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合现有的生态指标,结合徐州、连云港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1995-2004年徐州、连云港生态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在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方面,徐州得分高于连云港市,但由于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徐州生态城市建设能力总体差于连云港市。  相似文献   

2.
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定位研究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了徐州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徐州市目前的城市规模、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及影响力,遵循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共性,结合徐州自身的特点,对徐州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特色定位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徐州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  肖扬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74-75,77
文章在总结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徐州实际情况出发,从经济转型、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探讨了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植物分布理论、生态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景观结构理论等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理论;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徐州低山丘陵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包括2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2个群系(赤松林、黑松林、侧柏林、刺槐林、黄连木 黄檀林、青檀林、小叶朴林、鹅耳枥林、麻栎林、栓皮栎林、白栎林、栓皮栎 红楠林);根据建群种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研究了各群系的演替次序,构建了徐州低山丘陵森林植被次生演替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徐州城市低山丘陵森林、城市行道树林以及城市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慢行系统承载着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要求,慢行空间对城市健康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也相应编制了慢行系统规划,但是仍旧存在忽略人性维度的普遍问题.该文通过对徐州主城区慢行出行特征、需求、居民慢行交通意愿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了徐州主城区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徐州主城区慢行系统现状和发展定位,提出了徐州主城区慢行系统空间划分和慢行空间的优化手段,为今后的徐州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徐州,需要充分发挥驻徐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促进徐州市民素质和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运用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淮海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和经济重心的地理分布,测度该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中心度.研究表明:目前淮海经济区地理区位和经济区位最好的城市均为徐州市,即徐州是该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但其辐射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功能尚较缺乏,集聚资源要素的能力还相对不足.据此,应着力提升徐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并加快推进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徐州市域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的区域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剩余劳动力转化法,预测了2010年市域城镇水平将达到50%-55%,提出了城镇化发展应走乡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并探讨了城镇体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民间流行这么一种说法":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徐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名城之一,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两汉文化。所以城市建筑物色彩规划对徐州来说尤为重要。没有色彩规划,城市色彩就会显得混乱,不利于提升徐州的城市形象,更不用说将徐州所拥有的两汉文化发扬光大。本文主要研究两汉文化语境下徐州城市建筑物色彩规划,希望能对城市决策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徐州咨询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徐州咨询业特点以及行业规范,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实现咨询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建立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咨询市场;提高咨询人员的素质;大力推进政策、法规建设等发展徐州咨询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分析美国《科技与未来城市报告》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交通、能源、建筑与住房、水资源、城市农业及城市制造业6个重点领域表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引导,在城市不同领域且不断应用及持续发展过程;美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是以城市片区为主体的试验单元,构建了信息、软件、结果、最佳实践的全国共享网络平台,重视联邦政府的引导和协调功能;探讨了美国《科技与未来城市报告》中智慧城市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启示,指出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暴露出重投资轻管理、重技术轻人文关怀、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等问题;建议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注意,智慧城市的建设不等同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依托政府打造中国智慧城市共享网络平台、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学界、市场、市民)创新的积极性、需要国家政府统一协调引导及多范畴支持这4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以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外向服务功能差异不很明显,城市群发展空间较为集中,城市分工重叠,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与其他城市联系不紧密,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发展不理想。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大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分工;重点发展区域副中心城市,避免城市群内部等级明显分化;大力发展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平顶山亟待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内容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起点,因此在规划中需要优先考虑城市经营成本问题、人力资源转化问题、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和增长空间控制问题;同时也要将构筑可持续发展度量体系、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循环型社会体系和建立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等具体的内容统筹规划,从而使城市的生态设计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解答打造什么样的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如何具体定位、文化名城的具体建设路径是什么等问题对推进东莞建设文化名城至关重要。东莞文化名城建设的总体目标应定位为区域性国际文化名城,应按照历史与现代一脉相承、产业与生态持续和谐、绿色与时尚主题永恒、陆域与海洋协调发展的思路,实施百姓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园林文化名城、创意文化名城、会展文化名城、海洋文化名城六大文化名城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5.
大郑州都市圈主要包括郑州、洛阳、开封、焦作、新乡、许昌等城市,属中原城市群的紧密联系圈。这一地区地域毗邻、经济互补、联系紧密,具备经济深度合作、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河南省政府出台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也把"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实现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对接联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都市圈内政府之间的合作,首先要达成共识,树立"共赢"的合作理念;其次,要建立健全都市圈政府合作的法律制度和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6.
薛达 《山西科技》2000,(3):12-13
城市规划应多方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时注重城市生态环境 ,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7.
Development of City Transport System and Two-wheel Vehic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city transport systems of some typical cities worldwid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at each city transport system has its own development mode,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city development pla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raveling vehicle composition etc.. When some problems occur, such as the congestions caused by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oad capacity and vehicle composition, the city transport system may come into temporary maturity period. If the improvement for road system is limited meanwhile, optimized structure of vehicle composition should be an effective solution in this cas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city transport modernization is rapid. When traveling easiness is conflicting with efficiency, the advantages of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become more obvious. Correspondingly, the superiority of two-wheel vehicles will reappear. Though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wo-wheel vehicles for alleviating city traffic problems i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认为应在大中城市建立以轨道交通系统为主干的公共交通体系,同时,对城市公共交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针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主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城市的健康良性发展,必须面对当前城市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适当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避免城市及城镇规模的过度膨胀,使城市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从而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茂名市城市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基于茂名市城市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的系统分析,提出茂名市城市定位为"世界知名的石化工业城市,区域性的管理、文化、经济中心,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美丽的海滨旅游生态园林城市",并从南跨滨海发展、行政区划调整、城市经营和城市规划管治等方面进行了发展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