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海南岛东部地区发育典型的6个砖红壤剖面的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及其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土壤母质是决定砖红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原因,区内花岗岩砖红壤中Cu、Sr、Zn、Pb含量明显高于砂页岩砖红壤,而砂页岩砖红壤中的As含量相对较高.砂页岩砖红壤剖面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并显示出B层>C层>A层的特征,而花岗岩砖红壤微量元素在各层中的纵向分异规律不甚明显.区内的人类活动对海南岛东部砖红壤剖面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农药及老鼠药的大量使用,可致使大量的As元素进入土壤表层富集,并造成土壤中As含量超标,成为区内环境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砖红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岛发育典型的砖红壤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剖面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和分异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剖面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土壤母质是决定砖红壤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异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对砖红壤剖面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异具有一定影响,导致少量Cr、As、Pb等有害外源微量元素进入土壤并趋于在土壤的浅层富集.  相似文献   

3.
对海南岛东北部东寨港、清澜港、新盈港等地区红树林沉积物常量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红树林沉积物中常量元素组成差别较大,说明沉积物的物源对沉积物中常量元素成分组成的横向分异具有很大影响;且元素的分异特征与元素化学性质和人类活动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海南岛东北部红树林地区沉积物中常量元素含量相关性明显,其中SiO2含量与Al2O3的含量负相关性显著,说明SiO2主要倾向于富集在粗颗粒沉积物中,而Al2O3则倾向于富集在细颗粒沉积物中.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出Al2O3、Fe2O3、Mgo、MnO的陆源特征和CaO、Na2O的海源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岛砖红壤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砖红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海南岛砖红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地质累积指数可知:Cr、Zn、Pb元素属于无污染到轻污染程度阶段,其中Cr元素接近轻污染水平;Ni、Cd元素属于轻污染水平;Cu、As元素处于轻污染到重污染阶段.以南方砖红壤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发现Cd元素在研究区域已经达到重污染水平;Ni元素没有造成土壤污染,Cr、Cu、Zn、As、Pb元素在研究区域内达到了轻度污染水平;7种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Cd>Pb>Zn>Cu>As>Cr>Ni.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显示海南砖红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元素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个别元素在个别区域处于轻度污染水平;有些地区土壤虽未受到污染,但一些重金属元素达到警戒值,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呼兰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呼兰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ICP-MS)测定7个点位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了Cr、Ni、Cu、As、Pb和Cd的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呼兰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中Cr、Ni、Cu、As、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44、12.28、8.04、7.54、24.74、0.16 mg·kg-1,除Pb和Cd外,均低于松嫩平原土壤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强到弱顺序为CdPbAsNiCuCr.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由高到低顺序为CdAsPbNiCuCr,Cd是呼兰河口湿地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各重金属间相关性较差,可能主要受地球化学成分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采暖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别采集PM_1和PM_(2.5)样品,分析两种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粒径分布特征和质量浓度变化。分析结果显示,As、Ba、Cr、Cu、Zn、Mn、Ni、Pb、Sr、Ti在采暖期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018~0.8μg·m~(-3),且12月份未检测出Ni;Al、Ca、Fe、K、Mg、Na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478~17.470μg·m-3,其中Na和Ca的质量浓度较大,最大浓度分别为17.470和12.271μg·m~(-3)。粒径分布特征分析发现,16种金属元素在PM1中的比例为56%~97%,说明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超细颗粒物(PM_1)中,其中Pb、Zn在PM1中的比例是10种重金属中较高的,这主要是由于采暖期道路上机动车较多,导致燃油排放的Pb、Zn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省某县级市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选出73个"清洁"土壤点位,分析后确定该研究区域内As,Cd,Cr,Cu,Hg,Ni,Pb和Zn的背景值分别为6.29,0.078,39.0,15.4,0.033,21.1,19.0和44.9μg·g-1.以此背景值为评价依据,Hankanson生态风险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地区积尘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沙、株洲、湘潭地区系统采集积尘样品155件,研究表明:积尘形貌主要以片状及不规则粒状为主;矿物组成复杂,主要有长石、石英、白云母、方铅矿、赤铁矿、温石棉、菱镉矿及非自然的Pb2Al2O、Th5Ce5O1.82、C3H4BaO6等物质;研究区积尘中重金属Pb、Zn、Cu、Cr、Cd和Ni平均含量分别为926.36μg/g、1 759.03μg/g、149.15μg/g、92.73μg/g、29.93μg/g和31.62μg/g,城区积尘中重金属元素明显高于近城区;积尘中17种多环芳烃均有显示,湘潭地区总体值高于长沙和株洲,苯并[a]芘含量为129~1 827 ng/g,均高于我国土壤自然背景值;积尘的Pb同位素分析表明积尘混合性好,来源复杂.  相似文献   

9.
将2,3-二醛基氧化纤维素的6位羟基先用二氯亚砜氯化,然后多胺化反应制备二乙烯基三胺基氧化纤维素(YXA2.3).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光谱分析和光电子能谱检测,并在透析液和纯水中对尿酸和砷(Ⅲ)分别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纯水中,当尿酸浓度为1.0 mg·L-1、吸附温度为37℃、透析液pH值为7,动态吸附实验在8 h时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吸附容量为20.5 mg·g-1;当砷(Ⅲ)浓度为20.0μg·mL-1透析液时,动态吸附实验均在8 h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吸附容量分别为411.0 μg·g-1.由此可知所研制二乙烯基三胺基氧化纤维素具有分别吸附尿酸和三价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探讨重金属污染物镉(Cd)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效应。通过对(150±10)g的鲫鱼进行的重金属镉染毒实验得出,其在24、48、72和96 h对重金属镉半致死浓度(LC50)和绝对致死浓度(LC100)分别为57.375、23.558、18.216、16.920 mg·L-1以及101.415、47.236、39.475、35.738 mg·L-1。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测定鲫鱼组织中重金属镉的富集含量和消除规律:镉在鲫鱼不同组织内的富集程度不同,肌肉中最大富集浓度为2.069 5 mg·L-1,而内脏和鳃的最大富集浓度分别为27.484和45.252 mg·L-1,远远高于肌肉对镉的富集,即鳃内脏肌肉。而且高浓度的重金属镉在鲫鱼体内消除比低浓度的要快,在不同组织中的消除情况表现为鳃内脏肌肉。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鲫鱼对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的毒性表现出不同的耐受能力;重金属镉在鲫鱼不同组织内的富集含量也不同;鲫鱼具有自身调控机制,在耐受范围内能将镉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混合超级电容器正极Pb O2的赝电容性能,采用温和水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WO3·H2O粒子,通过复合共沉积法将WO3·H2O嵌入Pb O2镀层中,制备了Pb O2+WO3·H2O复合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复合电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扫描(CV)和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对复合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赝电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电极材料由β-Pb O2和WO3·H2O组成;随着WO3·H2O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随之增加;其比电容值可达到320 F·g-1,表现出了良好的赝电容性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时测定百尾参中obtucarbamate A和obtucarbamate B两种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2%乙酸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6nm,流速1mL·min-1,柱温30℃.结果表明:obtucarbamate A和obtucarbamate B分别在3~96μg·mL-1和1~32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3%和98.94%,RSD分别为1.11%和1.57%.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百尾参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水体中Cu(Ⅱ)对大型溞的急性毒理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指标影响,在三种条件下(自然光,强光照,振荡),将大型溞暴露于Cu(Ⅱ)的9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到24h和48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再将成熟的大型溞暴露于4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暴露试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后,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Cu(Ⅱ)的毒性增强(24 h-LC50为248.9μg·L-1,48 h-LC50为134.6μg·L-1);强光照组和振荡组的48 h-LC50低于自然光组;SOD酶活性在Cu(Ⅱ)低浓度时高于对照组,高浓度时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除160μg·L-1外);POD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Cu(Ⅱ)浓度为240μg·L-1时达到峰值,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各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Cu(Ⅱ)浓度为80μg·L-1时,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高于对照组,其他处理组均低于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同SOD.实验结果表明振荡和强光照会影响Cu(Ⅱ)对大型溞的毒性,SOD、P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可溶性总糖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游泳运动对RBP4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的影响。8周龄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3μg·g-1体重的重组RBP4,每天2次,每次间隔12 h,总共持续注射6周。设RBP4运动组(RE)、RBP4安静组(RR)和正常安静对照组(C),RE组给予6周无负重游泳训练,60 min·d-1。运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RBP4;免疫印迹法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UNEL法标记各组大鼠胸腺的凋亡细胞;ELISA检测血清IL-6的含量;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GM-CSF含量。RE组血清RBP4和HOMA-IR显著低于RR组(P0.01);RE组胸腺细胞凋亡相对RR组减少;RE组与RR组大鼠血清IL-6含量降低(P0.01),但RR组中血清IL-6和血清GM-CSF的含量显著地高于C组(P0.01);IL-6、GM-CSF与HOMA-IR皆呈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间溴偶氮羧-m与镍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硼砂-NaOH介质中,镍与显色剂形成1∶1络合物,最大吸收在560nm处,其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4L·mol~(-1)·cm~(-1),镍含量0~15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用于钢铁和合金微量镍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建立并优化了卷烟辅料中双酚A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剪碎或直接置于锥形瓶中,经超声萃取,膜过滤,以58%的乙腈和42%的0.1%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方法的线性范围是2~100μg·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回收率大于91.6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6),定量限为0.115 0μg·L~(-1);2样品前处理简单,无需复杂的衍生化处理.该方法对于卷烟辅料中双酚A的含量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快捷,满足卷烟行业对该指标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碳纤维电极在奶粉镉测定中的应用 ,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在 1 0 .0mg/LHg2 +— 0 .2 5mol/L盐酸溶液中测量镉 ,检测限达到 0 .0 2 0 μg/L(电富集 1 0min) ,用于测定奶粉中的镉含量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3.5 %,变异系数 (n =1 1 ) <8.3%.碳纤维电极的峰高均值为 2 68.5 7μA/V ,标准差为 3.2 5 6μA/V ,变异系数为 1 .2 1 3%.GC电极的峰高均值为 373.3μA/V ,标准差为 5 .7987μA/V ,变异系数为 1 .5 5 3%.碳纤维电极具有比GC电极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简便、快捷的水中F^-含量的测定方法,文章研究了氟离子溶液与锆的邻氯苯基荧光酮配合物的褪色光度法测定F^-含量的条件,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结果表明,在0。146mo1·L^-HC1介质中,有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时,锆与邻氯苯基荧光酮形成桔黄色的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3×10^5·L·mol^-1·cm^-1。在25mL溶液中加入F^-量为2-20μg时发生的褪色反应遵守比耳定律。常见离子干扰实验表明,除Fe^3+、N03^-,Bi^3+干扰较为显著外,多数离子不发生干扰。模拟含氟水溶液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铀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探索铀和其他重金属共存时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铀处理量为0,50,100,150μg·g-1干土,分别添加镉、铅、汞、镍4种重金属,添加量分别为0、低含量(约1倍本底值)和高含量(约5倍本底值).以铀和重金属的0处理为对照.铀和重金属处理土壤两个月后播种,出苗65~70 d后用PAM-2500测定荧光诱导曲线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参数.结果表明:铀分别与Cd2+,Pb2+,Hg2+,Ni2+复合污染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有不同影响.(1)在低铀浓度下,镉、铅、汞离子的存在,降低了植物Fv/Fm值,增加了植物的胁迫,但镍离子的存在几乎没有影响;在高铀浓度下,重金属离子的存在,提高了Fv/Fm值,降低了铀离子单独的胁迫.(2)复合污染下,qN升高,Yield(Y(Ⅱ))、ETR和qP降低,植物的自我光保护能力增强,天线色素的捕光功能下降,电子传递链受到影响;(3)高浓度铀与重金属复合污染使植物叶片的α值升高,r ETRmax和Ik下降,植物对光能,尤其是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潜在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