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秀花 《甘肃科技》2014,30(16):130-131
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随机抽取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2010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各96例分为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和丙泊酚芬太尼组(PF)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5min、手术开始后10min、拔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拔管时间等。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佳,拔管后血压、心率比麻醉前有所降低(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PR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PF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稳定,术后恢复迅速,与芬太尼相比更具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静吸复合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2006年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 丙泊酚 安定 司可林诱导,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靶控输注,吸入氨氟醚,间断给仙林维持,记录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病人拔管后即刻、1h、3h、24h的意识状态、认识功能、伤口疼痛程度.结果:所有病人诱导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瑞芬太尼组麻醉恢复苏醒快、舒适,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都短于芬太尼组.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稳,停药后清醒快,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用于产科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诱导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手术并且必须行全麻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瑞芬太尼诱导组).监测患者入室(T0)、切皮(T1)、气管插管(T2)和拔管(T3)4个时间点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参数、所有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结果:切皮、插管两个时间点,A组患者血压、心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拔管时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平稳,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因此,瑞芬太尼可以安全地用于产科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4.
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80例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K组(氯胺酮组)和R组(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两组先给予静脉诱导后,术中麻醉维持K组采用静脉泵注氯胺酮和异丙酚,R组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及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用VAS方法)、麻醉苏醒等情况.结果发现: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但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术后苏醒恢复状况均优于K组(P<0.05).在相同的麻醉效果下使用瑞芬太尼的患儿术后苏醒快,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和异氟烷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4~10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与丙泊酚芬太尼异氟烷组(PFI组)。麻醉诱导后,PR组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PFI组持续输注丙泊酚,间断静推芬太尼,辅助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术中根据循环反应调整丙泊酚速度及芬太尼的用量。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无统计学差异,与PR组相比PFI组插管时及术中血压、心率波动较大;两组间在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语言命令反应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R组明显较短。结论与PFI组相比,PR组麻醉术中循环稳定,术后清醒迅速、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咪达唑仑、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芬太尼行麻醉诱导,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与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使用PCA泵镇痛;分别记录苏醒后(T0),术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不同时点PCA按压次数;24 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镇痛期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内VAS评分A,B组高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A,B组低于C组(P0.05);24 h镇痛泵的总按压次数A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与术前相比,A组术后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而B,C两组术后血压、心率下降(P0.05);3组患者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P0.05),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诱导后补注对插管期心血管的稳定作用.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227例,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SBP下降<30%者187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63例,B,C组各62例.用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注射诱导,2 min后A组直接气管插管,B,C组分别补注瑞芬太尼0.2μg/kg和丙泊酚诱导剂量的1/5,随后行气管插管,观察并测量三组气管插管完成时即刻(T1)、3 min(T2)、5 min(T3)的HR,SBP,DBP,并计算RPP;比较3组插管后4项指标的变化,并与基础值(T0)比较.结果与T0时相比,A组插管后T1,T2时的HR,SBP,RPP均明显增加(P<0.05),而B,C两组插管后T1,T2时HR,SBP,RPP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插管后T1时的HR,SBP,RPP均明显下降(P<0.05),而B组T1时的DBP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各时点HR,SBP,R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B,C三组的HR,SBP,DBP,RPP及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后补注适量的瑞芬太尼或丙泊酚均可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对有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丙泊酚较瑞芬太尼更利于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8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用量20μg/kg),舒芬太尼1组(S1组舒芬太尼用量为0.5μg/kg),舒芬太尼2组(S2组舒芬太尼用量为1μg/kg)。比较3组患者镇静后10 min时、麻醉诱导即时、气管插管后3 min、二氧化碳气腹、二氧化碳气腹15 min、手术结束时的SBP、DBP。推算MBP、HR、ECG、SpO2。观察患者手术结束时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初醒时间,气导管拔出的时间及拔管时患者SBP、DBP。推算MBP、HR、ECG、SpO2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1组和S2组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二氧化碳气腹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而F组患者的波动相对较大。S1,S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1组与F组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导管拔出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患者SBP、DBP、MBP、HR,S1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且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延长,部分患者需要加用阿片类药物拮抗药,使用拮抗药后部分患者有烦躁、不自主体动等并发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舒芬太尼0.5μg/kg,能良好的控制因气管插管,二氧化碳气腹导致的应急反应,维护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同时不影响患者术后的苏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羟考酮对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神经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55~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xy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羟考酮0.1 mg/kg、芬太尼1μ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情况,并记录拔管前1 min(T1)、拔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镇静镇痛评分及术毕不良反应(躁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Oxy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更短,拔管后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镇静效果更优,术后恶心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与芬太尼相比能更有效地抑制神经介入手术患者拔管期的应激反应,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对其麻醉效果的影响。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64例,以随机双盲法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麻醉诱导前十分钟对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定0.6μg/kg,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1.0μg/kg,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研究组麻醉诱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RA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5,10.561,19.233,8.035,2.775,10.644,P0.05)。两组T1、T2、T3时的CERO2、SjvO2、CjvO2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且拔管后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t=16.623,6.36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29,P0.05)。在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十分钟,应用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显著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且镇静效果良好,有助于维持患者脑氧代谢和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静吸复合全麻下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50例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硝普钠组)行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控制性降压期间两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差别不大(P〉0.05),A组心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静吸复合全麻下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可达理想的降压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琥珀酸索利那新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入选的60例小儿尿道下裂患者根据个体病情选择适当的尿道成形术,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患儿于手术当日起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3 mg/次,1次/d,服用7 d;对照组(30例)患儿在出现膀胱痉挛疼痛时予以吲哚美辛直肠栓剂25 mg作镇痛处理.记录术后7 d患儿膀胱痉挛每日发作次数、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记录患儿术后3 d内每日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和急迫性尿失禁次数;观察患儿术后并发症尿道瘘和尿道狭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每日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3 d内平均排尿次数和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单次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道瘘和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服用琥珀酸索利那新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术后膀胱痉挛,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符合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烫伤宁是否具有镇痛抗炎作用,为其冶疗烫伤提供药效学依据。采用小鼠扭体、激光致痛等模型观察烫伤宁的镇痛效果,用小鼠耳肿法观察烫伤宁外用对急性渗出性炎症的影响。结果为烫伤宁无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原药及稀释2~8倍(按02mL/10g体重给药),均显著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大鼠浅Ⅱ°烫伤创面外涂烫伤宁原药及稀释4、16倍药液1mL,可显著提高激光致痛的痛阈。正常耳廓涂药不能对抗二甲苯所致耳肿胀。  相似文献   

14.
传统手术及内镜治疗鼻息存在诸多缺点:出血多,复发率高.采用术前1周及术后3天给予强的松口服,术后连续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喷鼻6个月,明显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静脉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镇静评分和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能够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表现,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6.
观察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Lee分级≥Ⅲ级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入选的46例患者均经肾活检证实可确诊为IgA肾病(IgAN) , Lee分级≥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单用阿魏酸钠; B组: 尿激酶(UK) 联合阿魏酸钠。结果表明,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等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而且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组的疗效更为明显。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Lee分级≥III级的IgAN疗效优于单用阿魏酸钠, 并可改善患者的纤溶能力, 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2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左主干病变STEMI患者,根据左主干病变和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分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89例、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136例;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PCI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各组近期和远期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KillipⅢ~Ⅳ级、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病变狭窄程度、中度以上钙化率、合并2支或3支血管病变率均明显高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P0.05).PCI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2.3±0.9)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轻微出血发生率为14.6%,高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的6.6%(P0.05);大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PCI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PCI治疗后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STEMI合并左主干病变可有效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近期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抗感染情况,探讨术后感染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腹腔镜手术患者341例作为研究对象,腹腔镜子宫全切和次全切手术(A组)172例(污染类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术(B组)169例(清洁类手术),再依照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3,7 d和未使用抗菌药物分为Ⅰ~Ⅳ4个亚组,对比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退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使用抗菌药物的AⅠ~AⅢ3个亚组中AⅠ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明显短于AⅡ,AⅢ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明显长于AⅠ~AⅢ亚组,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AⅠ~AⅢ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Ⅰ~BⅣ4个亚组之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和术后感染率与BⅠ~BⅢ亚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于清洁类手术患者术后不必给予抗菌药物,污染类手术延长术后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与感染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缩短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脱细胞生物敷料对小型猪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巴马实验用小型猪24头,雌雄不限,体质量(15±3) kg通过铜锭制备大小为4 cm×6 cm的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脱细胞生物敷料,空白对照组使用脱脂棉纱布。术后1、2、3、4周统计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并进行临床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创面羟脯氨酸含量检测,分析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试验过程中动物全部存活,且无创面感染情况发生,试验组术后创面干燥,2周结痂,3周脱痂并长出被毛;空白对照组术后1周创面表面局部有渗出,其余部位干燥,2周结痂,4周脱痂并长出被毛。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为(20. 83±0. 75) d,空白对照组为(27. 33±0. 82) d。2周和3周时两组创面愈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术后3周皮肤各层结构清晰,烫伤面基本愈合,4周时皮肤各层结构完整;空白对照组皮肤各层结构和附件的形成与试验组相比皆滞后6 d左右。术后1周、2周和3周两组创面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羟脯氨酸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脱细胞生物敷料能够有效促进烫伤创面愈合,可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