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SARS医用防护服结构的功能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以往医用防护服的设计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抗击SARS医用防护服的结构和功能设计有所新突破,为医用防护服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及空间,在设计过程中,为做到比传统防护服更为理想、针对性更强的防护目的,对医用防护服的造型功能设计要点以及材料安全功能都做出了科学的要求,并进行设计、制作、试穿、修改,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医用防护服的结构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苗勇 《科技信息》2007,38(20):50
本文对现代常见的劳动防护服装的设计原则,以及防护服装不同种类内新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防护服的发展方向及应用材料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内工业机器人防护服一般参照人体服装的设计方法,即基于机器人的躯干包覆,结合设计师的个人经验加入运动补偿量,属于"一机一版"的设计模式,缺乏理论支撑,因此设计不具有拓展性。提出以主要运动关节的基本包覆及其连杆部分的运动补偿为核心的机器人防护服设计理论。以典型六轴机器人为例,对于防护服主要涉及的"肩"和"臂"关节(即二轴和三轴)以6面体包覆,并双向设置静态松量,推演了版型设计及松量计算式。通过设计制作六轴机器人模型及其防护服,检验和修正所提出的机器人防护服设计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理论不仅使机器人防护服设计具有拓展性,而且使自动化版型设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张宝 《科技信息》2007,(33):42-43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系统、交叉的边缘学科,它不是艺术和科学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将艺术、科学、市场等要素进行整合,这就对工业设计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要求。如何在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尽快掌握设计知识,提高设计能力,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工业设计的本质出发,通过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和内涵的阐释剖析了工业设计师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有针对地提出工业设计在校学生如何系统、科学地培养这些能力和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工业设计的概念入手,对当前国内外工业设计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国内工业设计教育出现的一些倾向,探讨了新形势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设计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构想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深入,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暴露了很多新问题。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括工程、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不同的领域。它不是包含科学技术的美术,也不是利用美术的美化功能制造的产品,而是人文、科学与工程的高度整合。因此,对高校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建立在广义设计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科学的研究框架,通过探讨作为特定设计类型之一的城市规划在设计过程、设计任务、设计方法等诸方面与一般设计行为的整合与差异,使城市规划纳入设计科学的范畴,提出了城市规划更具规律性的本质特征,从而站在设计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当今城市规划编制的改进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董湛 《科技信息》2012,(15):177-177,291
本文结合是作者多年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表现教学的实践总结,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目前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表现课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使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满足设计公司或制造业企业的需要,就业形势严峻。通过本文的探讨,以期引起工业设计教育界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概念、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系统开发的整体成果,找到了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一种新模式,并通过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系统的开发对该问题进行了必要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0.
服装结构设计是影响防护服装着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国内外防护服装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分别从服装衣下间隙、开口特征、部位结构设计以及防护服整体结构优化设计等4个方面分析了防护服装的结构设计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总结了防护服装着装舒适性的评价方法,提出采用"并行工程"的设计方法进行防护服装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AUTO CAD对原型库的通用性与灵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中国女装原型设计的研究,依靠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利用嵌入在AutoCAD当中的AutoLISP语言编程,创建中国女装原型库。对于不同的生产要求可自动生成各种体形的号型甚至特体的衣片结构样板。改变过去服装业依赖手工的传统生产方式,使我国的服装生产适应当前设计的需求和技术更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目前医用防护服发展现状,系统综述了近几年我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和标准。阻隔性、抗菌性、抗静电性是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可以通过如涂覆整理剂、纤维改性等工艺对其性能进行提升。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标准在不断地完善和细化,但对于便捷和舒适性能的要求仍有欠缺。纺织基柔性传感器在实现医用防护服智能化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制备成本、使用效率和传感器服用性等问题仍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目前医用防护服发展现状,系统综述了近几年我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和标准。阻隔性、抗菌性、抗静电性是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能,可以通过如涂覆整理剂、纤维改性等工艺对其性能进行提升。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标准在不断地完善和细化,但对于便捷和舒适性能的要求仍有欠缺。纺织基柔性传感器在实现医用防护服智能化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制备成本、使用效率和传感器服用性等问题仍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Hong Kong and the Interior of China are leading clothing exporters in the world. Together they accounted for nearly 29 percent of the global clothing exports in 1999. The paper is basical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rstly, it discusses that high world market share is an indicator of competitiveness for the product. From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it was identified that Hong Kong and the Interior of China were competitive in certain discrete clothing items and a trend was apparent in the production shift of labour intensive clothing items from Hong Kong to the Mainland as witnessed from 1987-1993. With the revised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clothing items released by United Nations,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further investigates the broad clothing categories of knitted and woven garments from 1987-1998. It was discovered that Hong Kong was traditionally more competitive hi knitted garments while the Interior of China possessed advantages hi the manufacture of woven items. Taking the labour cost  相似文献   

15.
服装设计效果图离不开模特进行科学的呈现。它不仅能记录设计师一闪而过的灵感,而且在服装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中,起到衔接和沟通的作用。它是工业化生产中必需的产物。对于中国第三产业中未来的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中,如何将其更加科学的表达服装设计效果图也是研究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16.
附加相变材料层的热防护服装传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高温环境中,作业人员穿着防护服装可有效减小热压并提高着装舒适性.本文构建了模拟火灾环境下含相变材料的多层火灾安全防护服的传热模型,并利用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利用模型结果研究了防护性能与相变材料的熔点及相变层在服装层中的配置关系.研究发现与一般多层消防服相比,含相变材料层消防服在高温火灾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所选PCM的热物理属性,尤其是含PCM织物层在多层服装各层中的布置对服装防护人体皮肤烧伤性能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现状出发,提出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调研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区位因素、投资环境、政府效率、科技创新资源、思想观念和相关产业影响等6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合作竞争的机制,即以政府和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横向支撑,建立纺织服装研究基地、服装制造基地、品牌服装产品市场三层纵向网络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环境、服装、人体是一个统一系统,环境中温湿度以及其他物理指标的变化对人体着装舒适性产生显著影响。讨论环境色彩的改变对人体着装温度舒适性的影响,从而为舒适的环境色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试验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人体主观评价和客观生理量测试,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认为环境色彩的改变对着装温度舒适性产生影响,并引起皮肤温度的波动从而影响着装温度舒适性,同时环境色彩的变化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舒适感觉,但在正常环境下这个影响因素为非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在正常环境中可以通过调节环境色彩来改变和提高人体着装温度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布的热湿舒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参数,热湿舒适性方面的透湿透气性,以及KES测试的低负荷下各项力学性能等各项性能。分析了非织造布相较于传统医用服装机织面料在热湿舒适性、触觉舒适性度成型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用DL-700C红外热像仪监测了模拟表下微气候的热湿传递特性,以及不同状态时面料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织物表面温度变化率作为表征非织造布的热湿舒适性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primary shielding against emergency fire hazard and inflammable gas leakage. Therefore,the thermal response of human covered with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under high temperature is the key work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insulation of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A coupling model composed of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air gap and human ski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icro-system is numerically solved via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Especially,the heat transfer of air gap located between clothing and human skin considering conduction and radiation is established while the human skin layers involve the effect of blood perfusion. Then the effect of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volumetric capacity) of fabric and thickness of fabric and air on the thermal response of the micro-system is elucidated and compar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olumetric heat capacity of fabric is the key parameter to affect the thermal shielding performance of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and the thicker fabric thickness and air gap thickness can improve the thermal 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the micro-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