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去除特性.为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提供便于实施的工艺.方法将A2O工艺与生物膜法结合,通过向反应器好氧池中投加聚氨酯流化填料强化脱氮除磷效率.结果经A2O工艺处理的系统出水COD质量浓度为33.1 mg/L,NH+4-N质量浓度为4.56 mg/L,TN质量浓度为14 mg/L,TP质量浓度为0.43mg/L,好氧区对于TN的去除最高可达系统TN去除率的14.2%,好氧区内TN的流失说明系统中出现了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城市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结论 A2O工艺对于水质水量的变化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投加填料后,即使在进水水质波动很大的情况下,系统对于水中污染物仍能保持很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2.
曹荣祥 《科技资讯》2013,(8):166-167
某县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卡鲁塞尔氧化沟、絮凝沉淀池的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出水COD、BOD5、TN、NH4+-N、TP、SS浓度分别低于为47 mg/L、7.8 mg/L、11.4mg/L、2.8 mg/L、0.5mg/L、7.8 mg/L,出水pH在6.95~7.77之间变化,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要求。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污水处理厂分别实现COD、BOD5、TN、NH4+-N和TP减排4340、1184、255、258和24 t。  相似文献   

3.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Spiral Up-Flow Reactor,SUFR)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对污水中COD、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浓度分别低于28 mg/L、10 mg/L和0.5mg/L.本文对螺旋升流式反应器脱氮除磷系统中的反硝化吸磷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适当的COD浓度和DO浓度有利于同时反硝化吸磷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硝化液回流比对水解-A/O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碳氮比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研究不同硝化液回流比情况下水解-A/(缺氧-好氧)O工艺脱氮效果,并以相对小时去除量为评价量,讨论回流比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A/O工艺对COD,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4.0%,64.2%,98.2%和73.2%,出水除TP和SS外,COD,TN以及NH4+-N都达到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高硝化液回流比工况下,工艺运行效果更好;在硝化液回流比为200%的工况下,该工艺系统和水解池出水COD,NH4+-N,TN及TP比硝化液回流比为100%时分别低8.90,0.07,3.74,0.58mg/L和25.40,6.22,4.09,1.46mg/L.通过物料衡算,采用相对小时去除量的比值作为评价量,评价结果表明:在较高硝化液回流比条件下,水解池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增强,减轻了A/O生物池的去除负荷,进而增强了整个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温污水脱氮效率低的实际问题,研究了利用三级A/O工艺模拟处理低温城市污水的规律.反应器在A,O池容比为1:1、进水温度(10±0.5)℃、水力停留时间(HRT)8 h、污泥停留时间(S R T)40 d、进水流量分配比为5:4:4的条件下连续运行50 d.结果表明:系统对碳源进行了合理分配,促进了反硝化作用从而提高了缺氧段TN的去除效率,出水COD为18~35 mg/L,出水T N低于12 mg/L.污泥浓度呈梯度降低分布,利于富集世代时间不同的微生物.由OUR、镜检和SEM分析结果可见,微生物菌群活性较高且具有稳定性.微生物属水平中具有丰富的反硝化功能细菌.研究证明低温多级A/O系统污水脱氮效率主要受硝化过程限制,硝化作用耗时长、硝化菌活性低是H N4+-N去除不彻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纤维式组合填料A~2/O工艺体系中当采用甲醇、葡萄糖和乙醇作为系统碳源时,得到甲醇作为外加碳源时,系统运行效果最佳,出水TN、NH_3—N、TP和COD质量浓度分别为14.99、18、1.04、64mg/L,TN、NH_3—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5.81%、81.43%、86.21%和84.58%.研究三种碳源对反硝化的响应时间得到,甲醇的反硝化响应速度最快,硝酸盐氮被完全去除的时间为20 min.对A~2/O工艺的碳源补充分析研究得到,当外加碳源(甲醇)投加比例为1∶2∶0,投加量为400 mg/L时,A~2/O工艺运行效能最佳,得到TP、TN、NH_3—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是86.64%、87.84%、94.87%和89.18%,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0.46、15.21、7.18、42 mg/L.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曝气强度下,对比分析了MBSBBR与SBR两系统对低浓度生活污水中COD、NH+4-N、TN和TP去除效率影响,并在冬季验证低温条件下两系统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曝气量变化对MBSBBR与SBR系统去除COD影响不大;曝气量由高到低整个过程中MBSBBR系统NH+4-N和TN去除效率优于SBR。其中TN去除率在较低(0.4 m3/h)的曝气量下高于高的曝气量(0.8 m3/h),但过低的曝气量(0.1 m3/h)影响系统NH+4-N去除;曝气量在0.4 m3/h时TP去除效率略高。冬季低温运行时MBSBBR在COD、NH+4-N和TN去除率相对于传统SBR具有优越性,去除率可稳定在90%、80%、60%左右,两系统的TP去除率无明显差别,MBSBBR系统低温运行时出水COD、NH+4-N、TN和TP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滨海高新区建设,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建设滨海高新区某10000,m3/d污水处理厂。项目通过详细的调研、论证、对比,确定采用预处理A2O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生态处理工艺,建成后利用接种方式培养活性污泥。自运行以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 31.3~40.2,mg/L、BOD 8.1~8.4,mg/L、SS 8.2~8.6,mg/L、NH3-N 3.8~4.2,mg/L、TN 9.6~10.8,mg/L、TP 0.39~0.4,mg/L,运行效果良好,稳定性高,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SBR工艺中,应用一种新型的纳米活性碳纤维悬浮填料,考察其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并确定其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表明:以进水30min—曝气4h—搅拌2h—沉淀1h—出水30min—闲置30min为最佳运行工况,在此工况运行时,进水NH3—N(氨氮)浓度为16.2~31.8 mg/L,出水NH3—N浓度为0.22~1.55 mg/L,NH3—N(氨氮)去除率为98.6%~95.1%;进水TN(总氮)为19.8~39.1mg/L,出水TN为5.94~13.68mg/L,TN去除率为70%~65%;进水TP(总磷)为3.2~4.5 mg/L,出水TP为0.46~1.13 mg/L,TP去除率为85.6%~75%,系统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同时还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以及较好的反硝化除磷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组合工艺"缺氧SBR-UASB-好氧SBR"处理高COD、高氨氮、低BOD/COD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提供一种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经济、有效的模式.方法在500%回流比下联合启动反应器,系统进水量保证3L/d,调整最佳运行周期,逐步提高回流比并测定各反应器出水COD、NO3-N、NO2-N、TN、NH4-N.结果当回流比达到2200%,系统对COD、NH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30%、92.12%、90.57%,出水COD质量浓度49.52 mg/L,NH4+-N质量浓度2.14 mg/L,总氮质量浓度38.71 mg/L.回流比的提升导致系统硝化类型的改变.结论最佳工艺参数下,经由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直接排放标准.回流比的改变导致亚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μAOB和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μNOB比值发生变化,系统硝化类型从短程硝化向全程硝化过度.  相似文献   

11.
盛闯  暴强 《科技资讯》2011,(3):139-139
采用一体化A/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在进水COD:355mg/L,BOD5:223mg/L,NH3-N:38mg/L,SS:220mg/L时,出水COD:52mg/L,BOD5:18mg/L,NH3-N:10.4mg/L,SS:25mg/L,出水水质稳定,且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除残余NH4+-N及通过反硝化去除NO2--N和NO3--N深度脱氮.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渗滤液ρ(COD),ρ(TN)和ρ(NH4+-N)分别为14.8,1.8和1.3 mg/mL,最终出水ρ(TN),ρ(NH4+-N),ρ(NO2--N)和P(NO3--N)分别为28,4,3.4和1.9 mg/L,获得了大于98%的TN和NH4+-N去除率.晚期渗滤液ρ(COD)为2.5 mg/mL;ρ(TN),ρ(NH4+-N)分别为3.0和2.9 mg/mL时,获得99%以上的TN和NH4+-N去除率.最终出水ρ(NH4+-N),ρ(NO2--N)和P(NO3--N)都小于10 mg/L,最终出水ρ(TN)为26~32 mg/L.  相似文献   

13.
薛亚军 《科技信息》2010,(29):I0385-I0386
介绍了采用水解酸化+UCT+混凝+消毒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及调试运行实例。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在进水COD为415mg/L,BOD5为203mg/L,SS为311mg/L,NH3-N为36mg/L,TN为44mg/L,TP为4.3mg/L时,出水COD为24mg/L,BOD5为8mg/L,SS为6mg/L,NH3-N为4mg/L,TN为10mg/L,TP为0.3mg/L,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2%、96.1%、98.1%、88.9%、77.3%、93%,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的A类标准。同时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该项工程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及调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改良A/A/O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各指标的运行情况。对该厂进行了工艺调试和优化,结果表明,设计进水水质指标COD、NH4-N、TN、TP、SS分别为80~280 mg/L、14~26 mg/L、20~50 mg/L、1~2.5 mg/L、50~140 mg/L,设计出水水质指标分别为≤80 mg/L、≤4 mg/L、≤10 mg/L、≤0.4 mg/L、≤20 mg/L,去除率分别为≥85.7%、≥87.5%、≥57.1%、≥87.5%、≥94.4%,污水的出水水质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5.
高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1):5120-5123
针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沿湖村落面源污染问题,提出A2/O生物膜反应器与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村落生活污水中试研究。实验条件:温度为(15—20)℃。组合填料投配比为75%,一段好氧仓1、2和二段好氧仓3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6 h、4.3 h,溶解氧浓度分别为2.5 mg/L、1.8 mg/L,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孔隙率40%,水力停留时间1.6 d。稳定运行两个月的结果表明:脱氮除磷效果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稳定而良好,出水COD、BOD、NH3-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34.09、9.17、2.72、12.33和0.46 mg/L,均达到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模拟废水为对象,在传统的流化床反应器内,将活性污泥和经驯化的反硝化污泥按适当比例混合后,用聚乙烯醇(PVA)加适当添加剂将其包埋,并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NH4+-N平均为53.60mg/L,COD为281.19mg/L,HRT12h,调控温度、溶解氧、pH等,出水亚硝化率和TN去除率分别可达95%和85%以上,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较理想.当进水COD含量从150mg/L增加到750mg/L,TN去除率从73.66%提高到96.79%.适合包埋颗粒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最佳溶解氧浓度约为4.0mg/L.当pH一直维持在8.0左右,温度从30℃降到25℃过程中,短程硝化反硝化并未遭破坏.当温度维持在25℃,pH从8.0降到7.5,连续运行约5个周期后,短程硝化反硝转变为全程的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A-A2/O工艺流程、原理及特点和工程设计要素,并考察了该工艺在污水处理厂实际运用中的效果,研究表明:污水厂 COD、 NH3-N、 TN、 TP 等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3%、73.2%、58.8%、93.6%,出水浓度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8.
以缺氧/好氧生物膜系统处理碳氮质量比为3.45±0.77的生活污水,当内回流比(R)为250%~300%时,重点考察低温下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内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HRT)(19.2 h→30.3 h),较好地适应了季节性降温(25.2℃→14.6℃),出水COD((51.1±6.3)mg/L)和NH4+-N((2.76±2.02)mg/L)质量浓度分别达一级B和一级A标准。SND脱氮率受低温影响较小,当水温为(23.0±1.6)℃(R=250%),(19.5±0.9)℃(R=300%),(17.1±0.6)℃(R=300%)和(15.1±0.4)℃(R=300%)时,可去除进水中39.4%~47.3%的总氮TN,出水TN质量浓度分别为(18.44±2.60),(13.92±3.16),(14.93±2.19),(14.11±2.14)mg/L。同步反硝化成为发生SND的关键,平均厚度为323~1 143μm的载体生物膜可形成缺氧"微环境",并在长HRT下有效利用原水中的缓慢降解碳源,发生内源反硝化。在DO质量浓度为(3.5±0.5)mg/L,碳氮质量比为2.5~3.3时,MBBR内的生物膜可实现速率为0.353 mg/(L·h)的同步脱氮。  相似文献   

19.
王诚  袁斐翱 《科技资讯》2011,(23):34-34
倒置A2/O工艺运行稳定,抗冲击能力较强,出水COD、BOD5、NH3-N和TP指标均达到GB18918-2002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由于碳源不足,采用传统A/O工艺处理难以出水达标.采用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碳氮比污水进行实验,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合理调配碳源,提高碳源利用率,确定了不同m(COD)/m(N)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有效提高碳源利用率和脱氮效率;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h,混合液回流比为2.5,温度为30℃时,系统碳源利用率和TN去除率达到最高;在不同m(COD)/m(N)条件下,TN去除率随着m(COD)/m(N)的减小而迅速降低.当进水m(COD)/m(N)为2~4时,TN去除率低于60%,处理效果不理想:当进水m(COD)/m(N)约为5时,TN去除率达到71.3%,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20 mg/L,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当m(COD)/m(N)为6~7时,TN去除率大于80%,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1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