设计、数据处理控制流程以及用户信任度评价体系设计的详细过程及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具有较好的动态性和扩展性,能够实现物联网中用户对农田环境数据的安全访问,从而解决物联网数据安全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传统密码认证易被窃取,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安全认证方式。行为指纹是指用户对手机的操作数据,由多元素组成。这些数据可以作为用户独特的身份信息运用到安全领域之中。该文将行为指纹应用于手机安全认证,开发出一款基于安卓平台的行为指纹安全认证应用软件,在建模和识别的算法上,将一类和二类向量机相结合,应用一类支持向量机(SVM)、二类SVM识别的方法,提高了行为识别的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运用于手机的安全认证中。  相似文献   

11.
车联网匿名身份认证技术是向用户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能够保证车联网通信过程的安全性。针对现有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案在认证效率、计算开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CP-ABE和区块链的匿名身份认证算法。采用动态属性和静态属性相结合的认证策略,认证机构为车辆分配假名,实现了车联网中的细粒度匿名身份认证,减少冗余认证,提高时间效率,保护用户隐私。同时,结合区块链技术,对认证策略进行管理,防止身份认证过程中认证策略被恶意篡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快速的加解密,满足车联网身份安全、高效认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网站访问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这对信息安全领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HTTP协议的无状态性,提出了Cookie这一概念,Cookie是实现身份认证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对身份认证技术及Cookie的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Cookie的Web平台的身份认证机制。该认证机制主要分为两部分,用户名、密码初始登录身份认证和登录后的身份认证。初始登录身份认证使用MD5加盐加密算法以及给时间戳设定实效性的方法来提高该身份认证机制的安全性;登录后的认证采用PHP扩展库中的加密算法以及验证IP和User-Agent信息来提高认证机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标识网络解决了传统网络中IP地址二义性问题,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本文在一体化标识网络中提出一种用户身份认证协议,基于该协议设计了一种利用数字证书构建的接入标识.这种接入标识唯一的表示一体化标识网络中的终端,实现用户身份信息与终端的绑定.该用户身份认证协议基于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完成用户到用户真实身份的双向认证,采用谜题机制和无认证状态防止应答方受到DoS攻击.通过C-K安全模型分析用户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是会话密钥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面向鉴定云终端用户身份、确保用户信息数据安全应用需求,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信任管理的云安全认证服务机制。在PKI技术等基础上融入动态信任管理方法,实现了含证书管理、用户管理、用户行为采集、用户信任管理等功能的认证服务系统,适应动态云应用环境的安全认证需求。通过应用实例和测试,对系统实现的可行性和效果完成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网络摄像头、网络打印机这类基于IP协议无用户交互界面的物联网哑终端通常基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存在程序固化难以更新、计算资源有限、采用简单的安全认证机制等问题,出现安全漏洞难以进行升级很容易被攻击者控制发起网络攻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流量特征识别的哑终端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提取终端的流量特征,实现终端的身份鉴别和行为监管.在设备接入时,提取终端的流量静态特征实现身份鉴别;在设备接入后通过分析流量动态行为特征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发现异常行为后阻断会话连接.该系统在实验环境和实测环境下性能均表现较好,设备识别准确率达到96.6%,异常检测准确率达到97.7%,可有效检测DOS、端口扫描等网络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统一身份体系的安全性,检测账号异常登录和盗用事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梳理了接受统一身份账号登录的所有网络服务,对各入口认证日志做分布式采集和格式统一,实现了身份认证日志的集中审计管理.基于对用户校园网服务使用习惯的分析,设计了基于行为的账号风险评估算法,利用地址数据和威胁情报对日志进行扩充,根据用户使用模式分析标注正常登录和风险访问行为,对账户提取16种特征后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异常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分类可在0.1%的低误报率条件下取得89.5%的检出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基于异地登录检测的方法.将检测模型应用于实际日志1个月,发现了375个存在风险的账号.  相似文献   

17.
身份认证技术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电子商务系统用户的特点,将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思想引入用户身份验证,提出了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的身份验证方案。该方案选择用户消费习惯、用户浏览时间以及用户键盘输入特性作为数据源,根据综合验证算法计算值与阈值对照,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本文全面阐述了该身份验证方案的基本思想、测量点的选择和取值、以及综合验证算法等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基于AHP方法的用户消费习惯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利用该模型计算某种商品和用户期望值向量的相似度算法。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数字校园中用户身份认证管理及信息孤岛等问题,提出一种数字校园统一身份管理模型.该模型定义了用户统一身份的元数据,较好地实现数字校园中用户信息在各应用中的实时同步.在部分高校中的实际应用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网络在线安全预警中身份认证方法大多通过静态口令实现,不仅易于猜测,而且容易被窃听,安全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网络在线安全预警中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方法,给出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原则,在进行用户注册的过程中,令用户输入注册的用户ID、用户口令PW及两个随机数,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获取首次认证数据,经安全信道传输至服务器中储存,以供第一次认证使用。给出用户登录服务器时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的详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用户数量较多和内部用户、外部用户均冒充合法用户的情况下,均可保持较高的认证精度,且认证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一种基于随机数和Hash函数的认证方案(NHRA)的认证过程,发现该方案存在着远程主机上容易泄露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问题。针对该问题,构造了一个基于随机数和Hash函数、隐蔽用户身份信息远程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允许用户自主选择和更改口令、能够抵御假冒远程主机攻击、抵御假冒合法用户攻击,对用户身份信息认证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