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语中的字母词应该是字母和字母与汉字、数字、原形词共同构成的汉语系统的词。字母词可分为:西文缩略语字母词;混合类字母词;区别类字母词;汉语拼音缩略语字母词和表形状字母词五大类。汉语中运用字母词,首先要考虑表达的需要,不能一禁了之。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然,也是汉语发展的历史趋势。还要考虑大多数中老年人不懂外文的现实状况,应采取“疏而不堵”的策略和持慎重选用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长期存在着外来词的使用规范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单独使用外文字母词既不合法、表达意义又不够明确,容易在言语交际中造成误解,因此,不应提倡单独使用外文字母词。应区分不同情况,规范使用外文字母词:有些外文字母词在汉语中已有对应的意译词语,就不应当再使用;有些外文字母词在汉语中一时难以作出简短而又明确的意译,应当在外文字母词后加汉语注释。规范使用带外文字母的词语可与规范使用外文字母词作同样处理。从汉语外来词溯源、形式及影响和规范四个角度看,外来词在使用中存在着外文化入侵及表意不清两大问题,外来词使用应该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3.
外来语进入汉语,大致有四种形式:(一)用汉字记录外来词的读音直接使用;(二)在音译的基础上附加指类名词;(三)音与意的结合改造;(四)为外来词选择对应的汉语词,即意译。汉语中发展史证明,外来词的地闸是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的时代产物。我们不拒绝外来词进入汉语,但不加节制地盲目引入使用不规范的词语,不利于民族语言的运用。审慎精选和统一规范,是借用外来语丰富本语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字母词的语法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性分析和量化考察的基础上,尝试从字母词的语素构成、语法类别和句法功能等角度,对字母词的语法特征作一番浅探。认为构成字母词的语素可分为三类:字母语素、汉字语素和数字语素;所有的字母词基本可归入名词、动词、区别词及其他特殊词语成分,并具有各自一定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与信息网络的发展,汉语中的外来词语越来越多,这是经济与文化繁荣的标志。现在外来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汉语对外来词的翻译一直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方式:音译法、意译法、仿译和音译兼译法。本文就外来词的主要翻译方法:音译法,从不同的理论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日文汉语与中文对应词语的词义、用法比较史顺金,冯俊晖0引言日本文字有三种形式,即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其中,汉字词语可分为汉语和和语两类。它们的划分,主要依据该词语的汉字读音,音读(古代中文汉字读音的模仿音)则为汉语,训读(日本固有读音)则为和语。汉...  相似文献   

7.
对“外来词”的再审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外来词”的界定,学术界有诸种观点,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局限性,本文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把“外来词”分为两类:“译词”和“借词”,“译词”以音译为核心,兼收某些带有意译成分的形成;“借词”则专指源于日语的汉字词。  相似文献   

8.
杨运雄 《科技信息》2010,(16):127-127
外来词指直接从其他语言接受新词语,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大量存在外来语,其总词汇已达百万之巨。从事英汉翻译,难免采取各种方式,如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等,将之译为汉语新词。这固然丰富了汉语表达方式,然而,那些外来语式汉语表达,在汉字作为表意性文字系统里,是否得体仍值得再探讨。本文采取辩证观视角,从汉字表意性根本出发,以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词为实例,分析汉字表意性和外来语音译及其冲突,并结合我国语文专家所提倡的维护汉语语言纯洁性和统一性的观点,希望谨慎对待翻译而来的汉语外来词。  相似文献   

9.
字母词的大量涌现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但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书写形式和读音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在量化考察的基础上对字母词作较为精细的界定,并就词形和词音的规范提出自已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论述两个问题:一个是阐述汉字夹用汉语拼音的好处:可以弥补汉字在表音功能上的缺陷;能够对精简汉字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统一译名,统一读音,有利于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汉语规范化;有利于普及与巩固汉语拼音方案的知识.另一个是提出汉字夹用汉语拼音的试验范围:感叹词、拟声词、助词、音译外来词、生僻字以及口语中有音无字的词.作者认为汉字夹用汉语拼音这种试验是值得提倡的,它既是完善现代汉语记录系统的一项措施,又是《汉语拼音方案》扩大实际应用的一项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1.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字母词开始大量涌入广大人民的语言生活。对此,许多人持欣赏的态度,对字母词大加赞扬。但从字母词的语音、字形、语义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字母词只是外语词汇的借用,各个方面还保留着外语词汇的特征,它并没有被汉化,也不属于汉语词汇。字母词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真正融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分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直音类词语注音方法,发现“直音”非纯粹的注音术语,还兼有析形、辨义等功能。朱熹选择注音字是有意而为之,被注音字与注音字之间往往存在着古今、通假、同源、异文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谢章铤《说文闽音通》正卷共考证261个词语,考证了一批福州方言本字、记述了一批福州方言词语、记录了一批福州方言字音,并引证文献解说字义,辨明这261个词语中的古今字、俗体字、假借字,在闽方言词考证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某些失误。  相似文献   

15.
上古汉语词汇研究中对合成词作为专题探讨的目前还比较少见,通过分析《晏子春秋》合成词词汇内部结构,可以揭示各类合成词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层次,进而挖掘合成词所蕴藏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并积极追求学术创新,用独特的视角阐发出新的合成词词汇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上古汉语词汇研究中对合成词作为专题探讨的目前还比较少见,通过分析《晏子春秋》合成词词汇内部结构,可以揭示各类合成词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层次,进而挖掘合成词所蕴藏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并积极追求学术创新,用独特的视角阐发出新的合成词词汇系统。  相似文献   

17.
探讨性地分析了现代英美俚语中缩写词、缩略词和简化词的构词规律。缩写词是由一个短语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缩略词是指由某个单词的前几个字母、中间几个字母或首尾字母组成的词,简化词指的是那些取字母的形状,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及发音特点而形成的简化字。这些规律表明了英语将在词、句子和语法方面不断简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英语单词有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之分。本文对A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概括了5条拼读规则,对规则的例外概括了3条语音演变规律,从历时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些规则的来历以及为什么会有例外。A在非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又分为2种情况:模糊音和非模糊音。作者认为这是英语拼读规则的核心内容,掌握了这些就基本上掌握了英语的其他拼读规则,对学习英语有极大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