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谣言日趋泛滥,严重危害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健康发展,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德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然而,网络谣言不仅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从根本上危及高校德育的合法性。因此,探究网络谣言对高校德育合法性的危害、根源及对策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相似文献   

2.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今天开讲的是打传,谣言太多,真假难变。信者,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不信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3.
《特区科技》2012,(5):92-93
在营销号过于泛滥之后,运营者中的某些人开始用谣言去支持广告。比如宣传自来水剧毒来卖他们的净水器,比如“参与”叙利亚革命来卖大枣等。现在看来,微博营销行业有必要成立自我监督组织,否则,这种本来很有效的商业模式,就将被这些毫无底线可言的伪营销帐号破坏殆尽。  相似文献   

4.
王承淑 《甘肃科技》2016,(11):78-80
网络连接了人与人的联系,现实社会与网络虚拟社会共同组成了当今的社会。但在网络信息泛滥的当下,网络舆论也良莠不齐,既有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正能量言论,也出现了不少不合法律规范的谣言、诽谤和恶语中伤,这些舆论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网络不良舆论加以规范和治理也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法治进步的时代大背景下,在贫富差距扩大的社情下,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是不可避免的大众政治诉求的体现。在群体性事件网络传播的引导策略中,应坚持以疏为主,进行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以客观坦诚的态度及时披露信息,通过权威意见和民间领袖意见来防止谣言的泛滥和进行有效的舆情引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谣言源于一定事实基础,两者之间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谣言与完全凭空捏造的谣言有着本质不同。现有研究成果缺乏针对谣言发展全过程的分析以及线下互动影响的考量,难以实现对不同类型事件网络谣言导控侧重点的确定。方法借鉴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将网络谣言传播划分为"萌生"→"扩散"→"高潮"→"衰退"→"平息"5个阶段,使用"谣言本体""发布主体""传播状况""外界影响""治理机制"等指标进行描述。利用随机Petri网构建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谣言传播仿真模型,继而根据与其同构的马尔科夫链,通过求解相关数学方程分析得到谣言演化的均衡状态与变动规律。结果/结论按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4种公共事件类别撷取影响较大的网络谣言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类别事件网络谣言的演化要素存在明显差异,调整变动相应演化要素可以实现更为精准有效的谣言导控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个体抵制率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利用概率生成函数建立了一类引入个体谣言抵制率的谣言传播模型,计算了该模型谣言传播的阈值,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个体谣言抵制率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得到谣言抵制率的增大会降低谣言传播者的峰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中具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具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提出了更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SIQR谣言传播模型.同时给出了对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对稳定性做了分析,还在社会网络中对SIQR模型中谣言真相传播率对谣言传播过程中各类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谣言真相传播率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比没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谣言在具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更慢,谣言真相传播率越大,谣言在社会网络中的最大影响力越小.政府部门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谣言真相传播率,降低谣言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复杂网络上的谣言传播可能会受到怀疑和辟谣等因素的影响,在SIR谣言传播模型中引入怀疑和辟谣机制,构建了一个新的SEIMR谣言传播模型。基于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模型在均匀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无谣言平衡点和谣言盛行平衡点的存在性,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模型在无谣言平衡点处的基本再生数R0。在此基础上,通过Routh-Hurwitz判据分析了模型在无谣言平衡点处和谣言盛行平衡点处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模型在无谣言平衡点处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怀疑和辟谣机制对谣言爆发规模、爆发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在的政治谣言借着网络快速扩散。网络政治谣言比起传统政治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网络政治谣言内容涉及面广,如政治内幕、政治腐败、重大突发性事件,等等。该文从社会政治环境和传播者个人心理两方面探究了网络政治谣言的产生原因及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11.
音频电透视技术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物探手段之一,利用音频电透视的基本原理及底板局部富水体对点源场的电位影响特征,对淮北刘东煤矿工作面煤层底板富水异常区进行了探测,确定了不同深度范围内岩层视电导率的分布特征及富水性,为煤矿底板防治水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网络流言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政府微博的出现为消除网络流言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新途径。通过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验证了政府微博与网络流言的关系以及政府微博对网络流言的作用,指出政府微博应对真假流言时效果并不明显,政府微博并不能担负起遏制网络流言的重任,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微博短文本存在的特征提取困难及微博谣言传播浪费网络资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主题和预防模型的微博谣言检测.对微博进行主题提取,按主题分类后提取基于用户、传播结构、内容三方面的统计特征.将样本与官方谣言子集中的微博进行相似度计算,将其值与传统特征进行特征融合之后作为统计特征进入有监督的机器学习.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有监督机器学习,该方法将微博谣言检测的性能提升了3%左右,同时实现了谣言预防.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而期间大量滋生的伪科学网络谣言导致各地广泛出现盲目抢购、囤货等不良社会事件,严重影响疫情防控与社会正常秩序。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伪科学、网络谣言等定义的基础上,给出适用本文的伪科学网络谣言的定义;选取本次疫情中影响较大的4个伪科学网络谣言,收集其在新浪微博传播过程中的数据,分析伪科学网络谣言在疫情中的传播特点;以SEIR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政府干预滞后性、个体信息接受从众效应、谣言传播特点等对模型进行合理改进,并通过数值实验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伪科学网络谣言传播机制进一步研究;最后,基于前文分析从不同角度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伪科学网络谣言的传播治理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由于网络等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开放性,谣言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时间得以存在、蔓延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发挥党刊这一传统媒体的优势,粉碎谣言带来的恐慌,消除谣言产生的怨恨的社会心理,这是一个关键的命题,也是党刊重要的民生责任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与产品相关的谣言影响个体对于产品的判断及购买欲望,进而波及整个供应链中产品的市场需求.考虑个体的情绪和个体对谣言的判断,将经典谣言传播模型中的免疫者R细分成为蒙蔽者R_a和清醒者R_d,两种状态的个体都知道但不传播谣言,不同的是R_a受谣言蒙蔽相信谣言不购买产品,R_d作为清醒者不相信谣言,且继续购买产品.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CISR_aR_d谣言传播模型,对模型进行稳定性证明,探讨谣言攻击对产品需求的遏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与产品相关的谣言严重制约产品的市场需求,商家在应对谣言攻击时所作出的正面宣传对于产品需求的恢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很多谣言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减少谣言对公众和社会的危害,并给出有效应对谣言传播的策略和建议,通过考虑谣言传播中无知者免疫程度差异性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社会网络中考虑群体免疫力的谣言传播模型,并给出了均匀网络中的平均场方程和相应的稳定性分析.根据平均场方程利用Runge-Kutta方法对谣言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中免疫增强率在谣言传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免疫增强率越大,谣言的影响力越小,即提高免疫力强的无知者的人群比例,可降低网络中谣言传播的最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特大城市 ,城市规划从无到有 ,逐步完善 ,为城市功能的发挥起了良好的推动、调控、指导与服务作用 .通过对深圳市 2 0年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互动发展的透视 ,凝练出深圳城市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中的实证性经验 ,旨在为国内其它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提供借鉴 .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存在博弈现象,基于博弈论的方法建立适用于社交网络的谣言传播模型,该模型中将节点分为传播节点和健康节点,两类节点根据自身收益选择最优策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得到纳什均衡。对所提模型中各类节点收益进行分析,并用收益损失参数和额外收益参数来对节点收益进行量化分析。以MATLAB为实验平台,分别选取满足不同条件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基于博弈论对谣言传播展开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的内在机理,也为谣言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