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以水和忆醇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反应温度、稳定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不适合作苯乙烯分散聚合的稳定剂。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变大,微球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单体深度的增大会导致微球粒径的增大及粒径分布的中宽。随聚合温度的提高,微球粒径变大。  相似文献   

2.
聚苯乙烯微球分散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在苯乙烯(St)体系的分散聚合中,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醇为分散介质,制备的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结果表明,粒径随着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初始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它也随着分散剂(PVP)的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使用乙醇为聚合介质时,制得了粒径较大的单分散性微球(粒径为4.5μm),为由甲醇制得微球粒径的3倍,SPAN值达到0.785。  相似文献   

3.
分散聚合制备功能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散聚合是一种随涂料工业发展而来的新的聚合方法,它比传统方法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人们不仅成功制备了粒径为(1-10)μm单分散聚合物微球,而且能得到引进各种特定功能团的功能聚合物微球,其制备应用前景诱人,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分散聚合的特点和机理,并概述功能聚合物微球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结构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含氟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无规-丙烯腈)-嵌段-聚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PSAN-b-PFOMA)。并以此共聚物为稳定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介质中采用原位分散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丙烯腈/蒙脱土(PSAN/OMMT)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失重分析(TGA)对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PSAN相比,PSAN/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有所提高;通过调节蒙脱土的含量,可以制备形态结构不同的PSAN/OMMT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在蒙脱土质量分数为0.05时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内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基丙烯酸为单体制备分散剂,研究了反应机理和分散剂的结构,将制得的分散剂用于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共聚合,研究了分散剂的种类及“梳形链”部分对分散稳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分散剂具有反应活性和梳形分子结构,对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分散聚合有很好的稳定作用,且其效果与分散剂的梳形链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分子单体法合成了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测定了各反应条件下乙烯基单体的转化速率和最终产品中微粒大小 .发现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与以小分子物质为反应介质的分散聚合基本一致 .大分子单体用量、搅拌速率和反应温度均影响乙烯基单体转化速率和微粒大小 .  相似文献   

7.
用三溴络合物溴加成方法,研究苯乙烯分散聚合反应过程中单体转化率,研究结果发现,稳定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对单体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很大,当稳定剂用量低于0.2g/L时,苯乙烯的转化率很低,而当用量高于0.25g/L时,单体转化率大幅度提高,说明稳定剂既起到稳定成核的作用,还影响自由基的活性,增加苯乙烯浓度会提高单体转化率,介质的组成对单体转化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醇或醇/水混合物为分散介质,用分散共聚合方法制备了微米级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微球。研究了功能单体用量、介质的溶解度参数、分散剂用量及温度对共聚反应速率、转化率、共聚物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单体用量增加,聚合速率变慢,粒径增大;介质的溶解度参数增大,聚合速率增大,转化率提高,粒径减小;分散剂用量增大,聚合速率及转化率的变化不大,粒径减小;反应温度升高,聚合速率和转化率提高,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可聚合型分散剂,甲醇为分散介质,研究了苯乙烯的分散聚合,制得了表面带正电荷的粒径为0.98~2.78μm,分散系数为0.04~0.25的聚苯乙烯微球。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聚苯乙烯微球的形貌,探讨了分散聚合过程及分散剂浓度等反应参数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St)/m(MeOH)为0.1、m(DMC)/m(St)为0.02和m(AIBN)/m(St)为0.02时,聚苯乙烯微球的分散系数最低(为0.04),粒径为2.78μm。  相似文献   

10.
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用扫描电镜对微球粒径大小和粒径分散系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实验结果说明反应介质的极性对微球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具有很大的影响,随混合介质极性增大,微球的的粒径先增大而后变小,粒径分散系数变大,表明粒径分布加宽。增大引发剂浓度会导致微球粒径的增大和粒径分布的加宽。  相似文献   

11.
对50年代中提出的阴离子聚合和80年代初报道的基团转移聚合,从整个内容上将它们作为两种聚合技术,分成为若干相同点和不同点加以综合、归纳和对比,作为教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不对称聚合     
本文综述了不对称聚合领域的新进展,包括不对称合成聚合,不对称选择聚合及不对称分子的聚合三大类,同时还叙述了不对称聚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反应体系的活性聚合进行了闻单的回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高分子界中较为重要的活性聚合体系并进行了评价和工业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方面具有高活性和良好的分子剪裁性,通过调节催化荆的微结构或温度、压力等聚合环境的变化,可以在分子层次上实现烯烃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组装,实现聚合物物理性质的调控,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荆的合成及其负载化,水相烯烃聚合及活性聚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含功能性单体的苯/丙乳液的聚合稳定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含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系统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含功能基单体含量、聚合工艺和聚合温度等对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聚合温度降低,采用半连续聚合工艺以及适当提高乳化剂的浓度均有利于乳液聚合反应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能够合成出具有确定组成和分子量、窄分布以及复杂结构的聚合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实施方法。开设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基本原理及实施方法,学会利用实验数据来判别是否活性聚合。  相似文献   

17.
聚合反应工程的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聚合反应工程的发展和现状。阐述了聚合动力学和模型化、聚合反应器的操作特性和放大设计、计算机在聚合反应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单体浓度范围反相微乳液聚合速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80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酯)EHP为引发剂、白油为连续介质,进行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酰胺/丙烯酸钠(AM/SA)和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M/DMMC)反相微乳液聚合反应。研究了不同单体浓度范围内,3种单体(对)反相微乳液聚合速率。在较高单体质量分数范围内(w(M)为25%~50%),聚合速率对AM,AM/SA和AM/DMMC3种单体(对)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2.24,2.34和2.47;在较低单体质量分数范围内(w(M)为10%~26%)反应级数则分别为1.57,1.61和1.58。不同单体质量分数范围内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的反应级数相差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聚合体系中单体水溶液的粘度对聚合速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2-(α-溴异丁酰氧基)乙酯为功能单体,制备了粒径为18.7n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在溴化亚铜(CuBr)/2,2′-联吡啶的催化下,以该PMMA微球作为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成功进行了苯乙烯的接枝聚合,且聚合过程可控。  相似文献   

20.
孔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0):12279-12289
水杨醛席夫碱配体由于特殊的骨架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多种聚合物催化剂,成为金属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明星配体。目前水杨醛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几乎涵盖从第三族到第十四族的所有金属,并在多种聚合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本文结合水杨醛席夫碱的相关研究报道,首先简要介绍水杨醛席夫碱的种类,随后重点介绍水杨醛席夫碱配体金属化,及其金属配合物在烯烃配位聚合、CO2聚合和内酯开环聚合等聚合反应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在聚合反应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