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溶液缩聚法,将合成的对羟基苯甲酸二聚体(DHBA),四聚体(THBA)接枝到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RSMA)侧链上,并在主链与刚性侧链之间引入一个CH2柔性间隔;讨论了侧链结构与聚合物液晶性的关系,结果表明DHBA和THBA与RSMA或RSMA-g-HOCH2COOH反应的产物均为接枝共聚物,都表现出向列型液晶行为;RSMA-g-DHBA和RSMA-g-THBA只出现一个玻璃化温度,并且比RSMA的Tg要高,RSMA-CH2-DHBA和RSMA-CH2-THBA共聚物中引入的CH2柔性间隔起去偶作用,减小了刚性侧链与主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共聚物表现出双玻璃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1 引言甲基丙烯酸三烷基锡酯类聚合物同志在分子链上具有锡原子而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溶液性质。例如,聚甲基丙烯酸三甲基锡酯(PTMTM)能溶解在醇类和极性溶剂中,而不溶于非极性溶剂,聚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酯(PTBTM)能溶解在非极性溶剂,却不能溶于极性溶剂,而聚甲基丙烯酸三乙基锡酯(PTETM)既能溶解在极性溶剂、又能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锡原子上的取代基对这类聚合物的三维溶度参数有显著影响(见表1)。又如聚甲基丙烯酸三烷基锡酯类聚合物与相同分子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芳基酯相比较,有较  相似文献   

3.
马来酸酐催化均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酸酐均聚产物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研究马来酸酐的均聚反应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了以纳米晶二氧化钛为催化剂的马来酸酐非均相催化聚合反应。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绘出反应体系的粘度-时间曲线。结果表明,马来酸酐在DMF溶剂中可以被纳米晶二氧化钛催化均聚,分子量在400-800之间。  相似文献   

4.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共混物。采用分子设计的方法在IPN主链上引入相反电荷,利用体系中的氢键、两网络接枝以及基团效应等,改善IPN的相容性,可得到具有高度互穿和较低相分离的IPN材料。 本文讨论聚醚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IPN的组成比、NCO/OH比及相反电荷的浓度对IPN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和马来酸酐是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中常用的小单体。对小单体分子结构中的吸附基团进行修饰改性,合成了水溶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马来酸单甲酯小单体,进而制备了新型聚羧酸减水剂。新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性能试验表明,该减水剂能显著提高水泥浆的分散保持能力,使水泥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能。实验表明,通过引入改性基团,改变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分子结构中主链上吸附基团的组成和分布,可以有效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性能。同时,无须对改性小单体进行纯化和后处理,适合工业化生产,也为聚羧酸减水剂的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环状三聚六氯化磷腈出发,经开环聚合制得聚磷腈骨架,并引入带柔性间隔基的介晶基团,成功地合成出侧链液晶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链端功能化聚烯烃的设计与合成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合成α,ω–链端功能化聚烯烃的方法较多,活性聚合一般需要适当的金属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而且单体消耗完以后聚合物链仍保持活性,加入新的单体以后增长可以继续进行,以此来制备嵌段共聚物,也可以加入终止剂终止聚合反应制备双端功能化聚烯烃.叶立德同源聚合通过引入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硼烷与叶立德进行反应,得到不同反应性基团封端的聚烯烃,再经过进一步的基团转化反应,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端基功能化的聚烯烃.此外,烯烃聚合过程中向链转移剂进行链转移反应、开环易位聚合以及与点击化学结合都可以用来制备链端功能化的聚烯烃.链端功能化聚烯烃不仅可以用作聚合物改性剂,而且更是构筑其他更复杂结构大分子的出发点,例如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以及更为复杂的聚合物分子刷.  相似文献   

8.
聚马来酸阻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氧氢为引发剂,水相法合成聚马来酸,改变催化剂硫酸铁(Ⅲ)铵的用量和反应温度,获得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与溴值,粘度,阻垢率的关系,探讨了该聚合物的溴值和粘度对其阻垢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聚合物的用量与阻垢性能的关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液缩聚法合成了聚对羟基苯甲酸接枝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液晶高分子,讨论了反应的接枝效率和液晶侧链对聚合物热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热法合成Zn S:Mn~(2+)量子点纳米材料,并对其进行表面官能团修饰.通过原位沉淀聚合法,以马来酸酐酰化环糊精和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MAA)为功能单体、以桃叶珊瑚苷(aucubin,AU)为模板分子、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了硫化锌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Zn S:Mn@MIPs,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90℃时,Zn S:Mn~(2+)量子点的结晶质量最佳,荧光强度最强,以其为基质材料制备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桃叶珊瑚苷具有选择性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接枝反应-开环反应-酯化反应三步合成光固化水性含氟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热重法(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技术对光固化水性含氟树脂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含氟单体使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热稳定性增强,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降低,接触角显著增大;当n(环氧树脂):n(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4:1时,光固化水性含氟树脂的综合性能最佳:乳液平均粒径为2.3 m,固化膜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6 H,耐冲击性120 cm.  相似文献   

12.
通过4-叔丁基三苯胺与1,3-二异丙烯基苯的加成反应,合成新颖的主链型三苯胺基聚合物,讨论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以及反应单体浓度对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产率的影响,并对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这一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且4-叔丁基三苯胺在引入聚合物主链后仍然保持了其光学活性,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该合成路线可扩展到其它三苯胺基聚合物的合成中。  相似文献   

13.
以第2代聚酰胺胺(G2-PAMAM)树形分子为基体,通过二茂铁甲醛与G2-PAMAM端氨基之间的还原氨化反应,完成了对G2-PAMAM的二茂铁端基修饰,合成了末端含二茂铁基团的聚酰胺胺树形分子(G2-PAMAM-Fc).用热重分析(TG-D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2种物质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g)和热行为...  相似文献   

14.
The electro-optical properties of liquid crystalline side chain polymers with siloxane groups as main chain are reported. It is shown that this type of LCPs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with main chain (Si−O) has lower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smaller elastic constant, which leads to shorter response time, especially. The LCPs with strong polar mesogenic groups (CN) have higher positive Δε value, which results in lower threshold voltage and shorter response time.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Li Kaiyang: born in 1963. Lecturer  相似文献   

15.
Saika-Voivod I  Poole PH  Sciortino F 《Nature》2001,412(6846):514-517
Liquid silica is the archetypal glass former, and compounds based on silica are ubiquitous as natural and man-made amorphous materials. Liquid silica is also the extreme case of a 'strong' liquid, in that the variation of viscosity with temperature closely follows the Arrhenius law as the liquid is cooled toward its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n contrast, most liquids are to some degree 'fragile', showing significantly faster increases in their viscosity as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approached.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controlling influence of the potential energy hypersurface (or 'energy landscape') of the liquid on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near the glass transition. But the origin of strong liquid behaviour in terms of the energy landscape has not yet been resolved. Here we study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liquid silica over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reveal a change in the energy landscape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which underlies a transition from a fragile liquid at high temperature to a strong liquid at low temperature. We also show that a specific heat anomaly is associated with this fragile-to-strong transition, and suggest that this anomaly is related to the polyamorphic behaviour of amorphous solid silica.  相似文献   

16.
食品工业中低温生物效应的控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低温生物效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及其在以所有冻结点为界的上下温度区间的主要特征;论述了冰温生物效应、冷冻低温效应和天然高聚物玻璃化转变的机理,指出了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这些效应的相关低温技术时所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l,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各低温保护剂在水合性质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体现了保护剂的官能团(羟基、甲基)所起的重要作用.保护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明显差异,则反映了它们在玻璃化能力方面的强与弱.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萘酐三元共聚合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稀土三元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CO2)、环氧丙烷(PO)与萘酐(NA)的共聚反应,得到一种三元共聚物(PPCA).对PPCA的结构进行了FIR,1H-NMR及13C-NMR表征,表明NA被开环嵌入PO—CO2中.对PPCA的分子质量、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NA单元的增加,PPC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升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强,同样分子质量的聚碳酸亚丙酯(PPC)和PPCA比较,PPC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PPC高,拉伸强度也比PPC有明显增强.不同的聚合反应时间对PPCA的分子质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材料的拉伸性能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聚乙烯醇缩丁醛与顺丁烯二酸酐制备出含有不饱和基团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中间体(MPVB-M),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元醇(PCL,M_n=1 000)、二羟甲基丁酸(DMBA)和不同含量的MPVB-M制备得到了一系列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UV-WPBU)。通过傅里叶红外(IR)、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和热失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构性关系;研究了中间体MPVB-M含量对乳液和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PVB-M含量的增加,乳液透明度下降,粒径增大,胶膜的耐水性和热性能改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扫描电镜表明随MPVB-M含量的增加,胶膜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当w(MPVB-M)=8.53wt.%时,乳胶粒粒径为79.95 nm,乳液透明稳定;胶膜拉伸强度最大,达到49.82 MPa;吸水率为3.143%,接触角为101.5°;整体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