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团结和善、爱好和平、求是务实、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趋势,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郭秀梅 《科技信息》2008,(18):278-27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解读中华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以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使中华民族精神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应成为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代表着一定的先进性,在学生中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应首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培养大学生党员具有扎实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加强对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非常迫切和重要且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应成为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代表着一定的先进性,在学生中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应首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培养大学生党员具有扎实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1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一部中国革命史,正是记录了鸦片战争以来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它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素材。中国革命史集近现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大成,包含了爱国主义内容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1、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国内反动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祖国独立、统一、富强是近现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主…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日本侵略者展开生死搏斗的壮丽史诗。本文粗略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0.
徐海亮 《科技资讯》2010,(33):243-24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国防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思想是国民在生存中自发产生的一种意识,表现了国民对祖国极其深厚的情感。民族生存对空间的需要,产生了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个体生存对群体的依赖产生了维护整体利益的历史责任感;保持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种的延续的愿望产生了独立自主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生存竞争的本能产生了忧患意识和奋进精神。所以爱国主义是民族生存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丰富着这种民族精神,同时也创造形成了许多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伟大的劳模精神等。  相似文献   

13.
陈红梅  康涛 《科技信息》2009,(28):82-83
本文运用文献法、逻辑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等院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防是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自由行动和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发展程度,国防的本质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忧患意识,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由于高等院校是祖国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是国防力量的重要输入保证,因此,抓好高等院校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对我国的国防事业至关重要。高等院校国防教育必须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推进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气中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提高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历史英雄事迹、民族精神的激励,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我国现实成就的歌颂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规划和部署,各行各业掀起了精神丈明建设的热潮。本丈拟就体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谈谈粗浅的看法。一、体育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作用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爱国主义历本是中国人民团结全十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色机地统一于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因此,强化爱国意识,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思想保证。体育运动的国际性和…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富强。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在给发展中的民族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这种冲击和挑战的极其重要的选择。这就要努力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就要处理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就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如何结合闽西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民族是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历来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团结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的青少年。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园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  相似文献   

20.
王颖 《当代地方科技》2012,(2):151-151,175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爱国主义引领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最终实现公民人格价值,将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走出一条创新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