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建筑以其空间形象、色彩面貌、材料质感构成着我们的生活空间,不同的建筑形式带给使用者迥异的心理感受,而其中的建筑立面色彩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色彩既是独立的视觉因素,在建筑环境中塑造着氛围,也是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协同结构、材料、设备形成建筑整体的视觉印象。随着人们文化意识形态的提升,对于生活空间的艺术化要求也逐步提高,促使建筑设计中的立面色彩设计成为可以深入拓展、细化研究的领域。该文以多层住宅为切入点,以从内部空间到外部空间,从视觉感受到心理感受的脉络,来理顺建筑立面色彩设计思路,整合出一套实用可行的立面色彩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建筑结构的美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甘肃科技》2005,21(10):184-185,103
传统观点认为结构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力学,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则在于美学,结构是利用技术为建筑美服务的。本文从结构与建筑美学的关系以及结构形式美两个方面探讨了结构自身的技术美,打破了传统的“先建筑、后结构”的单一思维,挖掘出结构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中,不少诗词描写了码头建筑,码头成为抒情载体。文学与建筑是可以融合的,以诗词与建筑融合的视觉探讨这类作品,会获得诗词美学价值和码头建筑设计的启发,对于文学审美与码头建筑审美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建筑设计案例的分析,阐述具有象征性含义的建筑形式的形成过程;解释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象征与表现、具象与抽象、城市形态与建筑形态等问题所具有的复杂性,寻求单体建筑与城市文脉的对话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形态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形式和空间的基本要素,探讨要素的组合手段,指出空间形态与现代科技的整合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以期更好地理解、掌握、展开现代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筑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步走出了传统的厂房建筑设计,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对建筑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工业建筑设计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主要就现阶段我国工业建筑设计的新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将建筑设计中的理性思维方式区分为功能理性和形式理性,阐述了项目的形式规定性和形式法则的规定性.认为建筑形式拥有理性思维的支撑才会更有价值,其中的生活品质也会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8.
雕塑与建筑同属立体造型的艺术,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实体,起源很早。正如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言:"艺术肇始,雕塑为先"。雕塑是景观和建筑设计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既可独立存在与被赏析,又可完全融入建筑整体设计并与之遥相呼应,二者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在视觉感受和空间关系上达到平衡。在学习建筑设计的同时学习雕塑,从雕塑艺术的角度上来看建筑形体塑造,从建筑相邻近的雕塑艺术语言中寻求建筑设计的突破点,使设计的建筑具有更高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建筑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反思 与总结的必要性,以及反思与总结的内容和方法。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建筑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住宅和高层办公建筑设计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处民族地区建筑创作案例的分析,阐述建筑设计如何在作品中反映建筑形式的复杂性,揭示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建筑语言形成的背景和关注来自各方面复杂影响的重要性。讨论了建筑创作中应对其复杂因素的种种思考和策略,表明了建筑设计作品的形成是有多层含义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太原近代学校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对太原近代学校建筑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其特色:首先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延续;其次是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再次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西方现代建筑的结合.三个方面的融和形成了兼容并序的近代太原学校建筑的特点.通过回顾整理近代学校建筑的特色,以期对当前的学校建筑设计有所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新校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小型图书馆更应当注重建筑设计和合理的空间形式。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小型图书馆的建筑形式、空间与功能分区、室内人性化设计等相关问题,旨在为读者营造出舒适、温馨、亲和的建筑场所与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建筑设计因一度引进西方形式,许多所谓的生态建筑有“形”而无“神”。因此,以严谨的态度研究建筑设计生态理念及它的表现方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建筑领域生态理念的发展过程,对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提出居住区和工业区建筑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是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核心。文章从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课程设计选题、设计阶段、设计评价、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建筑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侯晓婷 《工程与建设》2006,20(3):220-221,224
文章通过8个建筑设计方案实例分析说明。耗能建筑涉及建筑设计思想.应引起社会各方面与建筑界的重视。建筑师以专业工作者身份参与组织社会生活。其建筑设计需以绿色建筑为设计理念,基于建筑节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以及人自身和谐。  相似文献   

16.
冯永婧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3):42-43,39
文章通过对建筑,建筑形式,视觉效果等概念的阐述,引导出建筑形式的主要因素带来的分类视觉效果,并以实例说明各种形式因素带来的视觉效果,进而得出掌握视觉规律可以为设计带来帮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论述了建筑形式的袭旧与创新问题,指出建筑形式作为建筑进步的衡量标准之一,既要摆脱“传统手法”、”民族形式”的束缚,又不能一味的模仿西方风格,而应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中的精华综合起来,适度地配置,构筑适合中国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8.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筑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建筑设计是否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创作的成败,文中提出了建筑设计中主要应考虑的抗震问题,说明了好的建筑必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灰空间"作为融合建筑内、外部的过渡空间,具有丰富的空同形式与绿色的生态功能,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建筑创作中,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灰空间"概念、特点及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生态化地利用"灰空间"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赫曼·赫茨伯格(Herman Hertzberger)的<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一书的介绍,阐述了赫氏理论和作品中所蕴含的建筑与人、空间、形式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赫氏理论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