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8.0×10-3 mol/L HCl-2.0×10-3 mol/L KI介质中,吖啶橙(AO)在515 nm处有1个同步荧光峰.当有NO-2存在时,NO-2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I-3与AO形成缔合微粒,在320,560 nm处产生2个共振散射(RS)峰,在470 nm处产生1个同步散射峰.NO-2浓度在0.068~7.36 mg/L范围内与320 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水中NO-2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光谱研究结果表明,(AO-I3)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RS增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机械抛光金属衬底表面对Rh6G的荧光增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激光光谱法,对吸附在机械抛光金属表面的Rh6G分子的荧光增强和淬灭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银和铜表面均对Rh6G荧光辐射具有增强作用,且银表面增强效果优于铜表面.Rh6G荧光分子与金属衬底表面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银表面仍会增强Rh6G的荧光辐射,而铜表面则表现出荧光淬灭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8.0×10-3mol/LHCl-2.0×10-3mol/LKI介质中,吖啶橙(AO)在515nm处有1个同步荧光峰.当有NO-2存在时,NO-2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I-3与AO形成缔合微粒,在320,560nm处产生2个共振散射(RS)峰,在470nm处产生1个同步散射峰.NO-2浓度在0.068~7.36mg/L范围内与320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水中NO-2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光谱研究结果表明,(AO-I3)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RS增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氧化还原方法,在多孔氧化铝膜(Anodic Aluminum Oxide,AAO)模板中直接反应生成银纳米颗粒(SNPs),制备出一种新型的AAO/SNPs纳米复合结构衬底.在532nm连续激光的激发下,研究了位于该纳米复合衬底上Rh6G分子的荧光增强效应.结果表明,AAO/SNPs纳米复合衬底对Rh6G的荧光发射强度与未经SNPs修饰的AAO对Rh6G的荧光发射强度相比,增强倍数可达6倍左右,而且荧光增强因子与AAO的孔径大小有关.此外本文还运用局域场增强理论对纳米复合体系中的荧光增强效应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探讨了空间周期调制的金属纳米复合衬底对表面增强荧光效应的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5.
IO3--I3--吖啶红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过量的I-存在的稀盐酸介质中,当有IO3-存在时,IO3-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I3-与吖啶红、吖啶橙染料均可形成离子缔合微粒。吖啶红、吖啶橙分别在540、480 nm有较强吸收峰,在550、520 nm有较强荧光峰,吖啶红体系在605 nm处产生1个较强的共振散射(RS)峰,IO3-浓度在1.0×10-7~4.0×10-6mol/L与605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吖啶橙体系在560 nm处产生1个较强的共振散射(RS)峰,碘酸根浓度在2.0×10-7~1.2×10-5mol/L与560 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食盐中碘酸根的一种共振散射光谱法。采用此体系测定食盐中碘酸根,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荧光素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8.0 Tris-HCl缓冲溶液中,荧光素在515 nm处有1个荧光峰.当加入银-邻菲罗啉后,荧光峰降低,荧光猝灭强度ΔF与银离子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06×10-7~1.20×10-4mol/L,回归方程为ΔF=3.08×105C+2.452(mol/L);相关系数为0.997 7;检出限为8.08×10-8mol/L.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选择性较高的测定痕量银的荧光分析法.  相似文献   

7.
在盐酸介质及硼酸存在条件下,Mo(VI)催化溴酸根离子氧化I-形成I2,I2与硼酸及聚乙烯醇(PVA)反应形成蓝绿色络合物,在670nm处有一个最大吸收峰,在369nm处有一个最大共振瑞利散射峰。在选定的条件下,其吸光度和共振瑞利散射强度随着溴酸根浓度增大而线性增强,由此建立了光度法和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饮用水中溴酸根的新方法。BrO-3质量浓度分别在0.1~2μg/L和1~30μg/L与共振瑞利散射强度增大值ΔI和吸光度增大值Δ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05μg/L和0.5μg/L。采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溴酸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以荧光素为指示剂,荧光法间接测定痕量Cr(Ⅵ)的新方法.在pH6.7~7.5中性缓冲介质中,I-与荧光素反应,使荧光素的荧光猝灭,当加入Cr(Ⅵ)时,Cr(Ⅵ)与I-反应使体系荧光增强.体系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90nm和515nm,测定Cr(Ⅵ)的线性范围为6.0~80μg·L-1,回归方程ΔF=0.26+1.02C(μg·L-1),相关系数r=0.9987,检出限为2.6μg·L-1.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Cr(Ⅵ)的测定,并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6%~103%之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高选择性的、非标记、操作简单的检测Hg~(2+)的荧光分析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260 nm波长下测吸光度,对DNA进行定量分析,准确测定实验所用DNA片段的浓度;利用荧光光谱法,在激发波长为445 nm,扫描范围为455~650 nm下,检测单碱基T/T错配的双链DNA探针加入核黄素和Hg~(2+)前后,核黄素的荧光信号的变化。结果单碱基错配的双链DNA能有效检测10~200 nM Hg~(2+)。该体系的荧光比率(F/F_0)与Hg~(2+)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F/F_0=0.000 9C(nmol/L)+0.004 9,相关系数r~2=0.993 0,检出限为3.3 nM (S/N=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37%;样品回收率为100.8%~103.3%。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Hg~(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合成了牛磺酸水杨醛希夫碱,探讨了镉离子与合成的希夫碱之间的反应.在NaH2PO4-NaOH缓冲溶液介质中,镉离子能使其荧光强度增大,荧光强度增大的程度随镉离子的浓度增大而增大.考察了试剂与镉离子反应的最佳条件,在λex/em=295/415nm处,镉离子的浓度在40-600ug/L时,荧光增强量ΔF与镉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量镉离子的直接荧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中性的BR (Britton-Robinson,H3PO4-HAc-H3BO3)缓冲溶液中,肝素钠与劳氏紫形成离子缔合物,在564 nm处生成新的瑞利共振散射(RRS)峰,随着肝素钠浓度的增加RRS峰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劳氏紫瑞利共振散射荧光测定肝素钠的新方法.该方法在0.025~0.500 mg/L内RRS强度与肝素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I=0.125+16.88p(mg/L).用于肝素钠注射液含量测定,平行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7%~3.01%,方法回收率为104.0%~106.4%,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磺化杯[6]芳烃-洛美沙星-CTAB体系的荧光光谱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洛美沙星(LFLX)与磺化杯[6]芳烃(SC6A)的包合作用.LFLX在456nm处有较强荧光,磺化杯[6]芳烃的加入可使之荧光发生猝灭,二者生成1:1的超分子包合物,通过公式计算出了包合常数为8.62×105L/mol,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的加入可大大增强体系的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LFLX的高灵敏荧光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荧光强度与LFLX的浓度在0.01-2.8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8μg/mL.方法用于胶囊中洛美沙星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含羟基苯并吲哚并研究其对过氧化氢的荧光响应,考察了溶剂种类及p H值等因素对检测体系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过氧化氢将引发580 nm处荧光信号蓝移至560 nm处,且其荧光强度随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线性范围为0.1~1.2 mmol/L,检出限为72 mol/L,探针响应不受其它干扰物的影响﹒该方法可用于消毒液及自来水样品中过氧化氢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盐酸巴马汀在水溶液中仅有微弱的荧光发射,加入葫芦[7]脲后荧光显著增强.然而,在葫芦[7]脲和盐酸巴马汀的混合体系中加入特非那定后发现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基于这一性质,以葫芦[7]脲-盐酸巴马汀为荧光分子探针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检测水溶液中特非那定的荧光光谱法.实验结果表明,特非那定浓度C与荧光猝灭值ΔF呈...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了表面带有氨基的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CQDs)。CQDs制备的最适宜条件为:温度400,℃、反应时间90,min,所制备的CQDs可用于痕量Pb~(2+)的检测。实验表明,在pH值为6.41的三酸缓冲溶液中,CQDs浓度为3.28×10~(-6),mol/L,加入不同浓度Pb~(2+)常温保持10,min,于激发波长340,nm,发射波长为410,nm测定猝灭荧光,Pb~(2+)浓度与体系荧光猝灭(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实际样品自来水中Pb~(2+)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生物体内存在的大量活性氧(ROS)等小分子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抗肿瘤、抗炎、抗衰老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ClO~-是一类重要的活性氧,适量的ClO~-可以产生有效的抗菌作用;但生物体内ClO~-过度积累可导致组织损伤,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快速灵敏、原位检测生物体内ClO~-的浓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以对甲氧基苯酚为识别基团的基于香豆素骨架的新型荧光探针HMAT。探针HMAT本身在500nm处有微弱的荧光信号,加入ClO~-后,探针在500 nm处的荧光信号显著增强,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与ClO~-浓度在1. 0~9. 0μmol/L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93 2),最低检出限为1. 3 nmol/L,在神经母瘤细胞SH-SY5Y中具有良好的荧光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乳化剂三乙醇胺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合成了氮掺杂的碳量子点(NCDs),并通过光谱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6.37的Britton-Robison(B-R)缓冲介质中柳氮磺吡啶(SSZ)对NCDs的荧光有规律的猝灭,据此建立了定量测定SSZ的新体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荧光猝灭值ΔF与SSZ的浓度在0.4~1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2),检出限(S/N=3)为0.11μ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25%,该方法对于片剂中SSZ的含量测定比较满意,加标回收率为97.50%~103.1%。通过对该体系猝灭机理的探讨表明,SSZ以动态方式猝灭了NCDs的荧光。根据Stern-Volmer方程确定了二者的结合比为1∶1,热力学公式得出ΔH0,ΔS0,ΔG0,表明SSZ和NCDs之间为疏水作用力,反应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H3PO4介质中,Pb(Ⅱ)-碘化钾-罗丹明6G形成红色的三元离子缔合物,缔合物的组成比为:Rh6G∶Pb(Ⅱ)∶I-=2∶1∶4,聚乙烯醇的存在可增敏该体系,摩尔吸光系数为3.64×105L.mol-1.cm-1,铅(Ⅱ)的浓度在0.01~0.4 mg.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研究了试剂用量、温度、干扰物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巯基棉吸附,测定了4种环境水样及鸡精、猪肝、油麦菜等样品中的痕量铅.  相似文献   

19.
在盐酸介质中,在KBr催化作用下,罗丹明6G与亚硝酸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罗丹明6G褪色,且在527nm处的吸光度明显降低.在0.05~1.5mg/L范围内,体系吸光度变化值△A与NaNO2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9×105L.mol-1.cm-1.此方法直接用于测定实际水样中痕量NaNO2,回收率为99.4%~104.2%.  相似文献   

20.
在pH 1.42或3.09的HC l-N aA c介质中,C lO2和C l2均能氧化I-形成I3-,I3-能与罗丹明染料(R h)形成缔合物(R h-I3)n,导致罗丹明B(R hB)、丁基罗丹明(b-R hB)、罗丹明S(R hS)和罗丹明6G(R h6G)缔合物微粒体系分别在558、558、526、526 nm处的吸收峰降低,该体系分别在605、605、575、575 nm处各产生一个新的吸收峰。C lO2的浓度在0.012~0.43、0.005 7~0.241、0.008 5~0.195、0.006 0~0.49 m g/L时分别与体系605、605、575、575 nm处的吸光度成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0.003、0.003 1、0.005、0.002 7 m g/L。在各体系相同条件下,C l2的浓度分别为0.026 1~0.784、0.024 4~0.734、0.042~0.833和0.027 8~0.695 m g/L,遵守朗伯比尔定律,检出限分别为0.005 9、0.011、0.022和0.004 1 m g/L。在pH为1.42条件下,可测量C lO2和C l2共同的吸光度;用二甲亚砜掩蔽C l2,可测量C lO2的吸光度和C lO2含量;用差减法可求出C l2的含量。据此建立一个分别测定水中痕量C lO2和C l2的光度法,用于水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