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分离自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部的3株内生放线菌进行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根据菌株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FRo1、FRo2和FRo3分别鉴定为委内瑞拉链霉菌、娄彻氏链霉菌和肉质链霉菌.采用管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菌株拮抗病原细菌与病原真菌的活性.结果表明:菌株FRo1发酵液对所有测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显示较广谱抑细菌活性; 菌株FRo2显示出较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种病原真菌的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直径为22.33 mm,对小麦赤霉、水稻纹枯病菌、车前草核盘菌及胶胞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45;、58;和65;; 而菌株FRo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伤寒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除车前草核盘菌外对所测试的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但抑制率均低于50;,这些菌株抑菌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2.
用D-101大孔树脂吸附层析法对韭菜汁进行初步分离,对韭菜原汁及其分离成分进行平板法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韭菜汁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4种供试菌都有抑制作用;大孔树脂分段分离成分中,蒸馏水洗脱成分对供试菌无抑菌能力,50%乙醇洗脱前段对供4种试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95%乙醇洗脱段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种采用微波炉加热快速提取细菌DNA用于PCR扩增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探索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细菌DNA用于常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在微波炉额定功率800 W条件下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6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微波处理,离心取上清,获取细菌DNA,将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采用微波加热方法针对6种病原菌最低检出浓度和混合提取6种病原菌DNA的PCR检测进行分析.6种病原菌在微波炉中加热40-130 s的上清DNA样本均能用于常规PCR扩增.针对检出浓度的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3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4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105cfu/ml,肠炎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6cfu/ml,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cfu/ml.进行6种混合菌微波共提取时,其中5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都能扩出,并且条带很亮.该微波提取方法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能满足大部分食源性病原菌的常规PCR检测需求,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细菌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4.
贵州4种藓类植物的抑菌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探讨了4种藓类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细菌和根霉等2种常见霉菌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了这4种藓类植物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为检测菌,考察爵床、仙鹤草和鸡矢藤的水提物的体外抗茼活性。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植物水提物对所测病原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爵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强,鸡矢藤对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强,两者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0625g·mL^-1。而且各植物水提物在酸性环境等条件下不影响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评价新疆特色功能饮料“生命营养液”,对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和5种食品常见益生菌的抑菌能力,并对该饮料中微生物菌种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结果显示,“生命营养液”30 μL原液对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肠沙门氏菌肠亚种(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EHEC 0157∶H7)、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ruginosa)均具有抑菌能力,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5,12.0,12.0,12.5,10.0 mm,对4种常见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均无抑菌能力,仅对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具有抑菌能力,抑菌圈直径为27.0 mm.从“生命营养液”中分离纯化出3株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1株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1株产红褐色可溶性色素丝状真菌,初步鉴定为红曲菌属(Monascus sp.).  相似文献   

7.
为探求外来入侵植物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的经济用途,对其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微波提取法获得簕仔树茎、叶和果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用纸片扩散法针对9种常见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有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都有抑菌作用,各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宋内志贺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簕仔树叶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抑菌圈为11.99 mm,MIC和MBC分别为15.625和31.25 mg.mL-1;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有明显抑菌活性,而石油醚萃取物无抑菌活性.表明簕仔树的水提物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中.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探索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细菌DNA用于常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在微波炉额定功率800 W条件下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6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微波处理,离心取上清,获取细菌DNA,将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采用微波加热方法针对6种病原菌最低检出浓度和混合提取6种病原菌DNA的PCR检测进行分析。6种病原菌在微波炉中加热40-130 s的上清DNA样本均能用于常规PCR扩增。针对检出浓度的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3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4 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105 cfu/ml,肠炎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6 cfu/ml,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 cfu/ml。进行6种混合菌微波共提取时,其中5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都能扩出,并且条带很亮。该微波提取方法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能满足大部分食源性病原菌的常规PCR检测需求,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细菌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苯甲酸和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以上五种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好于苯甲酸.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对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对壳聚糖较敏感,黑曲霉对壳聚糖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10.
瑶药枸骨叶不同溶剂组分体外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瑶药枸骨叶5种不同溶剂组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枸骨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枸骨叶中的3种溶剂组分均显示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醇提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显示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袁建军 《科技资讯》2013,(14):217-218
本实验以市面销售大蒜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表面消毒,利用粉碎机粉碎方法得到植物组织原液的方法,由平板涂布法分离得到药用植物组织内的内生细菌或者直接在无菌环境中取大蒜组织块在PDA培养基或NA培养基直接进行培养,通过不断地分离纯化提取得到的较纯植物内生细菌作为目标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ous,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o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tles)作为指示菌进行内生菌抑菌试验,由内生细菌对不同病原菌的抑菌圈大小的比较筛选出抑菌最强的内生细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中有大量的内生细菌,分离得到16株内生细菌,16株菌对4种以上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DS1、DS2和BS2对四种病原菌的拮抗能力均较强,BS2对四种靶标菌的相对抑菌率在20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苯甲酸、富马酸及其两种酸组合的复合酸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选取致病性大肠杆菌(ATCC83912)、沙门菌(ATCC2151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213)三种常见的致病菌为指示菌,苯甲酸、富马酸和复合酸(苯甲酸与富马酸按1:1的比例复合)浓度设置0. 25、0. 50、0. 75、1. 00 g/m L四个水平,以无菌水为空白对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有机酸制剂的抑菌圈直径(mm),以此评价三种不同有机酸制剂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机酸对三种致病性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复合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富马酸和苯甲酸(P 0. 05),而对于沙门菌,苯甲酸和复合酸的抑菌效果要显著优于富马酸(P 0. 05);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显著增强(P 0. 05);不同有机酸制剂和浓度二因素对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显著的互作影响(P 0. 05).综上所述:在0. 25~0. 75 g/m L浓度下,复合酸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更优于苯甲酸、富马酸单一使用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大叶茜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研究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为供试菌种,测定抑菌圈直径,研究大叶茜草精油的抑菌活性;以天然抗氧化剂为对照,用DPPH,ABTS~(+·),H_2O_2和还原力4种不同的抗氧化体系检测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性较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大叶茜草精油对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大叶茜草精油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ABTS~(+·)和H_2O_2的生物活性,还原能力相对维生素C较弱.试验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物质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抑菌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红花羊蹄甲种子提取物是否有抑菌活性,通过超声波破碎提取红花羊蹄甲种子的活性物质,再由超滤离心管分离其中的蛋白。平板抑菌圈试验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番茄青枯菌、柑橘溃疡病菌和烟草野火细菌6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抑菌物质不是蛋白质组分。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旨在研究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临床常见耐药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体外抑菌实验采用96孔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痢疾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部分抑菌指数(FIC);采用体外药物浓度递增法对联合用药后具协同作用的标准菌株进行诱导耐药,测定两药联合后对高度耐药菌株的MIC及FIC值.结果表明,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痢疾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具协同抑菌作用,对系列阿奇霉素高度耐药菌均具协同抑菌作用.综上,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临床常见耐药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负载黄酮类药物细菌纤维素的抑菌效果,实验采用平板划线法与涂布平板法,分离提纯得到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菌落进行培养;抑菌实验方法为抑菌圈法,用负载黄酮类似物的细菌纤维素膜放置在涂布好实验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得抑菌圈。研究表明:负载黄酮类药物(槲皮素、桑色素及黄芩素)细菌纤维素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生姜乙醇提取物与枸橼酸按照不同配比在常温下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同时研究生姜乙醇提取物与枸橼酸复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不同pH值对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生姜与枸橼酸复合物(C=50mg/mL)对3种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弱为: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检验报告单的带菌情况,并行菌属及菌种类型分析。方法:在检验报告单上直接取样增菌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培养,用形态学检验及生化反应鉴定到种。结果:1 000份检验报告单,血琼脂平板共生长细菌719株,其中葡萄球菌属518株占72.04%,肠道杆菌175株占24.34%,枯草杆菌26株占3.62%。麦康凯平板共生长细菌369株,其中葡萄球菌属299株占81.03%,肠道杆菌70株占18.97%。结论:检验报告单主要带菌为葡萄球菌和肠道杆菌,其中葡萄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肠道杆菌以耶氏菌和志贺氏菌为主。  相似文献   

19.
袁建军 《科技资讯》2013,(12):154-156
从乐山市售生姜根状茎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靶标菌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中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分离获得的9个菌株对四种靶标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2个菌株(SJ1 and SJ9)抑菌效果非常显著,相对抑菌率超过170%。  相似文献   

20.
以藜蒿茶为材料,运用正交设计研究了藜蒿茶不同溶剂浸提液在不同条件下对6种供试菌种(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杆菌)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90%乙醇溶液在95℃温度下浸提75 min所得浸提液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气杆菌与普通变形杆菌的抑菌环分别达到最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环具有较高值,因此该条件抑菌效果较佳;水提试验显示,蒸馏水在85℃的温度下浸提2 h,所得浸提液抑菌效果最好。分析表明藜蒿茶浸提液对不同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差异并不显著,说明其具有广谱抑菌效果。在6种供试菌中,藜蒿茶浸提液对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说明其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