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2年6月,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见证了属于中国人的深蓝梦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之最。2013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正式开始了"应用之旅":三个月后,圆满完成了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科考任务。作为我国海洋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与制高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坚持走中国式自主创新道路.它是我国走向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一次有益探索。走向深海技术领域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不属于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在50岁生辰之际,阿尔文号潜水器经历升级改造,功能更为强大。它将继续书写海洋探测的传奇。我今天很早就醒了,昨晚兴奋得睡不着。简单吃了早餐,没敢喝水,免得上厕所(潜水器里没有配备厕所)。船员们正在专注、专业而精确地调整着阿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度5 182 m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个木雕的中国龙,之后将向7 000 m海底冲刺. “蛟龙”号作为高科技的载人潜水器可以挑战大洋深处.人们不禁会问:人体潜水会被海水压瘪吗?潜水员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对外发布,在刚刚结束的我国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学考察中,由该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取得世界级成果。其成功应用,表明了我国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正式跨入万米科考应用的新阶段,填补了当前国际上全海深无人潜水器万米科考应用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正>"潜龙三号"于近期开始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西南海域进行试验性应用第一潜。4500米级"潜龙三号"潜水器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自主无人潜水器,以深海复杂地形条件下资源环境勘查为主要应用方向。"潜龙三号"此次进行了两个海试潜次。海试现场验收专家组在对"潜龙三号"最大工作深度、航速、无动力下潜和上浮、续航力、卫星通信、导航等50项试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08,(3):14
波音787“梦想”飞机是波音公司自1995年以来推出的首个全新机型,工程人员为它花尽心思。为了让长途飞行的乘客不再无聊,飞机客舱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娱乐系统。旅途中,乘客不仅可以点播影片,还能在数万米高空浏览互联网上的内容。然而,正是这种上网功能让波音787遭遇尴尬。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通信、导航、定位、探测等功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声学系统由9种16部声纳组成.先进的水声数字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是蛟龙号4个技术亮点之一.蛟龙号水声通信机首次实现了7000 m级深度的彩色图像、数据、文字和语音的水声通信传输.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实现了7000 m级深度的海底地形地貌精细探测,成功测绘出了马里亚纳海沟局部的微地形地貌图.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2011年7~8月和2012年6~7月完成了1000,3000,5000和7000 m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62 m,并于2013年6~9月开展了长达113天的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试验和应用结果均表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的功能完善、性能先进、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据悉,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7000m载人潜水器”目前已进入总装阶段,2007年即可下水深潜。这个潜水器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HOV便可以开始工作;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7000mHOV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可长达7h。据介绍,目前世界上可用的载人深潜器总共有5台,分别是日本“的深海6500”号、美国“的阿尔文”号、法国“的鹦鹉螺”号、俄罗…  相似文献   

9.
2011年7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度5182m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之后将向7000m海底冲刺。蛟龙号作为高科技的载人潜水器可以挑战大洋深处。人们不禁会问:人体潜水会被海水压瘪吗?潜水员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2月8日,中船重工武船集团为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打造的"深海一号"在武汉顺利下水。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为我国大洋调查再添一利器。作为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专用母船,"深海一号"充分发挥了"蛟龙"号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9,(3):6-6
最近,在墨西哥湾2500米深的海底,一艘遥控潜水器的相机拍到了—个“怪物”:一只外表看上去像外星人的长臂有‘肘’巨鳍鱿鱼。科学家至今对巨鳍鱿鱼所知甚少,已经观察到成年巨鳍鱿鱼的身长不超过7米,而已知的巨型鱿鱼的最大体长为16米。巨型鱿鱼有8条短臂和两条长触角,而巨鳍鱿鱼有10条难辨的副肢,副肢长度看来都一样。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10,(9):4-4
<正>8月26日,中国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在北京联合宣布,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  相似文献   

13.
当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科学家乘坐潜水器下到深海底寻找“黑烟囱”的同时,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不懈的野外追踪,首次在陆地上寻找到世界上最完整的古老海底“黑烟囱”。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9,(5):5-5
近日,科学家完成了对塔斯马断裂带为期4星期的考察。塔斯马断裂带是地壳中一个深达2000米~4000米的大裂缝。在这次考察中,科学家运用遥控潜水器,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南部附近的深海里发现了大量新物种,包括珊瑚、海绵等。其中,生活在4006米深海底、身长50厘米的一种海鞘,被科学家称为“怪中怪”。  相似文献   

15.
恐龙刺客     
正地铁车厢里很闷热。我的霸王龙身躯比其他每个人都来得大,这成了个问题。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体色也有益处,因为大多数人都缩起身子避开我。这就是我成为一头缩小版霸王龙的原因。它帮助我免受大家的注意,因为乘客们纷纷移开了视线。准确地说,是大多数乘客。坐在我对面的小女孩是个例外,与那些普遍表现出不屑一顾的乘客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正飞机,曾经一度被称为最后的网络信息孤岛。不过,随着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机载WiFi的普及让旅客在空中网上冲浪、刷微博、聊微信成为可能。民航局发布的《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更是如一声春雷,引发了各大航企"空中WiFi开机"竞速。各大航空公司陆续宣布,乘客将可以在空中使用手机,但需设置为"飞行模式"后接WiFi,接着就可以愉快地在飞机上上网了。目前,国内航企空中WiFi服务还处于试行阶段,但对航企来说意义非凡。一方面,空中WiFi服务能显著提升乘客体验,已成为除机票价格和航班时刻之外,影响乘客选择航空公司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对乘客而言,  相似文献   

17.
夏汝函 《自然杂志》2011,33(2):117-120
在刚刚经历了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一系列灾难的日本,春天并没有因此而放慢脚步,满树樱花还是如期开放。灾难也丝毫没有挫伤科学家们探索自然的信心,反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去揭示规律。人们发现,石英矿可作为地震和火山爆发的“预报员”;念珠新月藻可成为核污染的“清理工”;防化机器人可作为灾难现场的“机械战士”;无人潜水器可成为优秀的“科考队员”。  相似文献   

18.
马永明 《科学之友》2009,(12):32-32
什么是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潜水器或深潜器。它的任务是进行水下探测和实验、打捞、搜救等。根据操纵方式,分为有缆式和无缆式;根据下潜深度,分为潜水型、深水型和超深水型;根据任务不同,分为科考型、军事型等。  相似文献   

19.
巧真巧,我出差杭州的日子——2010年10月26日——出席第二天纪念《科学24小时》创刊三十周年科普创作报告会,在半个月前就定下来了,没想到这一天正好是沪杭高铁开通之日。于是我也就成了沪杭高铁的首批乘客,得以躬逢其盛.目击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相似文献   

20.
②环球航行     
当皮卡德和沃尔什于1960年乘坐"的里亚斯特号"在海底10916米处着陆时,他们透过潜水器舷窗看到一条约长30厘米的比目鱼在附近的海底游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