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多族群语言的接触与交融——贺州本地话研究》,不仅丰富了广西语言研究的成果,而且还填补了贺州本地话比较研究的空白。该书最值得称道的是从点到面、从面到体、从体返点的研究方法。作为方言研究的课题,贺州方言在广延化和精细化方面值得作者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2.
龙门县有两种方言:客家话和本地话,“本地话”的语言性质尚待研究,总的来说与相邻的粤方言和客方言密切相关.左潭镇禾仓村在龙门县城西边18公里处,龙门左潭话虽然具有一部分客家话的特征,但仍保留了一些粤语语音上的重要特点,应该划归粤语.  相似文献   

3.
试论衡山方言中“咕”、“哒”与普通话“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山方言(即前山话)中的助词"咕"、"哒"在其分布、意义、时态特征等方面与普通话助词"了"有所不同,通过比较,从而对衡山方言"咕"、"哒"的功能得到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富川县“梧州话”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川县“梧州话”是该县的主要方言之一。它与贺州“本地话”极为相似,尤与钟山话更为接近。属桂北平话系统。  相似文献   

5.
张丽 《科技信息》2011,(13):587-587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菏泽方言俗称菏泽话。菏泽话就像菏泽人一样淳厚、耿直,特点鲜明。本文简单的谈了一下菏泽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使我们在学习普通话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方言辨正,在方言区积极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6.
不同来源的语言成分叠置的现象不仅见于语音、词汇系统,也发生于语法系统。零陵话的否定副词"很"的语法功能、句法分布与"不"有相同之处,但"不"出现的条件比"很"更宽松。通过与周边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比较,联系本地历史背景和相关语言现象,可以推定零陵话的否定副词"很"是从勉瑶语的否定词[n]音变而来。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横向传递"的结果,因此解释方言现象不能拘泥于某一方言内部,而要从相邻的语言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7.
贺州桂岭本地话通用量词“头”,构成“数+头+名”格式,可称量所有的动物。还可构成“数+头+数”、“头+名”等格式。其中一些构式具有显著的地城方言特点。  相似文献   

8.
由于居住地区的不同,人类拥有了各种各样的方言。就拿江浙一带来说,就有苏北话、宁波话、苏州话、无锡话、绍兴话等等。那么,动物有没有“方言”呢?20世纪70年代,美国鲸类学家罗杰斯·佩恩夫妇发现,大西洋和太平洋里的座头鲸的叫声是不同的。之后,日本海兽学家黑木敏郎也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大西洋里的关东海豚与太平洋里的关东海豚有9种语言是互相可以通用的,但另一半语言则是各自所特有的,彼此都无法听懂。此外,科学家还发现威德尔海豹也有“方言”。想与鸟儿成为亲密朋友的你,一定更想知道鸟类是不是也有“方言”呢?不久前…  相似文献   

9.
龙岩城关话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话属闽南方言,在语音上它具有闽南方言的某些共同特点,由于长期受客家方言的影响,龙岩话同客家方言又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通过龙岩话同部分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的对比,揭示龙岩话的闽南语特征和客家方言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可"在山西榆次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其语义功能也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可"存在差异性,榆次话中的"可"有三种常用用法。它们所体现的程度义较为突出:一种突显了程度的强调意味,一种强调程度的弱化。另外,"可不"句式体现了其肯定标识性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从江苏来到古城西安打拼。弹指一挥间,已有二十余年。如今,我已习惯了吃用“大老碗”盛的羊肉泡馍,习惯了吃调着鲜红油泼辣子的面条;听惯了带着浓浓秦风秦韵的老陕话,还学会了不少本地方言呢;在地理环境上,我熟悉西安的大街小巷,我的身上渗透着数不清的陕西元素,我常以自己是陕西人而自豪。  相似文献   

12.
林薇 《科技知识动漫》2010,(18):106-106
如今,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已明显地意识到语文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而且也有许多非常好的方法去引导、帮助学生来积累语言文字。学生的语言积累应该说是有了一定的厚度的。但是,我们却发现在语言运用中,还是经常遇到学生的表述不完整,有时会词不达意或者直接把方言变成普通话,不能连贯地说几句话或一段话,用的词汇单调、重复、贫乏。  相似文献   

13.
河南罗山地处鄂豫皖3省交界,多种方言在这里发生广泛接触,造成了比较复杂的方言状况。罗山定远话属于中原官话中的信蚌片,又深受孝感方言影响。定远话这种复杂的方言接触的特征在疑问代词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定远话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么”“几”“多”“谁”等几组,各组中均有独具定远话特色的疑问代词形式,如“哪个。…‘么搞…‘几咱…‘多长远…‘谁个”等。  相似文献   

14.
挂岭镇是贺州市八步区所辖的一个镇,客家话在桂岭镇分布极广,是除本地话以外影响很大的一种方言,而且不同于贺州市其他镇上的客家话,在声韵调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话中,一些声母为j,q,x的字,其中j,q,x的读音会由舌面音变为舌尖音,而这些读音是用汉语拼音无法标出的。因此将j、q定义为舌尖齿舌面前音,将x定义为舌尖齿音。本文将对河南话中的这些字词加以汇总,探究其发音规律,并对其是否能进行国际音标标注加以探索。从而达到准确标记河南方言、保护方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马燕  魏华 《甘肃科技纵横》2012,41(6):143-144,14
本论文结合实际语音调查,通过分析录音比较了兰州话韵母对本地大学生英语元音发音的影响,归纳出兰州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习得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重庆方言中,副词"好"加上形容词(文中用"好+A"表示)的形式在句法中有一些固定的语法意义。"好+多/大/久"是疑问句中的高频词语,可以询问范围,也可以询问特指内容;"好+A"的否定形式"好+不+A",表示"对眼前事、物的暂时性否定"。"好好"修饰动词可以指"对行为动作很满意",也可以表示讲话者"希望、建议、提醒受话者如何",还可以传达讲话者"对受话者目前的行为不满,并且希望对方放弃目前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下里话是阳山县黎埠镇的一种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均有它的音韵特点,综合其语音特点以及从移民史来看,下里话是粤语的一种次方言。  相似文献   

19.
客赣地点方言的区分,实践上尚有不够清晰之处。有学者把永新方言说成是客家方言,可是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仅在语音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二者的方言系属。井冈山与永新相邻,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语音上的区分,对整个客赣方言语音上的区分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统计、内省、比较的方法,得出浮梁话常用量词242个,与普通话量词系统进行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浮梁话量词“个”泛化运用;2.浮粱话量词孑遗现象;3.浮粱话一些特色量词;4.浮梁话没有复合量词.基本上没有表达形象色彩意义的量词;浮梁话量词与普通话量词进行小类比较时存在一个差异等级.本文按从大到小的顷序给出了这种差异等级序列,而且其它方言量词与普通话进行类似的比较时也存在这种差异等级序列,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浮梁话是比较有特色的方言,浮粱话有自己特有的量词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