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原理和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原理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实用价值,并就实现该技术工艺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转轮浓缩-蓄热式焚烧技术的工艺原理,采用该组合技术的净化装置对包装印刷厂的有机废气进行治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工艺和设备可以有效处理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净化治理效果符合包装印刷业新出台的VOCs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溶胶-凝胶技术是制备纳米材料的特殊工艺,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笔对溶胶-凝胶技术的基本过程、工艺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溶胶-凝胶技术在薄膜方面的应用、膜板合成纳米阵列,以及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对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4.
开滦集团钱家营矿2075E综采工作面在收尾过程中采用网-绳-锚支护技术,此技术优于该矿传统的综采工作面收尾时板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技术,采用网-绳-锚支护工艺收尾较传统收尾工艺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显著。文中详细介绍了网-绳-锚支护技术在综采工作面收尾过程中的工艺设计,并对此项技术的安全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靓  马爽 《科技资讯》2012,(10):111-111
介绍了应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青岛某橡胶制品公司生产废水的工程实例,对该工艺进行了说明。运行表明,该工艺能稳定高效地去除CODCr、SS,出水水质达到了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6.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是新一代道路养护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工艺、前景等,希望以此进一步推动该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亲水有机溶剂液-液萃取分离是一种绿色高效分离新体系,由于兼有工艺简单、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萃取分离和纯化生物活性物质.重点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应用进展,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野草马齿苋、夏橙为主要原料,糖、柠檬酸、抗坏血酸为辅料。对马齿苋-夏橙饮料的研制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马齿苋的取汁方法、马齿苋汁的护色、产品的配方等工艺进行了研究。该饮料的研制不仅满足人们食用和保健的需求,同时也为野菜马齿苋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G001073-09     
鉴定证书编号苏科鉴字[2000]第390号 组织鉴定单位江苏省科委 权属单位徐州巨龙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徐州市铜山县茅村乡檀山村 (221168) 鉴定日期 2000.8.15 该套装置根据环境工程学"冷凝核化”机理,综合采用"湿收干排”和"湿收湿排”二级除尘工艺,研制了强力雾化喷射器,完成了雾化角、雾化粒度、喷水量、喷射距离、耐磨腐蚀研究工作,达到技术指标要求(已获专利,专利号:98226322.8).完成了以"湿收干排”和"湿收湿排”为技术特点的除尘工艺设计及以PC自控为基础的成套装置设计(已获专利,专利号:98227064.X).该套装置技术先进,结构新颖,属国内首创. 该套装置整体布局合理,经济节能,工艺布置灵活,无二次污染,安装简便,设备可在不改变原有工艺和不停产的前提下安装,维修方便.达到国际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SO2去除率,深受用户欢迎.该套除尘装置技术经济指标在同类型立窑除尘工艺中居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选槐米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槐米总黄酮的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微波-超声波技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槐米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称取适量的细颗粒槐米,加入10倍量的70%乙醇,微波中火加热,水浴中超声30 min.该提取工艺为制备槐米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些层间矛盾逐步加剧的高压注水井,单一应用调剖工艺封堵强吸水层,或者酸化工艺降低中低渗透层的启动压力,都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对高、低渗透层同时进行改造是改善剖面和提高水驱动用效果的主要方向。耐温、耐盐、高强的DL耐酸高效交联调驱剂性能进行了评价。引入了调酸一体化技术,把对注水井实施调整剖面的两种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高强耐酸堵剂封堵高渗透层,并利用其耐酸的特性连续施工,最大限度发挥两种工艺的协同作用,避免了单独一种工艺实施的弊端。该技术不仅对低渗透层进行了解堵改造,还解决高渗透层注入水的突进问题,同时避免调驱施工后注水压力再次升高,不需要动管柱,不需要下封隔器,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酸调一体化技术在家37—53井进行了施工,一年内累计增油2 125 t,为非均质严重的高压注水井调驱治理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固态石蜡催化氯化的新技术。重点考察 PC-04催化剂对固态石蜡氯化反应的催化效能和各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工艺方案的优化研究,并与现行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氯化新技术比热氯化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工艺与设备简单、产品质量好、对原料适应性强、单耗能耗低、污染少、生产效率高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加固工艺,该文重点阐述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这一新型加固技术的原理、材料性能、特点及加固设计方法,并将其与其他传统加固方法进行比较,从而凸显该加固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功能表面切削-挤压复合成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切削-挤压成形法加工功能表面的复合成形工艺。该技术把切削和挤压加工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传统加工中的切屑变成功能表面的一部分。结合热交换器翅片结构,对成形机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翅片结构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对影响成形过程和结构参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获得了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的结论,证明该方法是功能表面加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储层伤害机理及关键理论技术,进行了适合该储层酸化的酸液体系和配方选择、储层酸化效果实验研究、酸化工艺研究,选择了适合该油田酸化的缓速氟硼酸体系及配套工艺措施。在现场施工中将缓速氟硼酸体系用于该油田B4井的酸化作业,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为类似油田的增产和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红薯淀粉废水水质波动大、氮磷含量较高、预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通过实验寻求一种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预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并适应安徽省气候环境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采用壳聚糖絮凝-IC反应器-A/O池-生态塘组合工艺处理红薯淀粉废水,在确定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对不同负荷下该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并对污染物去除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预处理对COD、氨氮、总磷、总氮的去除率可达14.9%,20.7%,58.5%,26.6%,效果较常规絮凝好,并在普通IC反应器上增设外循环系统,整套工艺对COD、氨氮、总磷、总氮的综合去除率为98.8%, 96.4%,94.4%,93.9%,出水主要指标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以给相似地区淀粉废水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等电点沉淀-超滤提取猪血S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超滤和等电点沉淀等技术,建立了猪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生产的简便工艺。该工艺用等电点沉淀、热变性方法除去血红蛋白,用超滤技术浓缩和纯化SOD,减少了传统方法中有机溶剂的使用,减轻了对环境的危害。此试验制得的SOD收率、纯度、比活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500mL猪血可以得到SOD35mg,比活为6171U/mg,纯度为95.3%。  相似文献   

18.
<正> 本项目研究的3-羟基丙腈选择氯乙醇和氰化钠一步合成反应的技术路线,采用以丙酮为活性溶剂和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的合成新工艺。该合成工艺经小试和中试生产试验证明,其合成工艺先进、成熟、工艺设计合理、易于安全操作,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研究合成技术的创新点:①以丙酮为反应的活  相似文献   

19.
邓广哲  刘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2):8916-8922
针对工作面煤层坚硬夹矸预裂问题,结合小保当煤矿112201超长综采工作面局部出现的大范围硬岩夹矸层,突破了单一煤层预裂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提出“气-液-酸”综合作用于煤层的夹矸预裂技术,含高压水射流割缝技术、二氧化碳预裂技术及酸液软化技术。通过对“气-液-酸”综合预裂技术的原理及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高压水射流割缝工艺、二氧化碳预裂及酸液软化工艺,设计了350m长工作面局部大范围硬岩夹矸的“气-液-酸”综合预裂试验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采煤机截割效率及日产能明显提高,截齿消耗量大幅下降,日产能达到4万吨,较方案实施前提高了35%,吨煤截齿消耗量下降到40个,下降幅度达到50%,吨煤油脂消耗量降低了29.4%。该破碎过程由高压水射流割缝-气体爆破-酸液软化按一定工艺组成,具有定向作用,破碎网络可控性好,对工作面煤层顶底板免扰动,保证了综采面的安全及截割效率。为工作面煤层坚硬夹矸预裂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LZQT500-7与ZY331608两种材料的柱塞泵摩擦副进行不同表面工艺处理,通过磨损实验分析磨损情况及表面工况,寻求适应这一对摩擦副之间最佳表面处理技术。实验结果表明, LZQT500-7氮化后硫化处理与ZY331608采用等离子喷涂二硫化钼的配对的磨损量最小,而且工艺成本最低,该对摩擦副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