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用液膜技术来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钒的处理国内尚未见到报道。我们用液膜法处理浓度为50ppm的含钒(V~(5+))溶液500毫升,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实验中膜的稳定性较好,三十分钟内无破膜现象,分离后水中残留钒浓度小于1ppm,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10ppm),有机相富集钒的浓度高达432ppm破膜后有机相返回制膜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
湿法提取石煤中钒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采用分段溶解法提取石煤中的五氧化二钒,浮选去除石煤中大部分碳后,先在稀盐酸介质中溶解氧化物中的钒,然后用盐酸和亚铁盐浸取硅铝酸盐中钒,使大部分钒转入溶液中,浸出液经氧化处理料液后,料液经过离子树脂交换,一次提取即可获得纯度达97.0%的五氧化二钒产品,钒回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钒—氮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过在模拟太阳光下降解苯酚测定其光催化活性.考察了钒源用量、水解温度、陈化温度、陈化时间等因素对钒—氮共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合成出的钒—氮共掺杂TiO2在模拟太阳光下催化反应4h,对浓度为60mg/L的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1.83%.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Na_2O-B_2O_3-V_2O_5玻璃体三元系统中的V~(4 )作了ESR研究.通过ESR测量和分析,得到结论:V~(4 )离子以钒酰离子VO~(2 )形式存在于本样品中,是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并且沿四方对称轴有压缩畸变.本文还对V~(4 )的配位键性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同时测定钒酸锰中钒和锰含量的方法.试样预先用盐酸-硝酸处理,一份采用磷酸为溶解剂及络合剂,用高氯酸将钒、锰氧化到高价,以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钒、锰合量;另一份采用硫酸、磷酸溶样,以高锰酸钾氧化钒,亚硝酸钠还原过量的高锰酸钾,用尿素分解多余的亚硝酸钠,以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钒量;结合理论换算系数,采用差减法计算锰量.方法用于钒酸锰材料中钒、锰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0.21%和0.31%,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8.93%~101.57%和98.70%~101.50%.  相似文献   

6.
钒-没食子酸配合物的吸附溶出伏定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钒-没食子酸配合物在静汞电极上的吸附溶出特性.在含有1.6×10~(-4)mol/dm~3没食子酸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pH6.1)中,钒配合物的吸附溶出峰电位在-0.65V(VS.Ag/AgC1)左右,2.5次微分溶出峰高与钒浓度在0.0001—0.014μg/ml之间成线性关系.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水样和煤飞灰中痕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柠檬酸介质中,有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存在时钒催化溴酸钾氧化丁基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 ̄0.200μg/25ml,检出限为1.3×10^-10g/ml,用于岩石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原生质体制备液的种类、渗透压、PH值、酶解温度、酶量、细菌生长时期等条件对枯草杆菌原生质体化及其活性的影响。首次将Fodor等对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的原生质体制备液(HM)用于供试菌株,并经改良其渗透压,使再生率可达13.3%。经再改良,于HM液中加入适量的牛血清白蛋白,并同灭活的产气杆菌(E.aerogenes)混合后倾注再生平皿培养,可使再生率提高至32.4%,为进一步开展细菌细胞融合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国内烧结烟气脱硝现状,并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活性炭(焦)、臭氧氧化法三种主流烧结烟气脱硝工艺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虑攀钢钒公司高硫烧结烟气的特点,以及国内已有脱硝工艺的优缺点,提出攀钢钒公司烧结烟气治理应采取先脱硫后脱硝,采用中高温SCR脱硝工艺技术,同时针对该脱硝工艺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为攀钢钒公司高硫烧结烟气脱硝项目的设计及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从含有FeCl_2、(NH_4)_6Mo_2O_(24)、NaCl、C_6H_6O_7的镀液中电沉积非晶态Fe—MO合金.研究了镀液组成、pH值及阴极电流密度等对阴极电流效率、合金组成以及合金结构的影响.当镀层中钼含量大于20%时,为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聚乙烯醇 ( PVA)和盐酸存在下 ,痕量的钒 ( )抑制 Sn2 +与玫瑰茄红色素的褪色反应 ,由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 ( 2 .5× 1 0 - 10 g/ m L)抑制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钒的方法 .其中 log A/ A0 =0 .0 2 + 0 .3C( ) ( μg/ L) .r=0 .998,ε553=6.7× 1 0 7L· mol- 1· cm- 3,测定范围 ( 2~ 2 0μg/ L) .用于测定环境水 ,钢样及废水中的钒 ( V)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12.
邻香草醛、乙醇胺、8-羟基喹啉与硫酸氧钒反应,得到氧钒西夫碱三元配合物,其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确认.该配合物(C39H42Cl2N4O12V2)中心原子钒(IV)与六个原子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结构.所得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12.724(13)10-10 m,b=13.297(13)10-10 m,c=13.458(13)10-10 m,α=85.079(19)°,β=70.696(19)°,γ=72.788(17)°,Z=2,Dc=1.507 mg.m-3,F(000)=960,R1=0.074 2,wR2=0.210 8.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柠檬酸介质中,痕量钒催化溴酸钾氧化灿烂绿褪色的新指示反应,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02-0.10μg/25ml和0.12-0.33μg/25ml,方法灵敏度为6.43×10^11g/ml,用于人发,水样品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在pH5.4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钒(V)-3,4-二羟基苯甲酸-溴酸钾体系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平均催化极谱波,峰电位在-0.63V(vs.SCE)二次导数峰高与钒(V)浓度在2.0×10^-9~1.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10^-9mol/L,研究了电极过程机理,用本法测定了土壤,煤飞灰等样品中的钒,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海绵钛和钛白粉工业发展迅速,除钒工艺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种除钒工艺中进步最大的为铝粉除钒和有机物除钒。基于此,分析两种除钒工艺的热力学机理,提出有机物的除钒产物主要为VCl3的新观点。就原料的适应性和单位成本对两种工艺进行比较,铝粉除钒更易产出高质量的精Ti Cl4,而有机物除钒成本较低并可适应高钒的粗Ti Cl4。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第一过渡金属(Cr,Mn,Fe,Co,Ni,Cu,Zn)磷钨、磷钨钒两种杂多酸系列的13种杂多酸盐.对上述产物分别通过原子吸收和分光光度法进行元素分析,用FT-IR进行表征,确定了这些杂多酸盐的组成.实验表明磷钨、磷钨钒两个系列杂多酸盐都为1∶12系列的Keggin结构杂多化合物.研究了这些杂多酸盐在空气、氮气两种气氛下的TG-DTA,讨论了磷钨、磷钨钒两个系列杂多酸盐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稀土元素钼—钒—硅体系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的研究了稀土元素—钼—钒—硅体系中各元素定量测定的诸方面条件,提出了一种灵敏准确、简单易行、易于掌握、便于在具有一般条件的实验室中推广利用的常量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双杂原子Ti-V-ZSM-5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无碱性离子存在下,以硅溶胶、硫酸钛、硫酸氧钒为原料,分别采用四丙基溴化胺(TPABr)、1,6-己二胺(1,6-HDA)及正丁胺(R-NH2)模板剂,首次合成了双杂原子Ti-V-ZSM-5分子筛,并对产物的物性与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荧光动力学法测定抗坏血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钒 (Ⅴ )与抗坏血酸对溴酸钠氧化罗丹明B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建立了荧光动力学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 1.41~ 14.0 8μg·L-1,相关系数为 0 .9985 ,检出限为 0 .92 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 2 .4% (n =10 ) .  相似文献   

20.
光亮Pb-Sn合金电镀液系采用K_4P_2O_7作为Sn~(2+)、Pb~(2+)的主络合剂,NTA为辅助络合剂,以DTL-1和DTL-2作为光亮添加剂,在pH为7~8,液温为40~50℃,阴极电流密度在1.5 A/dm~2左右,以铅锡合金板作为阳极的条件下施镀,可得含Ph 40%、含锡60%左右的全光亮合金镀层.另外,文中还对赫尔槽试片的特性、极化曲线的测量、镀液的组成及作用机理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