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述了固态冰相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固态冰相中有机污染物光化学降解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氟氯烃和芳香族化合物在固态冰相中的光化学反应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间甲酚在固态冰相中的分布和释放规律.考察了浓度、pH值、水质对分布和释放以及冰-水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间甲酚在冰相中的分布均为由外到内逐渐增加,绝大部分间甲酚存在于冰相的最内层;浓度、水质对间甲酚在冰相中的分布影响不明显,pH值存在一定影响.当问甲酚从冰相中释放时,随着时间的增加释放量迅速降低,大部分间甲酚在短时间内被迅速释放出来;浓度、pH值和水质条件对间甲酚释放的影响不明显.在冰形成过程中,约有16%的间甲酚会进入冰相,水质对冰一水分配系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紫外光作用下α-萘酚的冰相光转化规律, 考察了其影响因素, 分析了光转化产物, 并推断了反应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  在紫外光作用下, 冰相中α-萘酚可以发生光转化, 其转化率随α-萘酚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随光强的增大和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天然松花江水中α-萘酚的光转化较纯水中快; 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有利于α-萘酚的光转化; 加入NO-3,NO-2,HCO-3,Fe2+,Fe3+和Mn2+均促进了α-萘酚的光转化, Cl-对α-萘酚光转化的影响不明显. 通过GC-MS检测出冰相中α-萘酚的4种光转化产物, 推测其光转化途径为缩合、 氧化和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4.
液电等离子体降解对硝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频率为150 Hz、峰值电压为30 kV的高压放电电源为液电等离子反应器电源,设计了放电电极水平间距为2 cm的针-筒曝气连续式液电等离子反应器,研究了对硝基苯酚废水在该液电等离子反应器中的降解规律.研究表明,经过120 min高压放电降解,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1.2%,对硝基苯酚废水初始浓度、pH值和电导率影响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降低对硝基苯酚的浓度可提高降解速率,初始pH值小对降解有利;初始电导率的增加不利于降解的进行.采用FT-IR、LC/MS跟踪降解过程中间产物,检测到对硝基苯酚废水降解过程中有醌物种生成,提出了对硝基苯酚的降解主要被自由基攻击,并取代对硝基苯酚的活性住所引起.通过比较,液电等离子体技术是降解对硝基苯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苯酚稀水溶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苯酚稀水溶液为萃取对象,进行萃取特性、机理以及错流萃取实验的研究.考察了TBP浓度、盐种类和盐浓度以及温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通过实验和对载苯酚络合物有机相的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其络合物的结构.研究表明:在煤油中TBP的浓度和水相中盐浓度的增加均使分配系数增大,且Na2SO4比NaC l的影响更大;萃取温度升高使分配系数减小,萃取过程的焓变值△H=-10.329 3 kJ/mol.萃取络合物的形式为C6H5OH.(TBP).三级错流萃取苯酚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500 mg/L)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0.5 mg/L).  相似文献   

6.
使用实验室自制高效光降解反应器研究了隐性孔雀石绿(LMG)在有机相中的光化学降解过程,探讨了反应介质、盐度对LMG光化学降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MG在有机相中的光化学降解反应为近似一级反应;反应介质的极性对LMG光化学降解反应影响显著,介质极性越大,反应速率越小;盐度对LMG光化学降解反应无明显影响.LMG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孔雀石绿(MG),随后失去一个或多个亚甲基,生成一系列去甲基化衍生物.  相似文献   

7.
活性白土吸附去除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活性白土对苯酚的等温吸附特性,考察了初始溶液浓度、活性白土粒径、pH值、温度4种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白土吸附苯酚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 Langmuir等温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活性白土对苯酚的等温吸附特征; 初始溶液浓度越高,活性白土对苯酚的吸附量越大; 随着活性白土粒径的减小,其对苯酚的吸附量增大; 碱性条件有利于活性白土对苯酚的去除; 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以125 W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在模拟太阳光(λ>300 nm)作用下,冰相和水相中Fenton试剂对对氯苯酚(4-CP)光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冰相和水相中均存在Fenton效应,并且4-CP的转化率均随着H2O2和Fe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4-CP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冰相和水相中Fenton反应的作用和机理相似,但冰相体系中4-CP的转化率明显低于水相.  相似文献   

9.
从某焦化厂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Wust-C),该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对Wust-C降解苯酚的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苯酚浓度为1 000 mg/L的试样中,培养24 h后,Wust-C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8%;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8h内完全降解.采用海藻酸钠对菌体进行固定化后,Wust-C的降酚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24 h后,固定化Wust-C对初始苯酚浓度为1 200 mg/L试样中的苯酚降解率达到100%,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4h内完全降解.Wust-C的加入对混合菌群降解苯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转化实验中加入质粒DNA的量、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和质粒转化过程中冰置时间长短对感受态细胞最终转化效率的影响,分析其最佳转化效率参数,优化感受态制备和转化方法.结果表明,加入质粒(pBR322)DNA量为1~10ng,感受态制备过程中菌液冰浴时间在30~60min,以及感受态细胞加入质粒DNA并混匀后的冰置...  相似文献   

11.
在UV和H2O2作用下考察pH值、 光强、 H2O2初始浓度和无机离子等对冰中苯酚光解的影响, 并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捕获体系中生成的
羟基自由基(·OH)研究·OH对冰中苯酚光解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H2O2可显著促进冰中产生·OH及苯酚光解; 改变光强、 pH值和H2O2的初始浓度, 苯酚的光解率随体系中·OH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加入NO-2和NO-3可抑制体系中产生·OH及苯酚光解; 加入SO2-4不影响体系中·OH的产生及苯酚光解; 加入CO2-3和HCO-3可抑制体系中产生·OH, 但对苯酚光解影响较小, 这是由于体系中产生了其他自由基所致.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对挥发酚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性炭对挥发酚进行吸附实验,通过测定挥发酚在水中的浓度变化情况,考查了在不同吸附剂用量、pH值、吸附时间、温度、起始浓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挥发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而分析活性炭对挥发酚的吸附特性,为含挥发酚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提供参数。结果表明,在12℃下,吸附时间20min、活性炭的用量为0.7g/50mL,在不改变水样pH值条件下,挥发酚的去除率最高达96.04%,而且低起始浓度下挥发酚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高浓度下的去除效果。活性炭吸附挥发酚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声波降解苯酚废水的效果和超声波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说明溶液初始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35.15mg/L,超声辐射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30°C,pH=3.0时,超声波降解苯酚的效果较好,为5.64%.曝气可以促进苯酚的降解,加入H2O2可使降解率提高到61.60%.  相似文献   

14.
一株降酚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株从土壤中分离的能够降解苯酚的菌株,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鉴定,确定为无色杆菌属。对不同温度、pH值、盐度以及不同苯酚质量浓度培养基中菌株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30 ℃、67 h内完全降解600mg/L的苯酚,并能对1000 mg/L的苯酚起到降解作用;在温度为30 ℃、pH=7、盐度为0.3%时,该菌株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苯酚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三维电极法,考查了三维电极系统处理苯酚废水时,苯酚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导率、PH值对苯酚去除率、CODCr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电流密度、增大溶液电导率和延长电解时间能使苯酚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提高;增大苯酚浓度和PH值使苯酚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茶叶废弃物吸附模拟废水中苯酚进行了优化,研究过程中选取温度、茶叶量、初始苯酚浓度和吸附反应时间为四个影响因素,苯酚吸附率为响应值。响应面法优化的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5.65℃,茶叶量0.59 g,初始浓度210.76 mg·L-1,反应时间67.42 min。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吸附率为9.90%,实测的苯酚吸附率与预测值基本符合,其值为9.58%,偏差为3.23%。  相似文献   

17.
将新型套管式微反应器应用于苯酚溶液的臭氧氧化处理体系,考察了套管式微反应器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温度、pH值和气液比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去除率随着套管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和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气液比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苯酚去除率则先增大后减小。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溶液在pH为11,气液比为13,套管内管孔径为10 μm,内外管环隙为250 μm,温度为25 ℃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UV—Fenton法降解苯酚溶液,研究其对苯酚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光照时间、苯酚初始浓度、H2O2和Fe^2+用量、溶液pH值等对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苯酚初始浓度为300mg·L^-1时,在光照时间为10min,H2O2浓度为20mmol·L^-1,Fe^2+浓度为3.6mmol·L^-1,pH值为4时,苯酚降解率可达98.37%。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参与是一种体制外民主参与的新形式,完善了公众参与的手段和渠道。但是,由于存在着非理性、道德缺失等诸多问题和局限性,对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了使网络参与走上规范性和有效性辩证互动的发展轨道,伦理的引导和规约必不可少,应对网络参与进行认同与反思前提下的伦理省思,使其在道德规范与制度引导下保持理性限度,并在自由与自律的张力中对网民进行道德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